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護理學(第5版/高職護理/配增值)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68735
- 條形碼:9787117368735 ; 978-7-117-36873-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老年護理學(第5版/高職護理/配增值) 本書特色
本教材具有四大特點。一是凸顯老年護理專業特色:注重與相關專業課程內容的銜接與整合,根據老年人特征,采用多維度綜合評估,重點闡釋老年期*常見的疾病與健康問題。二是教材邏輯框架更清晰:根據老年人健康演變進程,從健康—衰弱—疾病—臨終邏輯,對教材進行優化、整合與更新,引導學生理清學習思維、精準把握老年護理特點,達到易學、易懂、易會。三是豐富創新教材內容:將課程思政內容融入各章節,將國內外醫院、養老機構、社區臨床養老護理實踐的新知識、新技術與新進展寫入教材。四是教材形式多元化:教材分紙質教材與數字教材。每章內容設有學習目標、情景導入、知識鏈接、思考題,隨文設有二維碼,數字內容包括教學課件、視頻/圖片、思路解析等多媒體資源,集趣味性、可讀性、科學性、延展性和信息化為一體,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與發展需求。
老年護理學(第5版/高職護理/配增值) 內容簡介
以“三基、五性、三特定”原則,立足立德樹人,緊扣高職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突出新時代高職教育理念,把握傳承與創新,以老年健康需求為導向、老年護理崗位勝任力為主線錘煉編寫內容,使教材更具思想性、科學性、先進性、適用性和啟發性。重構課程模塊后全書內容包括緒論、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老年人的綜合評估、老年人的安全用藥與護理、老年人的常見心理與精神護理、老年人常見綜合征的護理、老年人常見疾病的護理等十章。內容上:①突顯老年護理專業特色。因老年人常呈現出多病共存,多種疾病或不同原因造成同一種健康問題,需要多維度綜合評估、多學科綜合干預。本教材既體現老年健康的整體護理觀,又重視與各相關專業課程內容的銜接與交叉,并避免與其他相關教材重復。②調整了教材邏輯框架。在延續前一版教材內容科學性與實用性基礎上,根據老年人健康演變進程,從健康一衰弱一疾病一臨終邏輯,對教材進行調整、補充與更新,引導學生理清學習思維、精準把握老年護理學特點,利于學生理解、記憶與靈活應用。③豐富教材的內容與形式。已參考國內外老年護理學領域新知識、新技術與新進展,補充、更新與拓展各章節內容,并與數字化建設、媒體資源相結合,使教材更具有趣味性、可讀性、延伸性,有助于滿足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需求。
老年護理學(第5版/高職護理/配增值) 目錄
**章 緒論 1**節 老年人與人口老齡化 1一、 老化的定義及特點 2二、 老年人的年齡劃分 2三、 人口老齡化 3第二節 老年護理學概論 8一、 老年護理學及其相關概念 8二、 老年護理學的范疇和特點 9三、 老年護理的目標與原則 9四、 老年護理的專業定位與職業價值 10五、 老年護理人員的素質要求 11第三節 老年護理的發展 11一、 國外老年護理的發展 12二、 我國老年護理的發展 13**章 緒論 1**節 老年人與人口老齡化 1一、 老化的定義及特點 2二、 老年人的年齡劃分 2三、 人口老齡化 3第二節 老年護理學概論 8一、 老年護理學及其相關概念 8二、 老年護理學的范疇和特點 9三、 老年護理的目標與原則 9四、 老年護理的專業定位與職業價值 10五、 老年護理人員的素質要求 11第三節 老年護理的發展 11一、 國外老年護理的發展 12二、 我國老年護理的發展 13第二章 老年人的健康保健與健康養老 16**節 概述 16一、 老年健康保健的原則 17二、 老年健康保健的重點人群 17三、 老年保健的策略和措施 18四、 老年保健的發展 19第二節 老年人中醫養生保健 22一、 中醫養生保健基本知識 22二、 中醫養生保健主要內容 24三、 中醫養生保健常用技術 27第三節 健康養老 32一、 社區居家養老模式 32二、 醫養結合養老模式 33三、 智慧養老模式 34四、 其他健康養老模式 34第三章 老年人綜合評估 37**節 概述 37一、 老年綜合評估概念及意義 37二、 老年綜合評估內容 38三、 老年綜合評估原則 38四、 老年綜合評估方法 38五、 老年綜合評估注意事項 39第二節 老年人身體健康評估 39一、 健康史評估 39二、 體格檢查 40三、 功能狀態評估 41四、 輔助檢查 42第三節 老年人精神與心理健康評估 43一、 認知狀態評估 43二、 情緒與情感評估 46三、 人格評估 47第四節 常見老年綜合征評估 49一、 跌倒的評估 49二、 壓力性損傷的評估 50三、 譫妄的評估 51四、 衰弱的評估 52五、 肌少癥的評估 53六、 慢性疼痛的評估 54七、 多重用藥的評估 56八、 睡眠障礙的評估 59九、 營養不良的評估 59第五節 老年人社會健康評估 62一、 角色評估 62二、 環境評估 63三、 文化評估 64四、 家庭評估 64第四章 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護理 67**節 皮膚清潔與衣著衛生 67一、 老年人的皮膚清潔 67二、 老年人的衣著衛生 68第二節 營養與膳食 68一、 老年人的營養需求 68二、 老年人的飲食保健原則 69三、 老年人的膳食指導 70第三節 休息與活動 71一、 