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好詩詞 明詩三百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288326
- 條形碼:9787572288326 ; 978-7-5722-8832-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好詩詞 明詩三百首 本書特色
以詩讀“史”,了解“明朝那些事兒”,近300年大明之殤,詩人赤子真情。
中華好詩詞 明詩三百首 內(nèi)容簡介
“中華好詩詞”系列圖書(全12冊)是一套中國古代傳統(tǒng)詩詞經(jīng)典的名家注本匯編,匯集自先秦直至近代的優(yōu)秀詩詞,加以注解、說明、評析。本冊《明詩三百首》由古代文學研究名家、文史大家金性堯先生選注。注釋和作者小傳側重“以詩讀史”,了解明朝那些事兒。收錄明代經(jīng)典作品,原詩注釋、評點,無障礙閱讀。本書收錄劉基、高啟、徐渭、袁宏道、湯顯祖、何景明、王世貞等明朝詩人佳作。除展現(xiàn)明詩風貌與精華外,也體現(xiàn)了詩人的家國情懷和憂國憂民之情。
中華好詩詞 明詩三百首 目錄
目錄:張以寧 送重峰阮子敬南還 001 題李白問月圖 003 絲 瓜 005汪廣洋 畫 虎 006 過高郵有感 007 蘭溪棹歌 008烏斯道 古 詩 009藍仁 惜貓怨 010 題荷池白鷺 011 題古木蒼藤圖 012藍智 溪橋晚立 013 破 屋 013張紳 日出行 014目錄:
張以寧 送重峰阮子敬南還 001
題李白問月圖 003
絲 瓜 005
汪廣洋 畫 虎 006
過高郵有感 007
蘭溪棹歌 008
烏斯道 古 詩 009
藍仁 惜貓怨 010
題荷池白鷺 011
題古木蒼藤圖 012
藍智 溪橋晚立 013
破 屋 013
張紳 日出行 014
捕雀詞 015
胡翰 夜過梁山濼 016
袁凱 客中除夕 019
京師得家書 019
江上早秋 020
白 燕 021
劉基 旅 夜 024
長門怨 024
畦桑詞 025
病婦行 026
美人燒香詞 027
靈峰寺松風閣 028
過蘇州 029
貝瓊 孤 松 030
穆陵行 031
寒 夜 034
宗泐 秋鶯歌 035
祖龍歌行 036
懷以仁講師入觀圖 038
題 蘭 038
劉崧 獵犬篇 039
憶鼎兒 040
過新吳寺哭嚴煥旅柩 041
楊基 寄內(nèi)婉素 043
白頭母吟 045
岳陽樓 047
春 草 048
嘆道傍廢宅 049
徐賁 七夕有雨 051
農(nóng)父謠送顧明府由吳邑升常熟 051
雨后慰池上芙蓉 053
張羽 寺中書所見(二首選一) 054
踏水車謠 055
蠶 婦 055
別 內(nèi) 057
平原田家行 059
高啟 見花憶亡女書 062
夢 姊 064
野田行 065
牧牛詞 066
賣花詞 067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 067
明皇秉燭夜游圖 071
張中丞廟 074
憶遠曲 076
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 077
岳王墓 079
晚尋呂山人 080
秋 柳 081
宮女圖 082
蘇李泣別圖 083
田舍夜舂 084
林鴻 夕 陽 086
詠 草 087
枇杷山鳥 087
瞿佑 烏鎮(zhèn)酒舍歌 089
清 明 090
嶠嶼春潮 092
夏谷云泉 092
王恭 經(jīng)友人故宅 094
春 雁 094
題張良歸山圖 095
方孝孺 題 畫 097
竹 098
程本立 滇陽病起 099
魏澤 過侯城里有感 101
楊士奇 發(fā)淮安 104
劉績 送王內(nèi)敬重戍遼海 105
李昌祺 歸自南陽 106
鄉(xiāng)人至夜話 107
龔詡 詠湯婆長句寄談勿庵勉之共發(fā)一笑 109
饑鼠行 110
鷺 110
于謙 初 度 112
孤 云 113
