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工程導論 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64403
- 條形碼:9787111764403 ; 978-7-111-76440-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物聯網工程導論 第3版 本書特色
本書是廣受歡迎的物聯網技術的入門教材,曾獲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項目、高等教育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等榮譽。本書全面分析了物聯網發展的社會背景與技術背景,深入探討了物聯網和智能物聯網中的關鍵技術,介紹了典型應用,幫助初學者建議物聯網的知識體系。本書倡導從知識傳授到培養創新能力的教學方法轉變,通過穿插前沿研究和實際案例,引領讀者思考。通過每章后的開放性問題,激發讀者的學習興趣。
物聯網工程導論 第3版 內容簡介
本書在介紹物聯網發展的社會背景與技術背景的基礎上,深入地討論了物聯網與智能物聯網的基本概念,系統地討論了物聯網關鍵技術,包括RFID與EPC、傳感器與無線傳感網、智能硬件與嵌入式系統、物聯網通信與網絡、定位技術與位置服務、物聯網智能數據處理、物聯網安全問題,以及重點領域的物聯網應用。每章都設置了貼近技術發展與讀者生活的思考題來激發讀者的興趣與學習的主動性,為幫助讀者進一步深入學習與研究物聯網技術奠定了基礎。本書可作為物聯網工程專業的導論課教材,也可作為計算機、電子工程及相關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
物聯網工程導論 第3版 目錄
目 錄前言第1章 智能物聯網概論?/11.1 物聯網的形成?/11.1.1 物聯網形成的社會背景?/11.1.2 物聯網形成的技術背景?/51.1.3 物聯網的技術特征?/91.1.4 物聯網與互聯網的區別?/101.2 智能物聯網的發展?/121.2.1 智能物聯網發展的社會背景?/121.2.2 智能物聯網發展的技術背景?/131.3 智能物聯網的技術特征?/171.3.1 智能物聯網“物”的特征?/171.3.2 智能物聯網“網”的特征?/19目 錄前言第1章 智能物聯網概論?/11.1 物聯網的形成?/11.1.1 物聯網形成的社會背景?/11.1.2 物聯網形成的技術背景?/51.1.3 物聯網的技術特征?/91.1.4 物聯網與互聯網的區別?/101.2 智能物聯網的發展?/121.2.1 智能物聯網發展的社會背景?/121.2.2 智能物聯網發展的技術背景?/131.3 智能物聯網的技術特征?/171.3.1 智能物聯網“物”的特征?/171.3.2 智能物聯網“網”的特征?/191.3.3 智能物聯網“智”的特征?/231.4 智能物聯網體系結構及層次結構?/251.4.1 智能物聯網體系結構研究?/251.4.2 智能物聯網層次結構模型?/26本章小結?/29習題?/30第2章 物品識別與RFID技術?/322.1 物品識別技術?/322.1.1 物品識別技術的發展過程?/322.1.2 條碼技術?/332.1.3 磁卡與IC卡技術?/352.2 RFID技術?/362.2.1 RFID的基本概念?/362.2.2 RFID的工作原理?/362.2.3 RFID標簽類型?/382.2.4 RFID讀寫器?/402.3 EPC編碼體系?/432.3.1 EPC標準?/432.3.2 EPC信息網絡系統?/452.4 RFID技術的應用?/47本章小結?/48習題?/48第3章 傳感器與無線傳感器網技術?/503.1 傳感器的基本概念?/503.1.1 感知能力與傳感器的發展過程?/503.1.2 傳感器的類型?/523.1.3 物理傳感器?/523.1.4 化學傳感器?/573.1.5 生物傳感器?/583.1.6 納米傳感器?/593.2 傳感器技術的發展?/603.2.1 無線傳感器?/603.2.2 智能傳感器?/613.2.3 微型傳感器?/613.2.4 傳感器技術的發展趨勢?/633.3 無線傳感器網的基本概念?/633.3.1 從無線分組網到無線自組網?/633.3.2 從無線自組網到無線傳感器網?/663.3.3 無線傳感器網的基本結構?/683.3.4 傳感器的節點結構與設計原則?/693.3.5 無線傳感器網的特點?/713.4 無線傳感器網技術的發展過程?/723.4.1 無線傳感器與執行器網?/723.4.2 無線多媒體傳感器網?/753.4.3 水下無線傳感器網?/763.4.4 地下無線傳感器網?/803.4.5 無線納米傳感器網?/83本章小結?/85習題?/85第4章 智能設備與嵌入式技術?/874.1 嵌入式系統概述?/874.1.1 嵌入式技術的發展過程?/874.1.2 嵌入式系統的特點?/884.2 智能設備?/924.2.1 智能設備的基本概念?/924.2.2 人機交互的基本概念?/944.2.3 人機交互技術的發展過程?/954.2.4 柔性顯示與柔性電池技術?/1024.2.5 我國發展智能設備的政策環境?/1044.3 可穿戴計算設備在智能物聯網中的應用?/1054.3.1 可穿戴計算的基本概念?/1054.3.2 可穿戴計算設備的類型?/1064.4 智能機器人在智能物聯網中的應用?/1124.4.1 機器人的基本概念?/1124.4.2 智能機器人的類型?/1144.4.3 我國發展智能機器人的政策環境?/123本章小結?/123習題?/124第5章 智能物聯網通信與網絡技術?/1265.1 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1265.1.1 從信息技術的角度看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歷程?/1265.1.2 計算機網絡的形成與發展?/1275.1.3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與特點?/1335.1.4 TCP/IP的基本概念?/1365.1.5 下一代網絡體系結構與SDN技術?/1405.2 移動通信網的基本概念?/1405.2.1 無線信道與空中接口?/1405.2.2 大區制與小區制?/1425.2.3 蜂窩移動通信網的基本結構?/1435.2.4 移動通信技術與標準的發展過程?/1445.2.5 5G技術與智能物聯網?/1445.2.6 6G發展愿景?/1485.3 智能物聯網接入技術?/1495.3.1 智能物聯網接入的基本概念?/1495.3.2 有線接入技術?/1505.3.3 無線接入技術?/1535.3.4 軟件無線電與認知無線電技術?/159本章小結?/161習題?/161第6章 位置信息、位置服務與定位技術?/1636.1 位置信息與位置服務?/1636.1.1 位置信息的重要性?/1636.1.2 位置服務的基本概念?/1656.1.3 位置服務的發展?/1656.2 全球定位系統?/1666.2.1 GPS的基本概念?/1666.2.2 GPS系統結構?/1676.2.3 GPS的工作原理?/1686.2.4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1696.3 定位技術的發展?/1716.3.1 移動通信網定位技術?/1716.3.2 基于Wi-Fi的定位技術?/1716.3.3 基于RFID的定位技術?/1736.3.4 無線傳感器網定位技術?/1736.4 位置服務?/1746.4.1 位置服務的必要性?/1746.4.2 位置服務應用示例?/174本章小結?/177習題?/177第7
展開全部
物聯網工程導論 第3版 作者簡介
吳功宜 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曾任南開大學計算機系主任、研究生院副院長、信息技術科學學院院長。長期從事計算機網絡、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與網絡安全方向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出版教材、專著、譯著30余部,多部教材入選精品教材、“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十二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等。2000年獲南開大學優秀教師特等獎,2003年獲天津市“十五”立功獎章,2018年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吳 英 博士,南開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網絡、物聯網與網絡存儲;主持和參與科研項目8項,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參加編著與出版教材共20本。多年來一直從事計算機網絡、物聯網導論與軟件編程相關課程的教學工作,曾獲得天津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與南開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