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碳達峰與碳中和概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7205694
- 條形碼:9787577205694 ; 978-7-5772-0569-4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碳達峰與碳中和概論 本書特色
1、本書聚焦碳達峰和碳中和,以及它們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全球暖化方面的重要性,學術思想前衛,緊跟國內外學術前沿;2、本規劃教材響應國家“加大碳達峰碳中和領域課程、教材等教學資源建設力度”的號召,填補了雙碳相關課程教材的空白,加強了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的建設;3、本書內容覆蓋面廣,涵蓋政策、技術、經濟等多個領域,高度交叉融合;4、本書結構清晰,章節層次分明;寫作風格上深入淺出,非常適合目標讀者的閱讀和理解;5、本書通識性強,所覆蓋讀者的層次廣泛。
碳達峰與碳中和概論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的氣候背景及這一戰略目標的重要性、國際社會和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歷史、我國的碳排放現狀和低碳發展的路徑、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手段、青年學生在“雙碳”目標背景下的行動。
碳達峰與碳中和概論碳達峰與碳中和概論 前言
前言2023年7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用“全球變暖的時代已經結束,全球沸騰的時代已然到來”形容如今的地球氣候變化。當今,我們正面臨著空前的全球氣候危機。極端天氣頻發、海平面上升、生態系統面臨崩潰,這一切都在提醒著我們,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刻不容緩。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2022年全球與能源相關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相較于前一年增長了1.0%,達到41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為歷史*高水平。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雙碳”目標。黨的二十大報告用主題來闡述“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并用專門一節“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來對“雙碳”工作作出部署。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形成綠色低碳產業競爭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本書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不同方面,通過系統的章節安排,帶領讀者深入探討當前全球關切的各類議題。第1章對“雙碳”目標與氣候變化背景進行介紹。首先,我們介紹了“雙碳”目標的概念與內涵。然后,為了幫助讀者能夠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們梳理了人類面對的氣候變化挑戰,通過對這一大背景的解析,使讀者獲得基本的氣候變化及其負面影響等方面的知識基礎,為后續章節的討論奠定基礎。讀者通過本章的學習,也能了解到我國“雙碳”目標的提出是一種出于歷史責任感的偉大選擇。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之間需要攜手努力,分享成功經驗,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挑戰。第2章關注全球范圍內的氣候治理機制與幾個有歷史意義的關鍵文件,以及這些機制和文件促成氣候命運共同體形成的過程。我們詳細審視了國際社會在協同解決氣候變化問題上所取得的進展,針對各主要政治主體的氣候責任和行動進行進一步介紹。本書第3章著眼中國,詳細介紹了我國應對氣候變化所做的工作,特別是“雙碳”目標提出后采取的具體行動。我們梳理了“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的挑戰、機遇和途徑,也突出了我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的積極作用。本章的另外一個核心內容是深入分析重點行業的碳排放與減排手段,包括能源、工業、交通、建筑等多個領域,系統地闡釋了碳中和的實踐路徑。為了實現“雙碳”目標,政策和工具是至關重要的。第4章介紹了支撐“雙碳”目標的各類政策措施和各種工具,探討如何通過政府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管理制度來實現降碳甚至是零碳。各條目的內涵、有效性、作用和現在尚存的問題都會在這一章中被討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本章涵蓋的學科跨度較大,學習時需要在其他材料中先了解一些基礎知識。*后一章聚焦綠色校園與青年使命,針對綠色低碳校園的軟硬件建設、青年在應對氣候變化過程中的使命、可以采取的行動等進行講解。教育工作者和青年力量在塑造可持續未來和實現“雙碳”目標的進程中絕不僅僅是理念宣傳者,他們扮演著更多的關鍵角色,他們是促進者、是行動者,更是結果的享用者。碳減排不僅可以從每個人的生活中做起,碳中和也可以成為許多人的人生事業。我們期待本書能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面易懂的碳達峰與碳中和知識框架,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理解并參與到全球碳減排的偉大事業中來。本書注重概念和原理的闡釋,力求通俗易懂,對于書中涉及的許多政策、技術創新沒有刻意地對細節進行深入解讀,所以本書適合作為學習和理解碳達峰與碳中和基礎的通識教材。如果讀者想進一步學習碳達峰與碳中和相關主題的內容,可以參閱系列叢書的其他教材。*后,希望所有的讀者以本書作為自己低碳之旅的起點,用自己的行動走好低碳之路。
