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毀滅與新生:現代化比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44428
- 條形碼:9787100244428 ; 978-7-100-24442-8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毀滅與新生:現代化比較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基于中國本位的現代化反思帶有鮮明的特點:重視科技發展,現代科技的人文關懷,中國的科技進步與人文進步相結合,確立中華文明在現代世界的主體性。這本書共涉及三個重要方面:**,西方現代化的重要成果——經濟和科技的進步,制造了前所未有的財富和效率,但是也釀成了二十世紀巨大的戰爭悲劇,人類社會需要能夠平衡現代化的物質財富爆炸與文明秩序建設;第二,中國作為后發國家,在經濟、科技等物質層面上的現代化已經取得長足進步,但是在文化觀、政治觀、世界觀等方面仍缺乏獨特的現代性創造,需要更多工作;*后,理解現代化的源頭,需要回到歐洲歷史脈絡中,去考察那些關鍵的文明要素——啟蒙思想、法律、教育制度的誕生條件。
毀滅與新生:現代化比較研究 內容簡介
人類文明自15世紀至20世紀的五百年間,發生了一場劇變,從而徹底地改變了它過去兩三千年來的面貌,其結果就是所謂“現代世界”之誕生。這過程之整體,因而也就籠統地稱為“現代化”。本書即以現代化研究為核心,以不同文明的現代化蛻變之歷史考察與比較為主題,重點涉及中國和歐洲的比較,特別是五四運動和啟蒙運動的比較。作者在分析歷史時堅持以下觀念:首先,著重歷史事實本身的考察,而非依據某些預設理論框架或者統計數字來解釋歷史發展。其次,側重不同文明、國家之間的比較,試圖了解其現代化蛻變軌跡之異同。再次,近代化蛻變有相當普遍的斷裂性,亦即它在萌發之初是漸進、緩慢的,但至終則往往蛻變為猛烈的劇變。
毀滅與新生:現代化比較研究 目錄
毀滅與新生:現代化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
陳方正,物理學家,著名國際科技史家,香港中文大學榮譽院士、教授。美國哈佛大學物理學學士,布蘭迪斯大學物理學博士。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竺可楨科學史講席教授、中山大學物理系名譽教授。曾任香港中文大學秘書長、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科學史和現代化比較研究。出版有《繼承與叛逆──現代科學為何出現于西方》《現代世界的建構》等著作,以及論文集、散文集多種。參與創辦《二十一世紀》雙月刊并出版至今。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