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最后的遠握 茨維塔耶娃和帕斯捷爾納克書信全集(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6098879
- 條形碼:9787536098879 ; 978-7-5360-9887-9
- 裝幀:精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最后的遠握 茨維塔耶娃和帕斯捷爾納克書信全集(全2冊) 本書特色
1.兩位偉大詩人的思想交鋒,追求極致的精神高度,對人類抱著美好的理想和愿望。這是世界文壇史上的一段佳話,也是文學的神性之光。他們把在現實和創作中感受到的許多失望和痛苦,思考和探索都寫進了給彼此的書信之中。一個孤獨的靈魂,在另一個精神同類中得到了熱烈的共鳴。 2.他們互稱“初戀的初戀”“合法的妻子”,但是這場柏拉圖式的愛戀也有醋意和嫉妒;兩人由惺惺相惜的詩人同道,到天各一方的有情人,從情同手足的兄妹到相敬如賓的友人。書信集忠實地記錄了這一段歷史,是蘇聯詩歌史上的一段佳話(到后來里爾克的加入,更成為世界詩歌史上的傳奇)。他們感情之濃烈,濃得化不開,但兩人似乎都沒有從一而終的概念,都是多次戀愛,多次結婚,真是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3.書信難譯,兩位大詩人的書信則尤其難譯,因為他們兩人都是語言高手,都是隱喻大師,都在用復雜化的語言寫信,用詩一樣的文字寫信,翻譯他們的書信,往往就如同翻譯他們的詩作。兩位翻譯家非常認真細致、譯文曉暢,簡潔獨到又很好地保留了兩位詩人的詩性語言和流淌在作品中的熱烈的爛漫的極致的多重交織的復雜情誼。劉文飛教授寫了一個內容詳盡又極具學術價值的序言,介紹了兩位偉大詩人書信之外的真實面貌,肯定了二人在世界詩歌和文學史上的重要價值,為讀者提供了一個閱讀和理解兩位詩人個性和特殊情誼的全知視角。
最后的遠握 茨維塔耶娃和帕斯捷爾納克書信全集(全2冊) 內容簡介
俄國白銀時代文學中,帕斯捷爾納克和茨維塔耶娃是兩位*杰出的詩人,他們彼此也是柏拉圖式的戀人、摯友。本書共收有兩人留存世上的珍貴通信近200封,時間跨度為1922-1936年。這是一曲愛的羅曼司,一場情感的馬拉松。兩位詩人在保持通信的這段時間里經歷了重大的生活和人生變故,流亡海外,顛沛流離,生活窘迫,但是都沒有放棄詩歌創作。
這些書信,不僅記錄兩人當時生活,也記錄了他們對對方詩歌的評論。兩位詩人的通信,也構成了一場詩歌創作競賽,兩個孤獨的靈魂精神世界高度共鳴。這些書信在塵封多年之后,如今已經成為世界文壇的一份公共財富。這也是20世紀俄語詩歌史、文學史的珍貴文本。
最后的遠握 茨維塔耶娃和帕斯捷爾納克書信全集(全2冊) 作者簡介
瑪麗娜·伊萬諾夫娜·茨維塔耶娃(1892—1941)俄語詩人,生于莫斯科的書香門第,作為詩人成名甚早,18歲即出版詩集《黃昏紀念冊》,1922年起流亡歐洲,顛沛流離中不懈寫詩,1939年回國,1941年8月31日自縊于衛國戰爭期間的疏散地葉拉布加。茨維塔耶娃的詩歌既真誠細膩,又孤傲奔放,極富張力和感染力,布羅茨基稱茨維塔耶娃為“20世紀第一詩人”。代表詩集有《里程碑》《俄羅斯之后》等。 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俄語詩人,生于莫斯科的藝術家家庭,1922年因詩集《生活是我的姐妹》享譽詩壇,蘇聯時期被視為最重要詩人之一,195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卻因此在蘇聯國內遭受批判。帕斯捷爾納克的詩歌充滿意象,具有哲思,以抒情的密度和思想的深度見長。20世紀下半期,帕斯捷爾納克與阿赫瑪托娃并列,被視為“白銀時代最后的旗幟”。代表作有詩集《云霧中的雙子星座》《生活——我的姐妹》,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瑪麗娜·伊萬諾夫娜·茨維塔耶娃(1892—1941) 俄語詩人,生于莫斯科的書香門第,作為詩人成名甚早,18歲即出版詩集《黃昏紀念冊》,1922年起流亡歐洲,顛沛流離中不懈寫詩,1939年回國,1941年8月31日自縊于衛國戰爭期間的疏散地葉拉布加。茨維塔耶娃的詩歌既真誠細膩,又孤傲奔放,極富張力和感染力,布羅茨基稱茨維塔耶娃為“20世紀第一詩人”。代表詩集有《里程碑》《俄羅斯之后》等。 鮑里斯·列昂尼多維奇·帕斯捷爾納克(1890—1960) 俄語詩人,生于莫斯科的藝術家家庭,1922年因詩集《生活是我的姐妹》享譽詩壇,蘇聯時期被視為最重要詩人之一,1958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卻因此在蘇聯國內遭受批判。帕斯捷爾納克的詩歌充滿意象,具有哲思,以抒情的密度和思想的深度見長。20世紀下半期,帕斯捷爾納克與阿赫瑪托娃并列,被視為“白銀時代最后的旗幟”。代表作有詩集《云霧中的雙子星座》《生活——我的姐妹》,長篇小說《日瓦戈醫生》。 譯者介紹劉文飛,首都師范大學燕京講席教授,博導,人文社科學部主任,中國俄羅斯東歐中亞學會副會長,俄聯邦友誼勛章獲得者,入選中俄人文交流十大杰出人物,曾獲利哈喬夫院士獎、閱讀俄羅斯翻譯獎、十月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獎項,有《普希金詩選》《抒情詩的呼吸》《俄國文化史》《曼德施塔姆夫人回憶錄》《悲傷與理智》《俄國文學史》《茨維塔耶娃詩選》《帕斯捷爾納克的詩》《詩歌漂流瓶》《俄國文學的有機構成》《俄國文學演講錄》《讀與被讀》《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十個瞬間》等著譯作70余部。 陽知涵,四川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教師,首都師范大學在讀博士,多次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和譯文。曾參與編纂《俄羅斯漢學的基本方向及其問題》(2018,北京大學出版社),參與翻譯《俄羅斯當代戲劇集》(2018,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參與編寫《四川旅游俄語》(2019,四川大學出版社),參與翻譯《安娜·卡列尼娜的真實故事》(2023,上海譯文出版社)。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