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浙東運河傳統產業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49560
- 條形碼:9787308249560 ; 978-7-308-24956-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浙東運河傳統產業 內容簡介
浙東運河,通江達海,好運天下。運河的灌溉、水利、航運之利成就了浙東魚米之鄉。本書重點研究和介紹:操舟若神—浙東自古以來的造船業興盛;青銅名揚—浙東青銅業的發展;陶瓷光輝—浙東陶瓷業的歷史;絲綢之美—浙東蠶桑業的發達;酒香悠悠—紹興黃酒遍行天下;石宕奇特—浙東采石技術與藝術;會幫商館—浙東運河商貿繁華的標志等七個方面內容。本書注重對當地地域文化、傳統技術與工藝的挖掘和介紹,融合浙東地區文旅與產品營銷,圖文并茂,通俗易懂。本書希望能夠較為全面地反映浙東運河地區的產業成就,并借此來證明浙東運河如何與其流經地區的發展呈現出重要的依存關系。此外,本書的案例分析,期待能有助于增加對其他運河與其所在地區的相互關系研究的理解。
浙東運河傳統產業 目錄
前言
**章 農業種植業
**節 史前至春秋戰國的農業萌發
一、原始農業的起步
二、吳越爭霸背景下的農業發展
三、戰國時期農業的發展
第二節 秦漢至魏晉南北朝農業種植的循序開發
一、秦漢大一統的農業開發
二、南北朝對峙的農業開發
第三節 唐宋經濟重心南移與農業發展
一、隋唐的農業發展與浙東運河經濟地位上升
二、吳越國的農業進步
三、國家經濟重心南移與農業興盛
四、元代農業的緩慢發展
第四節 明清時期的農業穩定
一、明代農業種植的恢復與發展
二、清前期外來作物的傳入與農業種植生產
三、殖民主義沖擊下的農業種植衰退
(一)棉花生產
(二)煙葉和罌粟生產
(三)竹木生產
(四)果蔬生產
小結
第二章 制茶業
**節 史前至唐代的茶葉生產與茶事活動
一、史前至漢代的原始茶葉及人工茶
二、六朝的茶葉種植及飲茶之風
三、唐代茶葉產業的形成
(一)茶葉的廣泛種植及茶戶、荼稅的出現
(二)茶葉的市場化及貿易網的形成
(三)茶具的精細化生產與茶事活動的多元化
第二節 宋元制茶業的演進與新變
一、茶葉產量的驟增和品類的繁多
二、制茶技術的革新和撮泡法的出現
三、榷茶山場的設置和海外貿易的拓展
第三節 明代至清中期制茶業的精細化發展
一、茶園的精細化管理和茶品的進一步豐富
二、炒青法的全面普及和珠茶制法的出現
三、國內外貿易的興盛和珠茶初入歐美市場
第四節 晚清至民國制茶業的現代轉型
一、平水茶在晚清民國外銷中的興衰起伏
二、生產、管理的科學化和茶葉合作社的組建
三、茶廠的出現和茶葉的機械化生產
小結
……
第三章 蠶桑絲織業
第四章 黃酒釀造業
第五章 漁業
第六章 造船業
第七章 青銅冶鑄業
第八章 陶瓷制造業
展開全部
浙東運河傳統產業 作者簡介
茹靜文, 浙江大學歷史學碩士,現工作于紹興市水利局。曾擔任《紹興水利志》副主編、《理水紹興》副主編及主筆。 陳志堅, 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浙江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浙江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唐史學會理事、杭州市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隋唐五代史、浙江地方史。著作有《唐代州郡制度研究》《杭州初史論稿》等。
書友推薦
- >
史學評論
- >
巴金-再思錄
- >
推拿
- >
煙與鏡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