村舍桃花 114
上太行 115
郭登 題蔣廷暉小景 116
自公安至云南辰沅道中謁山王祠 117
西屯女 118
春日游山偶成 119
張弼 假髻曲 120
渡 江 120
偶 題 121
沈周 詠 簾 123
寫懷寄僧 124
題 畫 124
陳獻章 厓山大忠祠 126
曉 起 128
閱馬氏均田文 128
吳寬 新 月 130
宿丹陽聞笛 131
莊昶 憶舍弟 133
舟 中 133
程敏政 馬嵬八景次韻為閻方伯賦 135
家畜一犬甚馴每出入必隨至山斗宗侄希達家戲作 137
李東陽 白楊行 139
風雨嘆 140
新豐行 142
競渡謠 143
題清明上河圖 144
與錢太守諸公游岳麓寺
四首席上作 148
九日渡江 149
舟中雜韻(十首選一) 150
虢國夫人早朝圖 151
馬中錫 織 152
元世祖廟 153
楊一清 山丹題壁 155
渡 江 155
楊循吉 鈔 書 157
祝允明 秋晚由震澤松陵入嘉禾道中作 159
秋香便面 160
唐寅 過閩寧德宿旅邸館人懸畫
菊愀然有感因題 162
題釣魚翁畫 163
題東坡小像 164
文徵明 閶門夜泊 166
魏家灣有感 167
吳隱之畫像 168
王守仁 興龍衛(wèi)書壁 169
龍?zhí)兑棺?170
文殊臺夜觀佛燈 171
李夢陽 相和歌 173
述憤(選一) 174
土兵行 175
玄明宮行 178
林良畫兩角鷹歌 181
鄭生至自泰山 184
艮岳篇 185
曉 鶯 186
經(jīng)行塞上(二首選一) 186
汴京元夕(其三) 188
王廷相 芳 樹 189
巴人竹枝 190
邊貢 上王氏妹墓 191
送都玄敬 192
謁文山祠 192
十六夜 194
快哉行 195
庚辰元日 197
采樵歌效竹枝體之三 198
徐禎卿 江南樂八首代內(nèi)作 200
送士選侍御 201
寄華玉 202
月 202
在武昌作 203
濟上作 204
王昭君 205
偶 見 205
嚴嵩 出仰山 207
晚次寶應湖阻雨憶舍弟 207
贈相命顏生 208
何景明 觀 漲 211
歲晏行 212
莫羅燕 214
五丈原謁武侯墓 214
蘇子游赤壁圖 215
鰣 魚 216
小景四首(其二) 217
孫一元 收菊花貯枕 219
至日攜榼登道場山 220
南窗下芭蕉盛開五月瀟然有秋意 221
鄭善夫 古 意 222
雙 雁 223
秋 夜 223
楊慎 峽東曲 226
衍古諺 226
江陵別內(nèi) 228
宿金沙江 229
塞垣鷓鴣詞 230
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懷 231
竹枝詞(九首選二) 232
敖英 輞川謁王右丞祠 233
薛蕙 雪 234
昭王臺 235
皇帝行幸南京歌 236
黃佐 南征詞之五 238
頓銳 過賈島墓 240
落 花 241
蜀道難 242
陸粲 漫述三首(選一) 243
擔夫謠 244
長門怨 246
王翹 賞火謠(并序) 246
謝榛 宮 詞 249
苦雨后感懷 249
渡黃河 250
漳河有感 251
過清源故居有感 251
秋日懷弟 252
送劉將軍赴南都 253
搗衣曲 254
王問 贈之山 255
顧影自嘆 256
皇甫 閏七夕 257
寄 憶 258
高叔嗣 移樹道上 259
中秋無月 260
權店晚行 261
李開先 寓 言 263
夜宴觀戲 264
張時徹 采葛篇 265
子夜四時歌·春歌 266
廣陵曉發(fā) 266
金鑾 漂母祠 267
除 夕 269
銀 河 269
吳承恩 對月感秋 271
二郎搜山圖歌 272
沈煉 哭楊椒山 277
唐順之 岳將軍墓 279
亭遇盜次韻 280
歐大任 九江官舍除夕 281
螢 苑 281
黎民表 燕京書事 282
聞捷報 283
張佳胤 峨嵋山營作 285
宿太華山寺 285
沈明臣 別 母 287
凱 歌 288
李攀龍 懊儂歌 290
錄 別 291
歲杪放歌 292
寄別元美 293
登黃榆馬陵諸山是太行絕頂處 294
登華不注山送公瑕 295
挽王中丞 296
和聶儀部明妃曲 297
