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仿生設計 設計師如何從自然中汲取靈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73040
- 條形碼:9787559873040 ; 978-7-5598-7304-0
- 裝幀:平裝-鎖線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仿生設計 設計師如何從自然中汲取靈感 本書特色
這本書通過五十五種生物學現象和百十來種相關的仿生設計實踐,總結出了仿生設計的關鍵原則:*大限度地利用資源、使用免費或豐富的能源、力求多功能、廢物即資源、定位感知和適應等。這些都符合自然界生物賴以生存的物競天擇的原則,也是推動仿生設計發展的核心。作者即是一位生物學家,也是一位設計師,有著深諳兩個領域的跨學科背景,將以上原則融于具體案例中,以潤物細無聲的手法,將深奧的原理性知識講的淺顯易懂、妙趣橫生,十分值得一讀。
仿生設計 設計師如何從自然中汲取靈感 內容簡介
自然界中充滿了無窮無盡的實例,展示了如何利用簡單的材料實現復雜的系統和結構。隨著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日益枯竭,設計師們越來越多地轉向大自然以尋求靈感,創造出能夠解決日常設計問題的奇妙方案。 仿生學的重要性早已為人們所熟知,其目的是模仿生命的自然過程來制造材料和設計產品。在大眾的印象中,尤為著名的仿生學例子莫過于牛蒡毛刺上的微型“鉤子”,它啟發了尼龍搭扣的設計。然而,仿生學的應用遠不止于此,從模仿鯊魚表皮制造的泳衣,到受云杉球果啟發設計的可編程木材,再到模擬紅火蟻群行為開發的群體機器人,仿生學正在為人類帶來無限的創新靈感。 本書作者是一位兼具生物學家和設計師背景的專業人士。她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詳細闡述了每一種自然現象及其人工應用,并對生物學和設計背后的故事進行了通俗易懂的解釋。書中列舉的例子大多已經開發成具體的產品,而另一些則為有志于創新的設計師指明了可能的發展方向。
仿生設計 設計師如何從自然中汲取靈感 作者簡介
(英)維羅妮卡·卡普薩利(Veronika Kapsali),巴斯大學工程設計專業博士,倫敦時裝學院材料技術與設計專業講師,致力于仿生學在材料和設計上的應用研究,曾獲得過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ITMA)未來材料獎的年度創新獎。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隨園食單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虎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