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固廢循環利用技術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77802
- 條形碼:9787302677802 ; 978-7-302-67780-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業固廢循環利用技術與實踐 本書特色
《農業固廢循環利用技術與實踐》入選“無廢城市建設理論與實踐叢書”,獲得2023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支持。
農業固廢循環利用技術與實踐 內容簡介
《農業固廢循環利用技術與實踐》系統介紹了農業固廢的來源、循環利用技術、成功實現農業固廢循環利用的典型模式等 ,可為 “十四五 ”乃至更長時間我國“無廢社會”的建設提供基礎資料和借鑒。《農業固廢循環利用技術與實踐》可供環境管理、農業廢物資源化利用等領域的高等院校師生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員及相關技術人員閱讀參考。
農業固廢循環利用技術與實踐 目錄
第1章認識農業固體廢物1.1農業固體廢物來源1.1.1內涵與外延1.1.2來源及分類1.1.3基本特征及污染風險識別1.2農業種植類固體廢物1.2.1農作物秸稈1.2.2果樹剪枝1.2.3廢菌包1.2.4尾菜1.2.5爛果1.3畜禽養殖類固體廢物1.3.1畜禽糞便1.3.2病死病害動物第1章認識農業固體廢物1.1農業固體廢物來源1.1.1內涵與外延1.1.2來源及分類1.1.3基本特征及污染風險識別1.2農業種植類固體廢物1.2.1農作物秸稈1.2.2果樹剪枝1.2.3廢菌包1.2.4尾菜1.2.5爛果1.3畜禽養殖類固體廢物1.3.1畜禽糞便1.3.2病死病害動物1.3.3家禽散落羽毛1.4水產養殖類固體廢物1.4.1魚塘污泥1.4.2水生植物殘體1.5廢舊農業投入品1.5.1廢舊農膜1.5.2農藥包裝廢棄物1.5.3肥料包裝廢棄物1.5.4廢舊農機1.5.5養殖醫療廢物1.6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剩余物1.6.1稻殼1.6.2花生殼1.6.3玉米芯1.6.4栗苞1.6.5甘蔗渣第2章農業固廢“無廢”建設背景2.1農業固廢“無廢”建設意義2.1.1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無廢農業”的指引2.1.2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無廢農業”的動能2.1.3落實“雙碳”行動方案——“無廢農業”的燈塔2.1.4助力農業高質量發展——“無廢農業”的愿景2.2農業固廢與“無廢城市”建設2.2.1“無廢城市”動員令2.2.2“無廢農業”重點任務2.2.3“無廢農業”保障措施2.3農業固廢有關法規政策2.3.1農業固體廢物處理利用綜合性法規政策2.3.2秸稈資源化利用政策2.3.3糞污資源化利用政策2.3.4廢舊農業投入品回收利用政策2.3.5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政策2.4農業固廢市場體系2.4.1市場體系2.4.2市場主體2.4.3市場監管第3章農業固廢“無廢”技術路徑3.1技術體系及技術模式3.1.1技術驅動作用3.1.2技術體系3.1.3技術模式3.2肥料化利用技術3.2.1秸稈直接還田技術3.2.2秸稈/尾菜間接還田技術3.2.3畜禽糞污肥料利用技術3.3飼料化利用技術3.3.1秸稈青貯飼料技術3.3.2秸稈膨化飼料技術3.3.3秸稈壓塊飼料技術3.3.4秸稈揉絲飼料技術3.3.5雞糞飼料化利用技術3.4能源化利用技術3.4.1沼氣技術3.4.2生物質成型燃料技術3.4.3生物質熱解技術3.4.4秸稈打捆直燃供熱技術3.4.5生物質發電技術3.4.6纖維素乙醇技術3.4.7生物質制氫技術3.5基料化利用技術3.5.1食用菌栽培基質技術3.5.2育苗基質技術3.5.3動物養殖墊料技術3.6原料化利用技術3.6.1傳統人造板材技術3.6.2木塑復合材料技術3.6.3造紙制漿技術3.6.4生物基材料技術3.6.5生物基容器技術3.6.6秸稈塊日光溫室墻體技術3.6.7廢舊農膜再生塑料顆粒技術3.6.8秸稈編織技術3.7協同處理利用技術模式3.7.1協同處理技術體系3.7.2混合原料發酵供肥主體模式3.7.3混合原料熱解/氣化/燃燒供能主體模式3.7.4城鄉統籌一體化處理主體模式第4章農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典型案例4.1生態循環樹典范4.1.1福建光澤縣產業集聚型農業固廢高值循環利用模式4.1.2青海西寧市高質量發展生態牧場模式4.1.3浙江全域生態循環農業綠色發展模式4.1.4甘肅平涼市“牛果互促”種養循環生態農業模式4.1.5遼寧盤山縣“稻蟹共生”種養循環農業發展模式4.2高值利用建樣板4.2.1青海西寧市廢舊農膜回收利用模式4.2.2河南許昌市秸稈多元高值利用模式4.2.3浙江紹興市農藥包裝廢棄物全鏈條監管回收模式4.2.4江西瑞金市蚯蚓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4.2.5安徽固鎮縣秸稈制糖聯產黃腐酸高值利用模式4.3能源利用立標桿4.3.1山東威海市農業農村固廢能源化肥料化綜合利用模式4.3.2山西長治市農林生物質熱解聯產供暖工程4.3.3山東陽信縣生物質能源清潔供暖模式4.4收儲運體系4.4.1江蘇徐州市農作物秸稈收儲運體系4.4.2山東省威海市農業農村固體廢物全域全量收儲運體系4.4.3河南許昌市農業固體廢物分類收儲運模式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農業固廢循環利用技術與實踐 作者簡介
叢宏斌,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能源與環保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研究方向為農業廢棄物(秸稈)資源化利用技術、裝備與政策研究,第一作者發表論文30余篇,申請專利10余件。孟海波,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科技管理處處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秸稈綜合利用崗位科學家、農業農村部農業廢棄物能源化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常務理事等。沈玉君,現任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村能源與環保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