徐中行 山陵道中風雨 298
感 舊 299
梁有譽 秋夜雨中過黎氏山房 300
漢宮詞 301
徐 渭 陰風吹火篇呈錢刑部君附書八山 304
嚴先生祠 306
岳公祠 307
桃葉渡 308
王元章倒枝梅花 309
內(nèi)子亡十年其家以甥在稍還母所服潞州紅衫頸汗尚泚余為泣
數(shù)行下時夜大雨雪 309
吳國倫 次奢香驛因詠其事 311
鄱陽湖 312
宗臣 哭梁公實十首之三 314
真州謁文丞相祠 315
過采石懷李白十首之四 315
王世貞 折楊柳歌 318
過長平作長平行 318
欽丕鳥行 320
寒食志感示兒輩 322
登太白樓 322
上谷雜詠 323
憶 昔 324
登 岱 325
哭敬美弟 326
題弈棋圖 327
送妻弟魏生還里 327
西城宮詞 327
題復甫墨牡丹 328
戚繼光 過文登營 331
盤山絕頂 331
王稚登 平望夜泊 333
雜 言 334
重經(jīng)孟河 334
陳第 官路傍 336
屠隆 出 塞 337
江南謠 338
沈一貫 觀選淑女 339
若耶溪獨往 340
趙南星 子夜歌 342
長蛇歌飲鄒南皋作 343
湯顯祖 陽谷店 346
天臺縣書所見 347
高座寺為方侍講筑塋臺四絕有引347 天竺中秋 349
甲申見遞北驛寺詩多為故劉侍
御臺發(fā)憤者附題其后 349
陳繼儒 月下登金山 351
山 中 352
袁宗道 過舊葉城有感是時兩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題荒亭 353
食魚筍 354
甲午汶上除夕 355
郵亭殘花 356
清明有感 357
秋夜即事 357
程嘉燧 富陽桐廬道中早春即目柬吳中朋舊
山居秋懷 360
過長蘅畫柳嘆別 361
瓜洲渡頭風雪欲回南岸不得 361
袁宏道 橫塘渡 364
妾薄命 365
聽朱生說水滸傳 365
初至西湖 366
過黃粱祠(其二) 367
經(jīng)下邳 368
袁中道 鄴城道中 370
入都迎伯修櫬得詩十首效白 371
讀子瞻集書呈中郎 372
晚 溪 372
李贄 哭懷林 374
老病始蘇 374
謝肇 送練中丞遺裔歸家有引 376
秋 怨 379
鼓山采茶曲 380
鐘惺 秋海棠 382
三月三日雨中登雨花臺 383
九日攜侄昭夏登雨花臺 384
秣陵桃葉歌 384
李流芳 清淵逢鄉(xiāng)人南還 386
西湖有長年小許每以小舠載
予往來湖中臨行乞畫戲題 386
無 題 387
王象春 書項王廟壁 388
顧大章 被逮道經(jīng)故人里門 390
譚元春 登清涼臺 392
姊妹詞 392
舟 聞 393
秋盡逢劉同人 393
李應升 書驛亭壁方壽州詩后 395
鄒縣道中口占 396
薄少君 哭夫詩(選一首) 397
王彥泓 空 屋 398
無名氏 吳下人詩 400
陳子龍 小車行 402
明妃篇 403
除夕有懷亡女 405
秋夕沈雨偕燕又讓木集楊姬館中是夜姬自言愁病殊甚而余三人者皆有微病不能飲也 (二首選一) 406
錢塘東望有感 407
秋日雜感 409
會葬夏瑗公(二首選一) 410
途 中(二首選一) 411
夜 意 411
督 亢 412
夏完淳 細林野哭 414
寶帶橋 417
春興八首同錢大作(選一首) 417
寄荊隱女兄 418
絕 句 419
附錄 金性堯先生的文史研究 / 楊焄 421
展開全部
中華好詩詞 明詩三百首 作者簡介
金性堯 浙江定海人。著名雜文家、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專家、資深出版人。青年時代參與校勘《魯迅全集》,編輯《魯迅風》周刊,主編《蕭蕭》《文史》雜志。1949年后,歷任春明出版社、古代文學出版社、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上海古籍出版社編輯、編審。作品有《宋詩三百首》《明詩三百首》《爐邊詩話》《土中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