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宋代農業地理 本書特色
宋代在中國古代史上以富庶著稱,農業是古代經濟的主要生產部門,本書即從農業生產及其地理分布的視角,觀察宋代社會經濟的基本特征及其發展演變的內在邏輯。 本書是北京大學韓茂莉教授的博士論文,也是歷史地理領域的經典學術著作,初版問世三十余年之后,全新校訂重版。
宋代農業地理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兩宋三百余年農業發展及其地理分布的整體討論,為北京大學教授韓茂莉的歷史地理學代表作。書中不僅宏觀地指出農業生產對于宋代國運與民生的重要意義,而且立足于宋代自然環境、社會因素所導致的區域差異,從人口、土地、農作物、水利、農業技術等方面,對宋代黃河中下游地區、東南地區、荊湖地區、川峽地區、嶺南地區五個區域的農業生產特征展開論述,重點探討了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與一年兩熟稻麥輪作制的關系。本書建構了“農業地理”的研究范式,資料扎實、立論嚴謹,展現了宋代各地農業綜合體的復雜性與差異性,對宋代農業在中國農業發展史上“承上啟下”的特征作了精準概括。本書有助于讀者通過“農業視角”去觀察兩宋時期的政治變遷與經濟發展,有著很高的學術參考價值。
宋代農業地理 目錄
第二章 國之疆土與民之本業
——宋代國土與農業資源稟賦
**節 宋代農業生產環境的地域差異
第二節 宋代人口、土地與農業生產的關系
第三章 民生與國運
——宋代農業地理的基本格局
**節 承上啟下的宋代農業技術
第二節 平原與山區、腹里與邊郡農業發展的不同步性
第四章 重建與發展
——宋代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農業生產與土地利用
**節 河南農業生產與區域差異
第二節 河北大量非農業用地的出現與沿邊塘泊的開發利用
第三節 河東汾河谷地與四周山區農業生產發展進程的差異
第四節 陜西關中農業生產與沿邊土地開墾
第五節 北宋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糧食調撥與農業生產發展水平
第五章 國之根本,東南望郡
——宋代東南地區的農業生產與土地利用特征
**節 淮南農業生產的興衰
……
宋代農業地理 作者簡介
韓茂莉,女,1955年4月出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歷史地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歷史農業地理與環境變遷。主持并完成1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先后出版《中國歷史農業地理》(上中下)、《宋代農業地理》《遼金農業地理》《草原與田園——遼金時期西遼河流域農牧業與環境》《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十里八村——近代山西鄉村社會地理》《大地中國》等學術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文史》《中國史研究》《考古學報》《考古》《近代史研究》《地理學報》《地理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2015年,《中國歷史農業地理》獲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8年《中國歷史地理》獲國家級精品課。2018年被北京市教委評為北京市師德模范。2019年《中國歷史地理》入選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21年《中國歷史地理》被教育部評為第一批國家一流課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