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迷狂與真實之間 從荷馬到朗吉努斯的希臘詩學詮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207643
- 條形碼:9787522207643 ; 978-7-5222-0764-3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迷狂與真實之間 從荷馬到朗吉努斯的希臘詩學詮釋 本書特色
詩歌為何讓我們心醉神迷?本書帶我們深入探討詩歌體驗的本質。尤其是把詩歌體驗跟心理學分析結合的地方,很有意思。
迷狂與真實之間 從荷馬到朗吉努斯的希臘詩學詮釋 內容簡介
認識西方的古典學為的是應對我們自己所面臨的現代文教問題,即能否化解、如何化解西方現代文明的挑戰。
本叢編旨在譯介西方古典學的基本文獻,凡學科建設、古典學史發微乃至具體的古典研究成果,一概統而編之。
詩歌如何改變聆聽和閱讀它的人?它的影響是否只限于阻斷日常生活,形成一個特別的延續性時刻,將讀者帶入一種強烈的專注和入迷狀態?抑或不止于此,它還能持久地改變人們的信仰、觀念、情感乃至生活?
迷狂與真實之間——從荷馬到朗吉努斯的希臘詩學詮釋。
古希臘文化不僅孕育了詩歌傳統,還產生了一個詩歌理論和批評的大傳統。希臘人如何用概念來表達詩歌體驗?又如何以辯論來探究詩歌體驗的價值?
《迷狂與真實之間》詳細而富于創見地解釋了古希臘詩學史上的重要作者及其文本,從中呈現出古希臘詩歌觀念中一個反復出現的辯證法:詩歌既是一種扣人心弦的體驗、一種狂喜,又是傳遞真實從而深刻影響讀者世界觀的媒介。
迷狂與真實之間 從荷馬到朗吉努斯的希臘詩學詮釋迷狂與真實之間 從荷馬到朗吉努斯的希臘詩學詮釋 前言
序言(節選)
詩歌旨在何物?它會給那些聽到或讀到它的人的生活帶來什么不同?它的影響是否主要限于其體驗自身的持續期間(在此期間形成了一個阻斷日常生活的延續性的特別時刻,而聽者或讀者在這一時刻被帶入了一種強烈的專注和入迷的狀態)之內?奧登(Auden)——對古希臘思想的熟悉顯然影響了他對詩歌的看法——(在某一首詩中)說,“詩歌并不會讓任何事情發生”,它僅僅是“一種事情發生的方式”(盡管這種方式會永遠“存活”且不斷重演),他說得是否正確呢?
或者詩歌的影響還不止于此?它是否不僅僅是能給人們提供一種暫時的心理逃避手段,而且也能在人們的信仰、觀念和情感傾向上留下持久的印記并有助于改變他們的生活?如果詩歌能夠產生這種更深遠的影響,那么它必然且總是積極的(一種有益的啟蒙)嗎?還是說詩歌有時可能會是有害的,即也許會催生虛假、傷感或不切實際的念頭,從而讓整個生命的需求變得更難而非更易承受?詩歌能否告知我們或向我們呈現真實?可話又說回來,我們是否想要詩歌這樣做呢——或者如尼采所言,“我們之所以擁有藝術,是為了不被真實所毀滅”?
迷狂與真實之間 從荷馬到朗吉努斯的希臘詩學詮釋 目錄
前 言
讀者須知
**章 背景介紹:希臘文化中詩歌價值諸問題
一 迷狂與真實:古希臘詩學的價值范式
二 真實與虛構:詩歌與紀史之爭
三 全書結構與各章內容概要
第二章 荷馬筆下是否存在詩學?
一 荷馬詩歌形象的語境、影響和欲求
二 繆斯女神的神圣視角:化苦難為優美
三 奧德修斯的眼淚和對詩歌的矛盾需求
第三章 阿里斯托芬的《蛙》與批評的失敗
一 肅劇詩學中的一場諧劇課?
二 歐里庇得斯、“文本細讀”和《蛙》的觀眾
三 分析、評價與不可比性
四 熱愛者兼批評者的狄奧尼索斯:詩學問題的呈現
第四章 是否要放逐?柏拉圖關于詩歌的未解之問
一 詰問詩歌的意義:《申辯》與《伊翁》
二 哲學式的詩歌(前)愛好者
第五章 亞里士多德與肅劇的情感體驗
一 《詩術》中的情感理解
二 catharsis的審美心理學與道德心理學
三 附論:《詩術》中提到catharsis的從句是篡插的嗎?
第六章 散文式的詩歌:高爾吉亞、伊索克拉底、菲洛德穆
一 高爾吉亞與邏各斯的誘惑力
二 伊索克拉底與一位實用主義者的狹隘視野
三 菲洛德穆與詩歌價值之謎
第七章 心靈的無限性:朗吉努斯與崇高心理學
一 霹靂與回聲:崇高的迷狂
二 形而上學、實在論、想象力:崇高的復雜真實
參考文獻
引文出處索引
希臘文術語索引
綜合索引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