-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檢察環境公益案件類案甄別與裁判規則確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7211510
- 條形碼:9787577211510 ; 978-7-5772-1151-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檢察環境公益案件類案甄別與裁判規則確立 本書特色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環境保護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環境公益訴訟作為維護生態環境公共利益的重要法律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顯。本書緊跟時代步伐,聚焦環境公益訴訟中的類案甄別與裁判規則確立這一關鍵課題,為推動環境公益訴訟的規范化、專業化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檢察環境公益案件類案甄別與裁判規則確立 內容簡介
《檢察環境公益案件類案甄別與裁判規則確立》以檢察機關提起的環境公益案件為研究視角,對檢察環境民事公益、檢察環境行政公益、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及環境行政附帶民事公益等相關案件予以甄別梳理,就受案范圍、管轄權、起訴條件、訴訟請求、訴訟處分、舉證責任、因果關系、法律責任、程序銜接、勝訴利益支配、判決執行等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在打造案例素材庫基礎上進一步完善檢察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形成遵循檢察機關法律職責、符合環境公益案件特色、滿足環境司法裁判需求的類案甄別與裁判規則范式。
檢察環境公益案件類案甄別與裁判規則確立檢察環境公益案件類案甄別與裁判規則確立 前言
檢察公益訴訟制度是人民檢察院發揮法律監督職能,督促適格主體依法行使公益訴權,促進依法行政、嚴格執法,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重要路徑,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制度設計,是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護領域的原創性貢獻,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門強調“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完善公益訴訟制度”。《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把制定“檢察公益訴訟法(公益訴訟法,一并考慮)”列入一類項目,充分表明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護領域的原創性成果法治化制度化恰是發展之需、眾望所歸。就維護環境公共利益而言,據統計,自2017年7月檢察公益訴訟制度在全國推行至2019年9月以來,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公益訴訟案件11.8012萬件,占立案總數的54.96%。2018年至2023年6月,共辦理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行政公益訴訟38.8萬件、民事公益訴訟5.9萬件。檢察院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助推國家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更好地平衡公權力與私權利、司法權與行政權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深化對檢察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理論認識和完善檢察環境公益訴訟規則,并為《檢察公益訴訟法》的制定提供一定借鑒,本書根據案件類型選取了檢察環境民事公益案件、檢察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案件和檢察環境行政公益案件,根據案件程序選取了聽證、檢察建議、審理、裁決、執行等從訴前到訴中再到訴后的全過程環節,針對實踐中常見、多發、法律適用分歧較大的問題,如先予執行的適用、檢察環境民事公益訴訟與環境行政公益訴訟、環境刑事訴訟與檢察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銜接、生態修復型檢察環境民事公益案件的判決履行、懲罰性檢察環境民事公益訴訟的責任承擔、環境行政公益訴訟中“不依法履行職責”的認定等,在大數據檢索分析的基礎上,遴選出了四十八個可供參考的案例,形成十八條裁判規則,以期對審理檢察環境公益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統一適用法律,促進司法公正略盡綿薄之力。
檢察環境公益案件類案甄別與裁判規則確立 目錄
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1條:生態環境修復具有時效性、季節性、緊迫性,不立即修復將導致生態環境損害擴大的,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百零九條第三項規定的“因情況緊急需要先予執行的”情形。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2條:被告非法從事危險廢物經營活動,不能說明危險廢物的處置情況時,檢察機關有證據證明被告產生危險廢物并實施了污染物處置行為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3條:環境污染導致生態環境損害無法通過恢復工程完全恢復的,恢復成本遠大于其收益的或者缺乏生態環境損害評價指標的,檢察機關可以按虛擬治理成本核算環境修復費用。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4條: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中,應當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對非法采礦造成的生態環境損害,不僅要對造成礦產資源的損失進行認定,還要對開采區域的林草、水土、生物資源及其棲息地等生態環境要素的受損情況進行整體認定。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5條:檢察機關是否對違法行為人提起民事公益訴訟(包括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不影響其就行政機關的不履職行為提起行政公益訴訟。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訴訟裁判規則第6條:針對危害野生動物資源的案件,收購與販賣等形成完整鏈條時,檢察機關應當依法請求收購人承擔生態環境侵權責任。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訴訟裁判規則第7條:對生態環境已無修復必要但實際受損的情形,檢察機關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侵權人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8條: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中,可以綜合考量被告的履行能力、修復方案、社會影響等因素,準許被告以勞務代償的方式承擔部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責任。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9條:造成社會公眾生態環境精神利益損害的,檢察機關可要求侵權人承擔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案件訴訟過程中,侵權人主動承擔并完成環境修復的,可免除其賠禮道歉責任。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10條:對于被告違反法律規定故意污染環境、破壞生態造成社會公共利益嚴重受損的,檢察機關有權要求被告依法承擔懲罰性賠償責任。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11條:針對跨區劃環境污染案件,*高人民檢察院可通過公開聽證確定監管責任,客觀評價辦案效果,并以此作為案件辦結的重要依據。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12條:檢察機關通過檢察建議實現了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維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目的的,不需要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已經提起訴訟的,可以由檢察機關撤回起訴,也可以由人民法院裁定終結訴訟。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13條:行政機關在履行職權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檢察機關可以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職。對于行政機關作出的整改回復,檢察機關應當跟進調查;對于無正當理由未整改到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14條:違法行為人不履行、不完全履行環境修復義務時,應由主管行政部門代為履行,檢察機關可通過行政公益訴訟對行政機關進行督促。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15條:在檢察行政公益訴訟中,認定行政機關是否“不依法履行職責”需要從履職范圍、履職期限和履職程度三個方面進行綜合判斷。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案件裁判規則第16條:行政機關的“監督管理職責”,不僅包括具體行政處罰,也包括綜合性治理職責。對僅作出行政處罰,生態環境公共利益未脫離受損狀態的情形,檢察機關可發出檢察建議。對生態環境公共利益仍受到侵害的,檢察機關可提起環境行政公益訴訟。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訴訟裁判規則第17條:行政機關辯稱因資金不足、技術能力所限、執法人員不足等客觀原因限制無法履行行政職責的,不能作為免責事由予以支持。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檢察環境公益訴訟裁判規則第18條:檢察環境公益訴訟中,人民法院認為案件反映出生態環境行政管理中存在短板問題的,可以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發出司法建議。一、聚焦司法案件裁判觀點 二、司法案例樣本對比 三、司法案例類案甄別 四、類案裁判規則的解析確立 五、關聯法律法規
檢察環境公益案件類案甄別與裁判規則確立 作者簡介
天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兼任人民法院環境損害司法鑒定研究基地副秘書長、中國綠色發展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與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聯合培養博士后。長期從事環境法教學與研究工作,主持和參加*和省部級課題多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多篇。1.環境保護法第二條司法適用辨析——基于79份裁判文書的分析[J].環境經濟,2022(09)。2.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范圍的確定[J].中國應用法學,2021(04):175-195。3.環境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制度的檢視與完善[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3(03)。4.環境公益訴訟視域下環境權的屬性及其實現[J].蘭州學刊,2021(07)。5.環境法應及時回應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J].環境經濟,2021(Z1):82-89。6.環境侵權損害懲罰性賠償制度的規制——基于《民法典》第1232條的省思[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20(06):57-69 207。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姑媽的寶刀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