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抗戰勝利后北平地區學生運動行為研究(1945-1949)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54452
- 條形碼:9787301354452 ; 978-7-301-3544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戰勝利后北平地區學生運動行為研究(1945-1949) 內容簡介
學生運動乃是中國近代史之重要特征,也是中國革命歷程中的重要內容,同時對歷史發展的慣性沖擊力相對較強。本書首次嘗試以學生集體行為的視角研究學生運動,強調以學生為研究對象,突出對具體的、實在的行動進行分析。本書討論了學生運動存在的多種面向,諸如運動主題、對象、口號、要求的變換,理性與非理性現象,暴力的使用及特點,參與者意愿的復雜性,以及運動中的“搭便車”情況等,展現了學生作為中國近代*活躍的群體之一,即使是學生運動發育的成熟階段,也仍然具有較強的不穩定性。
抗戰勝利后北平地區學生運動行為研究(1945-1949) 目錄
緒言
一、 時代、地位及其產生原因
二、 既有研究特點及問題
三、 目的、范圍和材料說明
**章新變動下之面向:民主、愛國及自身利益
一、 勝利之后的緊張
二、 民主精神的傳承
三、 甄審與反甄審
四、 民族主義情緒之宣泄
五、 在劇烈震蕩中徘徊
第二章發展的新契機:抗暴運動
一、 運動前的校園氛圍
二、 傳播、串聯與沖突
三、 抗暴示威游行
四、 后續發展之漲落
五、 貞操觀、民族主義及情緒
第三章成熟之標志:“五二○”運動
一、 紀念、請愿、抗爭、聲援之混聲
二、 反饑餓、反內戰運動高漲
三、 平息抑或再起
四、 學潮持續之矛盾現象
五、 組織、宣傳及策略之運用
第四章風暴潮:在苦悶與焦躁中前進
一、 法令與迫害的邊界
二、 四月風暴的沖擊
三、 學潮中之歷史紀念
四、 民族主義魅力的減退
五、 校園抗爭的運動化
第五章別樣學生運動行為:“七五”事件
一、 流亡及其困境應對
二、 導火索、抗議對象與行為特點
三、 不同目標的聲援
四、 善后中的分化、痞化及回歸校園
五、 別樣行為特征及學運終結
結語
一、 新政權下之發展趨向
二、 行為特征之歸納
三、 歷史慣性及其啟示
附錄:參考文獻要目
展開全部
抗戰勝利后北平地區學生運動行為研究(1945-1949) 作者簡介
劉一皋,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長期從事中國近代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的教學科研工作,側重于近代以來中國農村發展、城鄉關系變遷,以及變革社會中社會動員模式、基層權力結構和公眾行為方式的變動的研究。有《村莊內外》(合著)、《新中國成立前夕臨清事件之歷史真實與認識導向》、《“五四”運動中的學生群體行為分析》等論著發表。
書友推薦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