老年人的休息 71二、 老年人的睡眠 71三、 老年人的活動 71第四節 交流與溝通 73一、 語言性溝通技巧 73二、 非語言性溝通技巧 74第五節 性需求與性生活衛生 75一、 影響老年人性生活的因素 75二、 健康指導 76第五章 老年人的安全用藥與護理 78**節 老年人用藥特點 78一、 老年人藥物代謝動力學特點 78二、 老年人藥物效應動力學特點 80三、 老年人常見藥物不良反應及特點 80第二節 老年人用藥原則 82一、 選藥原則 83二、 應用原則 83第三節 老年人安全用藥 84一、 評估老年人用藥情況 85二、 安全用藥指導 85第六章 老年人常見心理與精神護理 88**節 老年期常見心理問題 88一、 老年人心理變化的特點及影響因素 89二、 老年人常見心理問題與護理 89三、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維護與促進 91第二節 老年期常見精神障礙 93一、 老年期抑郁癥 93二、 認知癥 96第七章 老年綜合征與護理 101**節 概述 101一、 老年綜合征的概念及特點 102二、 老年綜合征的護理評估 102三、 老年綜合征的管理 103第二節 常見綜合征的護理 103一、 跌倒的護理 103二、 衰弱的護理 105三、 疼痛的護理 108四、 吞咽障礙的護理 110五、 視覺障礙的護理 113六、 聽覺障礙的護理 117七、 便秘的護理 120八、 尿失禁的護理 122九、 壓力性損傷的護理 125十、 睡眠障礙的護理 127第八章 老年人常見疾病與護理 131**節 老年人各系統的老化改變 131一、 運動系統 131二、 心血管系統 132三、 呼吸系統 132四、 消化系統 133五、 內分泌系統 133六、 泌尿系統 134七、 感官系統 135八、 神經系統 135第二節 常見疾病護理 136一、 老年肺炎 136二、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38三、 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140四、 老年高血壓 141五、 老年冠心病 143六、 老年糖尿病 147七、 老年骨質疏松癥 150八、 老年退行性骨關節病 153九、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 155十、 老年胃食管反流病 157十一、 老年腦血管疾病 160十二、 老年帕金森病 164十三、 老年性白內障 166十四、 老年性聾 168第九章 老年人的安寧療護 171**節 概述 171一、 安寧療護的概念 171二、 安寧療護起源與發展 172三、 影響我國老年安寧療護的因素 173四、 老年人安寧療護的意義 173第二節 老年人安寧療護技術 174一、 臨終常見身體癥狀與護理 174二、 老年人安寧療護心理干預技術 176第三節 老年人的死亡教育 178一、 瀕死及死亡的概念 178二、 死亡教育的內容 179第四節 老年喪親家屬的哀傷輔導 181一、 哀傷輔導的概述 181二、 哀傷反應與過程 182三、 哀傷輔導過程與技術 182四、 喪偶老年人的照護 182第五節 老年人死亡后照護技術 183一、 遺物處理原則及法律規范 183二、 遺體照護技術 184三、 終末消毒 185第十章 老年人被虐待問題與權益保障 187**節 老年人被虐待問題 187一、 虐待老年人的概念及形式 188二、 虐待老年人的原因、影響與理論研究 189三、 對老年人被虐待問題的預防及干預 191第二節 老年人的權益保障 192一、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的狀況 192二、 國外老年人權益保障的狀況 193附錄 195附錄一 Katz 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 195附錄二 Lawton 功能性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 196附錄三 簡易智力狀態檢查 197附錄四 蒙特利爾認知評估 199附錄五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200附錄六 狀態- 特質焦慮問卷 201附錄七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203附錄八 老年抑郁量表 204附錄九 抑郁自評量表 205附錄十 Morse 跌倒風險評估量表 206附錄十一 譫妄評定方法中文修訂版 207附錄十二 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 208附錄十三 APGAR 家庭功能評估表 209附錄十四 阿森斯失眠量表 210附錄十五 艾普沃斯嗜睡量表 211參考文獻 212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213
展開全部
老年護理學(第5版/高職護理/配增值) 作者簡介
高等學校護理學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四川省第三屆評議委員會委員,四川省衛生廳護理學學術與技術帶頭人;考試中心醫護英語水平考試特聘專家,中華護理學會院校教育委員會委員,人民衛生出版社和中國中醫藥出版社護理本科“十三五”規劃教材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人民衛生出版社高職護理區域教材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