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批判的武器 羅莎·盧森堡與同時代思想者的論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873163
- 條形碼:9787559873163 ; 978-7-5598-731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批判的武器 羅莎·盧森堡與同時代思想者的論爭 本書特色
一開始,國際婦女節是定在3月5日,是為了紀念羅莎·盧森堡。在1919年遇害時,列寧曾悲痛地評價“她始終是一只鷹”。1871年3月5日,羅莎·盧森堡于巴黎公社爆發的同年出生于俄屬波蘭扎莫希奇一個猶太木材商人家庭。15歲中學畢業后直接參加了俄國和波蘭的地下組織,投身革命活動。27歲時她遷居柏林,到德國社會民主黨工作,展開反對伯恩施坦的批判。1910年,她就政黨罷工的方式問題與黨內正統派考茨基展開針鋒相對的論辯。1917年俄國革命的爆發,雖然激勵了盧森堡對世界革命的信心,但也激化了早在此之前她和列寧在有關黨的組織原則等相關問題上的分歧。為此,盧森堡堅持闡明馬克思有關無產階級專政等相關學說的意涵,并與列寧展開了激烈論戰。 這三次理論論爭在社會主義思想史上有重大意義,關于論爭具體內容和時代背景的分析收入《批判的武器:羅莎·盧森堡與同時代思想者的論爭》中,這些豐富而有價值的討論仍待后來者接續馬克思主義政治學的傳統,進行理論迭代和知識更新,對指導當下社會主義建設和實踐仍具有重要時代價值。
批判的武器 羅莎·盧森堡與同時代思想者的論爭 內容簡介
本書以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領袖人物羅莎·盧森堡為研究對象,深入剖析她積極參與的三場理論論爭及其對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發展的深遠影響。羅莎·盧森堡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杰出的思想家、理論家、革命家,被列寧譽為“革命之鷹”。三場論爭分別圍繞德國資本主義的新趨勢和社會民主黨的新任務、德國群眾罷工的領導權和儲備金問題、俄國實現革命的道路和策略問題,在社會主義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義。本書通過對比分析德國革命失敗和俄國革命成功的原因,關注所論及人物的思想與其面臨的形勢之間的關系,重新評價盧森堡的思想遺產及其理論價值。
批判的武器 羅莎·盧森堡與同時代思想者的論爭 目錄
批判的武器 羅莎·盧森堡與同時代思想者的論爭 作者簡介
馬嘉鴻,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國際政治專業學士,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專業博士,荷蘭皇家藝術與科學院國際社會史研究所(IISH)博士后出站,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講師。研究方向為社會主義思想史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在《哲學研究》《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讀書》《文化縱橫》等學術刊物發表中、英、德文論文二十余篇。
- >
我與地壇
- >
莉莉和章魚
- >
推拿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