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體力學與設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7200286
- 條形碼:9787577200286 ; 978-7-5772-0028-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粉體力學與設備 本書特色
本書是從武漢理工大學過程控制系教學團隊多年教學實踐積累而來,所使用講義從2002年開始建立,多次修訂升級,內容全面,且貼近學科前沿。
粉體力學與設備 內容簡介
本書以粉體力學基本理論為基礎,以粉體工程操作單元為主線,介紹了相關機械設備的工作原理及性能特點,主要包括顆粒的物性、粉體的性能與表征、粉體力學基礎理論,并闡述了粉體加工過程的部分操作單元,包括粉體的粉碎、混合與均化、造粒和輸送。此外,還介紹了粉體的數值模擬。本書可作為本科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建材裝備方向)的專業教材,也可作為建材行業相關從業人員的參考用書或自學用書。本書深入淺出,注重實踐,力求使學生掌握常用粉體力學及其工程應用的基礎知識,為后續課程學習及將來從事粉體工程領域的研究、生產、設計等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論基礎。
粉體力學與設備 目錄
目錄第1章緒論(1)1.1粉體的定義及其性質(2)1.2粉體的分類及其用途(5)1.3粉體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7)1.4粉體技術研究歷史簡述(9)第2章顆粒的物性(17)2.1顆粒的粒徑(17)2.2顆粒的形狀(29)2.3顆粒的密度與孔隙率(31)2.4顆粒間的作用力(32)2.5顆粒的團聚與分散(36)本章思考題(40)第3章粉體的性能與表征(42)3.1堆積物性(42)3.2可壓縮性(47)3.3摩擦特性(48)3.4粉體的流動性(55)本章思考題(58)第4章粉體力學基礎理論(59)4.1粉體層的應力(59)4.2粉體的重力流動(66)4.3粉體與流體的相對運動(70)4.4顆粒在流體中的懸浮(80)4.5流化技術的應用(87)本章思考題(92)第5章粉體的粉碎(94)5.1概述(94)5.2物料物理性質對粉碎過程的影響(98)5.3顆粒強度(100)5.4粉碎方法及粉碎功(102)5.5粉碎機械的類型及用途(106)本章思考題(111)第6章造粒(粒化)(112)6.1造粒的目的和意義(112)6.2造粒的方法(113)6.3造粒的實現(115)6.4造粒的機械設備(119)本章思考題(124)第7章混合與均化(125)7.1混合的基礎理論(126)7.2混合質量的評價(129)7.3粉體混合設備(133)本章思考題(143)第8章粉體的輸送(144)8.1機械輸送(144)8.2氣力輸送(147)本章思考題(154)第9章粉體的數值模擬(155)9.1粉體的數值模擬方法(156)9.2基于RockyDEM的高壓輥磨機粉碎效果數值模擬(161)9.3散料轉載系統的DEMFEM耦合分析(163)9.4基于CFD立磨全流域流場數值模擬研究(167)本章思考題(168)參考文獻(169)第1章緒論(1)1.1粉體的定義及其性質(2)1.2粉體的分類及其用途(5)1.3粉體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7)1.4粉體技術研究歷史簡述(9)第2章顆粒的物性(17)2.1顆粒的粒徑(17)2.2顆粒的形狀(29)2.3顆粒的密度(31)2.4顆粒間的作用力(32)2.5顆粒的團聚與分散(36)本章思考題(40)第3章粉體的性能與表征(42)3.1堆積物性(42)3.2可壓縮性(47)3.3摩擦特性(48)3.4粉體的流動性(55)本章思考題(58)第4章粉體力學基礎理論(59)4.1粉體層的應力(59)4.2粉體的重力流動(66)4.3粉體與流體的相對運動(70)4.4顆粒在流體中的懸浮(80)4.5流化技術的應用(87)本章思考題(92)第5章粉體的粉碎(94)5.1概述(94)5.2物料物理性質對粉碎過程的影響(98)5.3顆粒強度(100)5.4粉碎方法及粉碎功(102)5.5粉碎機械的類型及用途(106)本章思考題(111)第6章造粒(粒化)(112)6.1造粒的目的和意義(112)6.2造粒的方法(113)6.3造粒的過程(115)6.4造粒的機械設備(119)本章思考題(124)第7章混合與均化(125)7.1混合的基礎理論(126)7.2混合