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名目錄】第 一篇 導論第 1章 概述第 2章 進程/線程及調度第3章 同步第4章 死鎖第5章 物理內存第6章 虛擬存儲第7章 文件系統第8章 輸入/輸出系統第9章 系統安全接口第 10章 系統內部保護機制第 11章 Contiki操作系統第 12章 鴻蒙操作系統【章名目錄】第 一篇 導論第 1章 概述
第二篇 進程/線程管理第 2章 進程/線程及調度第3章 同步第4章 死鎖
第三篇 內存管理第5章 物理內存第6章 虛擬存儲
第四篇 文件系統和輸入/輸出第7章 文件系統第8章 輸入/輸出系統
第五篇 系統保護與安全第9章 系統安全接口第 10章 系統內部保護機制
第六篇 綜合案例第 11章 Contiki操作系統第 12章 鴻蒙操作系統
【詳細目錄】第 一篇 導論第 1章 概述1.1 計算機系統簡介 21.2 操作系統連接應用程序和硬件 41.2.1 操作系統是管理者 41.2.2 操作系統是擴展機 51.2.3 操作系統是虛擬機 61.3 操作系統的組織結構 61.3.1 設計目標 71.3.2 結構化組織 71.3.3 運行時組織結構 81.4 操作系統的外部接口 91.4.1 硬件接口 91.4.2 編程接口 101.4.3 用戶接口 121.5 操作系統的發展歷史 151.5.1 早期操作系統 151.5.2 多道編程系統 151.5.3 個人計算機系統 161.5.4 實時操作系統 171.5.5 分布式操作系統 171.5.6 物聯網操作系統 181.5.7 國產操作系統的發展 191.6 習題 21
第二篇 進程/線程管理第 2章 進程/線程及調度2.1 進程 232.1.1 進程概念及地址空間 232.1.2 進程狀態及其轉換 252.2 進程的編程接口 272.3 進程的隔離 292.4 線程 292.5 進程間通信 312.5.1 信號 312.5.2 消息傳遞 352.5.3 共享內存 372.6 調度 382.6.1 上下文切換和搶占 382.6.2 調度策略 392.6.3 多處理器和分布式調度 432.6.4 實時調度 442.7 習題 46
第3章 同步3.1 互斥和競爭條件 493.2 避免競爭條件產生 503.3 信號量 543.4 管程和條件變量 563.4.1 管程 573.4.2 條件變量 583.4.3 管程設計的兩種語義 593.4.4 讀者和寫者問題 603.5 哲學家用餐問題 623.6 并發程序中的錯誤及修復 663.7 時鐘和時間機制 673.7.1 本地時鐘定時器 683.7.2 遞減定時器 683.8 使用管程實現中斷 693.9 習題 72
第4章 死鎖4.1 系統模型 734.1.1 資源圖及其狀態轉換 734.1.2 死鎖狀態和安全狀態 754.2 死鎖檢測 774.2.1 資源圖的簡化 774.2.2 死鎖檢測的特殊情況 784.2.3 分布式系統中的死鎖檢測 794.3 死鎖避免 814.3.1 需求圖 814.3.2 銀行家算法 824.3.3 銀行家算法的一種實現 844.4 死鎖預防 854.5 死鎖恢復 874.6 習題 88
第三篇 內存管理第5章 物理內存5.1 地址轉換 925.2 分段內存管理 955.3 空閑空間管理 965.3.1 使用鏈表管理可變分區 965.3.2 使用位圖管理可變分區 995.3.3 可變分區的分配策略 1005.4 為內核動態分配可用空間 1005.4.1 伙伴內存分配 1015.4.2 slab分配 1025.5 分頁內存管理 1025.6 頁表 1035.6.1 線性頁表 1035.6.2 翻譯速查表 1075.7 段頁式內存管理 1095.8 習題 110
第6章 虛擬存儲6.1 虛擬內存和缺頁錯誤 1116.2 分頁性能 1136.3 管理交換區域 1146.4 頁面共享 1156.5 內核與地址空間 1166.6 頁面替換 1186.6.1 頁面替換算法 1196.6.2 局部替換與全局替換 1236.7 習題 125
