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百年論文選(文學卷)(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6082190
- 條形碼:9787306082190 ; 978-7-306-08219-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百年論文選(文學卷)(全二冊) 內容簡介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建立于1924年,是中山大學歷史悠久的學系之一,建系以來人才輩出,曾有許多著名學者在此任教,他們為中文系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本書輯錄了這些名師之學術成果,全書共分六個部分。其中,古代文學、文獻研究,包括詹安泰:《中國文學上的倚聲問題》、王季思:《<桃花扇>前言》、董每戡:《說“戲文”》、黃天驥:《元雜劇的“雜”及其審美特征》、曾揚華:《中國古代詩人與小說家對佛教的不同態度》、吳國欽:《潮劇迄今已有580年歷史》、吳承學:《“詩能窮人”與“詩能達人”——中國古代對于詩人的集體認同》、張海鷗:《論詞的敘事性》、孫立:《“詩無達詁”論》、陳永正:《南園詩歌的傳承》、梁守中:《南宋時期的嶺南詞》、郭培忠:《古典詩歌中的地名特點初探》、楊權:《成鷲“通海”辨》、黃仕忠:《<香囊記>作者新考》等等;現當代文學研究,包括魯迅:《革命時代的文學》、郭沫若:《革命與文學》、郁達夫:《詩論》、成仿吾:《文學批評雜論》、吳宏聰:《徐志摩和他的詩》、黃修己:《論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闡釋體系》、程文超:《中國流行文化中的權力關系》、林崗:《<吶喊>自序漏掉了什么》等等;文藝學研究,包括陸一帆:《再論社會心理是文藝反映現實的中介》、郭正元:《藝術典型探討》、陳培湛:《論電影藝術的民族性與國際性的關系》、潘智彪:《文藝學研究領域的新開拓》、高小康:《文藝生態與文藝理論的非經典轉向》、程相占:《生態美學與環境美學之異同再辨》等等;比較文學研究,包括葉啟芳:《古希伯來詩韻研究》、易新農:《西方敘事文學中的追尋主題及其文化內涵》、夏茵英:《20世紀西方文學的人類意識》、范勁:《中國文學史的世界文學起源——基于德國19世紀以來世界文學史書寫的系統論考察》等等;民俗學研究,包括顧頡剛:《孟姜女故事的轉變》、容肇祖:《與魏應麟論臨水奶》、鐘敬文:《建立中國民俗學派》、葉春生:《從龍母傳說看西江文化》等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