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東北文學的賡續與新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368953
- 條形碼:9787531368953 ; 978-7-5313-6895-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東北文學的賡續與新變 本書特色
《新東北文學的賡續與新變》是遼寧大學文學院中國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東北文藝振興研究院副院長胡哲近年撰寫的文學評論文章結集。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部分是講作新時代文學現象的東北作家創作研究;第二部分是對于東北地域文化類文學創作的研究;第三部分是以技術革命、工業文學創作為主題的東北文學研究。胡哲是東北地區近年涌現出的學術功底深厚,關注當代文學的重要青年評論家,他的文學評論特點鮮明,兼顧時代感和歷史感,尤其關照東北地域文化、工業文化;胡哲的文學批評對象主要集中于遼寧中青年作家,形成了其獨特的批評場域,書中的**篇作品是胡哲的成名作,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
新東北文學的賡續與新變 內容簡介
《新東北文學的賡續與新變》是學者胡哲創作的一部深入探討東北文學發展和變革的學術著作。書中首先回顧了東北文學的發展歷程,強調了工業文化和工人精神在東北文學中的核心地位。作者以嚴密的論述和豐富的引證材料分析了“新東北文學”的概念,認為它不僅僅是一個文學現象,更是東北文學動態發展過程的體現,涉及對傳統的繼承和對未來的展望。書中詳細討論了東北工業文學的傳統,從20世紀30年代的東北作家群的創作,到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工業題材作品,再到90年代市場經濟轉型下的小說,展現了東北文學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作者指出,東北文學在不同歷史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發展面貌,但其核心始終是關注社會問題和地域文化精神。
此外,書中還討論了網絡文學在中國現實主義傳統中的繼承與發展,指出網絡文學中的現實主義呈現出新的表征,如虛擬性、游戲性和互動性。作者認為,網絡文學的現實主義特征在內容上體現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型,在形式上則展現了未來文學體裁的發展趨勢。《新東北文學的賡續與新變》通過對東北文學的歷史和現狀的深入分析,為讀者理解東北文學的精神內涵和藝術特色提供了寶貴的視角和思考。
新東北文學的賡續與新變 目錄
**輯
將地域作為方法,是新東北文學*大的意義和價值 / 003
遼寧城市文學的“在地性”與“在地者” / 010
雙雪濤小說中的“失落者”群像 / 024
“重合與反轉” / 044
后現代構建:趙松小說集《伊春》的“不確定性”美學 / 050
隱匿的現實與生活的隱喻 / 072
“80后”文學的限度及走向 / 078
傳承與新變:歷史脈絡中的“東北文藝復興” / 093
誤讀的“復興”與“繁榮”的困境 / 109
第二輯
東北“地之子”的苦難史詩與倫理寓言 / 123
小人物的困境人生 / 146
21世紀文學中的小鎮青年“新人”形象 / 161
作為文學的人類史 / 178
“河流文化”視域下歷史書寫的精神向度與時代價值 / 196
第三輯 匯聚時代之光與培育精神之花 / 205
現實主義文學傳統的當代表征 / 212
人工智能寫作的新范式及其限度 / 220
媒體時代閱讀與寫作模式的新變 / 226
“貼地飛行”的姿態 / 233
第四輯
東北工業文學寫作傳統的賡續與新變 / 245
工匠精神的堅守與傳承 / 267
中國機器人是這樣長大的 / 270
講好中國故事 / 273
新時代文學中的小鎮青年形象 / 285
新東北文學的賡續與新變 相關資料
新東北文學這一提法的出現,標志著東北文學在當下的再 次崛起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作為一個帶有鮮明“新質”標簽與 明確地域屬性的文學概念,新東北文學表征著東北文學的動態發展過程及深層文化傳統,生成了一個極具召喚力的文學文化場域。新東北文學作為當下地域文學發展的一個鮮活樣本,全新的美學特征、新穎的表現題材、“跨媒體”的傳播形式等,使其收獲了廣泛的關注度與討論度,成為當下不容忽視的文學現 象和文化現象,這無疑是對新東北文學的重視與肯定。但能否 超越“現象”本身,挖掘新東北文學連接過去與現在、地方與整體的重要紐帶作用,對新東北文學的歷史意義、傳承意義與 普世價值做出更為精準和深入的探索,仍然具有進一步討論的 空間。本質上,新東北文學是東北文學賡續發展的全新階段, 將其放置于整個東北文學發展的歷史譜系之中,以及當下中國 文學的整體發展格局之中進行考察與認識,才能最大限度發揮 出新東北文學內在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價值。
這部學術文集,意在構建起一個關于新東北文學的系統性、 多元化的解讀框架,深入認識和闡釋新東北文學的內涵與外延。 以整體性的研究視野看待東北文學在全新時代下的發展狀況, 重新探討新東北文學的美學價值、文化價值、時代價值,首先 需要回答三個問題:第一,如何認識新東北文學的發展線索與 文學傳統?第二,新東北文學之“新”體現在何處,又具有什 么意義?第三,在什么樣的參照譜系當中還原新東北文學的時代地位?
東北文化傳統:理解新東北文學的必要前提新東北文學在近年來的繁榮與崛起,并非一個偶然的現象, 而是東北文學不斷積淀成長的必然結果。所謂將東北文化傳統 作為理解新東北文學的重要前提,強調的就是新東北文學的深 厚歷史性、延續性與時代性,這種傳承主要是針對三條歷史脈 絡而言。其一,是文學性角度上,東北文學所積累起的深厚文 學資源;其二,是地域風格上,地方特質的保持與堅守;其三, 是文化層面上,東北地域性格與人民品質的傳承。 新東北文學的發展首先得益于東北文學精神的滋養。從新 文學肇始,東北得風氣之先,以啟蒙為己任進行白話文創作的 嘗試;20世紀30年代以來,東北文學率先成為宣揚英勇抗日、 保家衛國的民族號角,以強烈的民族意識奠定了東北文學國家 性、時代性的精神根基;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東北文學著重從 工業等題材切入,展現新中國的火熱建設場面,通過文學創作鞏固人民的國家意識、主體意識;新時期乃至新世紀以來,東 北文學持續強化自身的地域民俗特征,著重在創作中表現東北 城市的文化氛圍、人民日常生活與精神世界;近年來,東北文 學或從“集體記憶”出發,探索人民的生存方式,或立足于當 下社會現實,呈現對社會問題的深刻思考。可以說,時代精神、 人民關懷、現實主義精神成為構筑起東北文學的根本品格,扎 根于一代代東北文學創作者的創作意識之中。新東北文學對東 北文學創作傳統的繼承,外在表現為對東北地域文化的著重表 現,東北獨特的工業氣息、東北人民豪爽利落的地域性格在創作中得到充分的表現。
新東北文學的賡續與新變 作者簡介
胡哲,男,遼寧沈陽人,副教授。吉林大學文學博士、東北大學博士后。當代著名青年評論家。現任遼寧大學東北文藝振興研究院執行院長、遼寧大學文學院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有數十篇學術文章發表在《當代文壇》《小說評論》《當代作家評論》《中國圖書評論》等重要學術期刊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紙。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