碳達峰與碳中和概論 目錄
目錄第1章“雙碳”目標與氣候變化背景/11.1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概念及意義/11.2氣候變化及其原因/21.2.1地球氣候與影響因素/21.2.2溫室效應與溫室氣體/31.2.3人類活動對全球變暖的影響/51.3氣候變化的影響/61.3.1極端天氣/61.3.2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71.3.3對人類社會的影響/81.3.4未來氣候變化風險與應對/9第2章全球氣候治理與氣候命運共同體的形成/182.1國際氣候治理/182.1.1國際社會早期行動/182.1.2IPCC與評估報告/192.1.3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聯合國氣候大會/232.1.4《京都議定書》/242.1.5《巴黎協定》/252.2氣候命運共同體與各國行動/262.2.1歐盟/272.2.2英國/302.2.3美國/312.2.4日本/332.2.5俄羅斯/342.2.6印度/352.2.7韓國/36第3章中國擔當與目標實現/533.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533.1.1中國的碳排放/533.1.2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演進史/543.2中國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593.2.1“3060”承諾與標志性行動/593.2.2挑戰與機遇/613.2.3“雙碳”目標的實現路徑/633.3重點行業的碳排放與減排手段/643.3.1電力行業/643.3.2交通行業/653.3.3鋼鐵行業/663.3.4水泥行業/673.3.5化工行業/673.3.6石化行業/683.3.7有色金屬行業/693.3.8造紙行業/693.3.9建筑部門/703.3.10農業/70第4章“雙碳”目標支撐政策與工具/784.1“1 N”政策體系/784.1.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794.1.2《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804.1.3各部委和地方的重要文件/814.2主要技術手段/814.2.1新能源與儲能/814.2.2CCUS/864.2.3二氧化碳的化學利用/894.2.4碳匯/904.3經濟管理手段/944.3.1碳排放核算與核查/944.3.2碳排放權交易市場/954.3.3碳稅/1004.3.4綠色金融/101第5章綠色校園與青年使命/1205.1綠色低碳人才培養體系與綠色校園/1205.2碳減排從我做起/1225.2.1飲食/1235.2.2交通/1235.2.3能源消耗/1245.3碳中和:每個人的人生事業/1255.3.1學習與就業/1255.3.2投資理財/1265.3.3企業經營/127主要參考文獻/133第1章“雙碳”目標與氣候變化背景/11.1碳達峰與碳中和的概念及意義/11.2氣候變化及其原因/21.2.1地球氣候與影響因素/21.2.2溫室效應與溫室氣體/31.2.3人類活動對全球變暖的影響/51.3氣候變化的影響/61.3.1極端天氣/61.3.2對自然生態系統的影響/71.3.3對人類社會的影響/81.3.4未來氣候變化風險與應對/9第2章全球氣候治理與氣候命運共同體的形成/182.1國際氣候治理/182.1.1國際社會早期行動/182.1.2IPCC與評估報告/192.1.3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聯合國氣候大會/232.1.4《京都議定書》/242.1.5《巴黎協定》/252.2氣候命運共同體與各國行動/262.2.1歐盟/282.2.2英國/302.2.3美國/322.2.4日本/342.2.5俄羅斯/352.2.6印度/362.2.7韓國/37第3章中國擔當與目標實現/553.1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行動/553.1.1中國的碳排放/553.1.2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演進史/563.2中國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613.2.1“3060”承諾與標志性行動/613.2.2挑戰與機遇/633.2.3“雙碳”目標的實現路徑/653.3重點行業的碳排放與減排手段/663.3.1電力行業/663.3.2交通行業/673.3.3鋼鐵行業/683.3.4水泥行業/693.3.5化工行業/693.3.6石化行業/703.3.7有色金屬行業/713.3.8造紙行業/713.3.9建筑部門/723.3.10農業/72第4章“雙碳”目標支撐政策與工具/804.1“1 N”政策體系/804.1.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814.1.2《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824.1.3各部委和地方的重要文件/834.2主要技術手段/834.2.1新能源與儲能/834.2.2CCUS/884.2.3二氧化碳的化學利用/914.2.4碳匯/934.3經濟管理手段/964.3.1碳排放核算與核查/964.3.2碳排放權交易市場/974.3.3碳稅/1024.3.4綠色金融/103第5章綠色校園與青年使命/1225.1綠色低碳人才培養體系與綠色校園/1225.2碳減排從我做起/1245.2.1飲食/1255.2.2交通/1255.2.3能源消耗/1265.3碳中和:每個人的人生事業/1275.3.1學習與就業/1275.3.2投資理財/1285.3.3企業經營/129主要參考文獻/135
碳達峰與碳中和概論 作者簡介
深圳市孔雀計劃C類人才,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美因茨大學博士,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創業團隊成員。長期從事環境科學研究,關注氣候變化應對技術等領域,已發表SCI論文30余篇,授權專利4項,獲軟件著作權5項。近年來,聚焦“雙碳”技能型人才培養與企業碳中和服務。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