質量的評價(129)7.3粉體混合設備(133)本章思考題(143)第8章粉體的輸送(144)8.1機械輸送(144)8.2氣力輸送(147)本章思考題(154)第9章粉體的數值模擬(156)9.1粉體的數值模擬方法(157)9.2基于RockyDEM的高壓輥磨機粉碎效果數值模擬(162)9.3散料轉載系統的DEMFEM耦合分析(164)9.4基于CFD立磨全流域流場數值模擬研究(168)本章思考題(169)參考文獻(170)目錄第1章緒論(1)1.1粉體的定義及其性質(2)1.2粉體的分類及其用途(5)1.3粉體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7)1.4粉體技術研究歷史簡述(9)第2章顆粒的物性(17)2.1顆粒的粒徑(17)2.2顆粒的形狀(29)2.3顆粒的密度與孔隙率(31)2.4顆粒間的作用力(32)2.5顆粒的團聚與分散(36)本章思考題(40)第3章粉體的性能與表征(42)3.1堆積物性(42)3.2可壓縮性(47)3.3摩擦特性(48)3.4粉體的流動性(55)本章思考題(58)第4章粉體力學基礎理論(59)4.1粉體層的應力(59)4.2粉體的重力流動(66)4.3粉體與流體的相對運動(70)4.4顆粒在流體中的懸浮(80)4.5流化技術的應用(87)本章思考題(92)第5章粉體的粉碎(94)5.1概述(94)5.2物料物理性質對粉碎過程的影響(98)5.3顆粒強度(100)5.4粉碎方法及粉碎功(102)5.5粉碎機械的類型及用途(106)本章思考題(111)第6章造粒(;(112)6.1造粒的目的和意義(112)6.2造粒的方法(113)6.3造粒的實現(115)6.4造粒的機械設備(119)本章思考題(124)第7章混合與均化(125)7.1混合的基礎理論(126)7.2混合質量的評價(129)7.3粉體混合設備(133)本章思考題(143)第8章粉體的輸送(144)8.1機械輸送(144)8.2氣力輸送(147)本章思考題(154)第9章粉體的數值模擬(155)9.1粉體的數值模擬方法(156)9.2基于RockyDEM的高壓輥磨機粉碎效果數值模擬(161)9.3散料轉載系統的DEMFEM耦合分析(163)9.4基于CFD立磨全流域流場數值模擬研究(167)本章思考題(168)參考文獻(169)第1章緒論(1)1.1粉體的定義及其性質(2)1.2粉體的分類及其用途(5)1.3粉體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7)1.4粉體技術研究歷史簡述(9)第2章顆粒的物性(17)2.1顆粒的粒徑(17)2.2顆粒的形狀(29)2.3顆粒的密度(31)2.4顆粒間的作用力(32)2.5顆粒的團聚與分散(36)本章思考題(40)第3章粉體的性能與表征(42)3.1堆積物性(42)3.2可壓縮性(47)3.3摩擦特性(48)3.4粉體的流動性(55)本章思考題(58)第4章粉體力學基礎理論(59)4.1粉體層的應力(59)4.2粉體的重力流動(66)4.3粉體與流體的相對運動(70)4.4顆粒在流體中的懸浮(80)4.5流化技術的應用(87)本章思考題(92)第5章粉體的粉碎(94)5.1概述(94)5.2物料物理性質對粉碎過程的影響(98)5.3顆粒強度(100)5.4粉碎方法及粉碎功(102)5.5粉碎機械的類型及用途(106)本章思考題(111)第6章造粒(;(112)6.1造粒的目的和意義(112)6.2造粒的方法(113)6.3造粒的過程(115)6.4造粒的機械設備(119)本章思考題(124)第7章混合與均化(125)7.1混合的基礎理論(126)7.2混合質量的評價(129)7.3粉體混合設備(133)本章思考題(143)第8章粉體的輸送(144)8.1機械輸送(144)8.2氣力輸送(147)本章思考題(154)第9章粉體的數值模擬(156)9.1粉體的數值模擬方法(157)9.2基于RockyDEM的高壓輥磨機粉碎效果數值模擬(162)9.3散料轉載系統的DEMFEM耦合分析(164)9.4基于CFD立磨全流域流場數值模擬研究(168)本章思考題(169)參考文獻(170)
展開全部
粉體力學與設備 作者簡介
1999年武漢理工大學任教,主持及參與科研項目30余項,發表核心論文30余篇,主持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項。指導全國大學生機械產品數字化大賽二等獎;指導全國大學生3D大賽(全國精英賽)“網球陪練智能機器人”項目獲得湖北賽區特等獎,并獲得全國總決賽的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