第四篇 文件系統和輸入/輸出第7章 文件系統7.1 文件管理的基本功能 1277.2 文件系統的層次模型 1287.3 文件的用戶視圖 1307.3.1 文件名和文件類型 1307.3.2 文件的邏輯組織 1317.3.3 其他文件屬性 1337.3.4 文件操作 1337.4 文件目錄 1347.4.1 目錄的層次組織結構 1357.4.2 目錄操作 1387.4.3 文件目錄的實現 1407.5 基本文件系統 1437.5.1 文件描述符 1437.5.2 打開和關閉文件 1457.6 文件的物理組織方法 1477.6.1 連續組織 1477.6.2 鏈接組織 1487.6.3 索引組織 1497.7 空閑存儲空間的管理 1517.7.1 鏈接表組織 1517.7.2 位圖組織 1517.8 習題 151
第8章 輸入/輸出系統8.1 設備管理的基本問題 1538.2 輸入/輸出系統的層次模型 1548.2.1 塊設備接口 1558.2.2 流設備接口 1568.2.3 網絡通信接口 1578.3 輸入/輸出設備 1588.3.1 顯示器、鍵盤和定位設備 1588.3.2 打印機和掃描儀 1608.3.3 輔助存儲設備 1618.3.4 存儲盤的性能特性 1648.3.5 網絡 1658.4 設備驅動程序 1668.4.1 設備尋址 1678.4.2 基于輪詢的可編程輸入/輸出 1688.4.3 基于中斷的可編程輸入/輸出 1708.4.4 直接內存訪問 1738.5 緩沖和高速緩存 1748.5.1 單緩沖區 1758.5.2 交換緩沖區 1768.5.3 環形緩沖區 1768.5.4 緩沖區隊列 1778.5.5 緩沖區高速緩存 1778.6 磁盤調度 1798.6.1 先來先服務 1808.6.2 *短尋道時間優先 1818.6.3 電梯或者掃描算法 1818.7 錯誤處理與數據備份 1828.7.1 壞塊的檢測和處理 1828.7.2 穩定存儲 1838.7.3 獨立磁盤冗余陣列 1848.7.4 設備共享 1858.8 習題 186
第五篇 系統保護與安全第9章 系統安全接口9.1 安全威脅 1899.1.1 威脅類型 1899.1.2 攻擊方式 1909.2 安全保護措施 1969.2.1 外部安全措施 1979.2.2 用戶標識鑒別 1979.2.3 通信安全措施 1989.2.4 威脅監視 1989.3 用戶鑒別 1989.3.1 鑒別方法 1989.3.2 口令保護 1999.4 安全通信 2029.4.1 加密原理 2029.4.2 密鑰加密系統 2039.4.3 公鑰加密系統 2079.5 習題 210
第 10章 系統內部保護機制10.1 訪問控制 21210.2 指令級訪問控制 21210.2.1 寄存器保護 21310.2.2 內存保護 21410.3 高層訪問控制 21810.3.1 訪問矩陣模型 21810.3.2 訪問列表和權能列表 21910.3.3 實例:客戶端/服務器保護 22510.4 信息流控制 22610.4.1 禁閉問題 22610.4.2 層次化的信息流 22810.4.3 選擇禁閉問題 22910.5 習題 231
第六篇 綜合案例第 11章 Contiki操作系統11.1 系統概述 23511.2 內核架構 23711.2.1 兩層調度策略 23711.2.2 可加載程序 23711.2.3 電量節省 23811.3 服務 23811.4 運行時庫 23911.5 通信支持 23911.6 搶占式多線程 24011.7 無線編程 24011.8 代碼大小和可移植性 24111.9 從Contiki到Contiki-NG 24111.10 Contiki-NG架構特點 24211.11 Contiki-NG網絡支持 24311.12 Contiki-NG應用示例 24411.13 習題 246
第 12章 鴻蒙操作系統12.1 設計目標與實現特色 24712.1.1 設計目標 24712.1.2 實現特色 24812.2 系統架構及實現 24912.2.1 系統架構 24912.2.2 內核層 24912.2.3 系統服務層 25612.2.4 框架層 25712.2.5 應用層 25812.3 HarmonyOS生態 25812.4 應用程序開發框架 25912.5 開源社區 25912.6 習題 260參考文獻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