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細胞生物學(第4版/八年制/配增值)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368445
- 條形碼:9787117368445 ; 978-7-117-36844-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細胞生物學(第4版/八年制/配增值) 本書特色
為全國高等學校八年制及“5 3”一體化臨床醫學專業第四輪規劃教材;承襲上一版的基本框架,對近年來細胞生物學領域“定論的觀點”進行了更新,也精簡了部分內容;從細胞生物學概論、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細胞的重要生命活動、細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干細胞與細胞工程五個方面介紹細胞生物學相關的知識,內容豐富實用,詳略得當,具有啟發性。
細胞生物學(第4版/八年制/配增值) 內容簡介
生物學是研究自然界生命體(或生物)生命現象及其規律的一門學科。當今生物學已經成為一門綜合性科學,即生命科學或生物科學。由于生命體的復雜性,所以科學家研究生物學的立足點也不同,可以從生物的不同類型出發,也可以從不同的結構功能角度、還可以根據不同的層次(系統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細胞生物學就是從細胞這個層次研究生命的一個學科。本書分為五篇:細胞生物學概論、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細胞的重要生命活動、細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干細胞與細胞工程來介紹細胞生物學方方面面的知識。細胞的研究將進一步揭示生命的基本特征并廣泛用于工業、農業、環境和醫學衛生等各領域。
細胞生物學(第4版/八年制/配增值) 目錄
**章 細胞生物學緒論 / 2
**節 細胞生物學概述 / 2
一、 細胞分為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 2
二、 細胞生物學是在細胞水平探索生命本質 / 3
第二節 細胞生物學的形成與發展 / 5
一、 細胞學說是細胞生物學形成的基礎 / 5
二、 多學科滲透促進了細胞生物學的形成與發展 / 6
三、 電子顯微鏡與分子生物學的結合實現了分子、結構、功能的統一 / 6
四、 系統理論進入細胞生物學學科領域 / 6
五、 單細胞生物學研究不斷發展 / 7
第三節 細胞生物學與醫學科學 / 7
一、 醫學上的許多問題需要用細胞生物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解決 / 7
二、 細胞生物學的研究促進了醫學科學的發展 / 8
第二章 細胞的概念和分子基礎 / 11
**節 細胞概述 / 11
一、 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 11
二、 原核細胞是由細胞膜包繞的“原核”生命體 / 12
三、 真核細胞的細胞質內含有多種細胞器 / 13
四、 非細胞生命形態——病毒 / 15
第二節 細胞的分子基礎 / 16
一、 生物小分子 / 16
二、 生物大分子 / 16
三、 核酸與蛋白質復合物 / 23
第三節 細胞的起源與進化 / 27
一、 原始細胞的形成 / 28
二、 原核細胞向真核細胞演化 / 29
三、 單細胞生物向多細胞生物進化 / 30
第三章 細胞生物學的研究策略及方法 / 32
**節 細胞生物學的研究策略 / 32
一、 細胞生物學研究的一般策略 / 32
二、 對細胞生物學研究中方法和技術的基本認識 / 33
第二節 顯微成像技術 / 33
一、 光學顯微鏡技術 / 34
二、 電子顯微鏡技術 / 35
第三節 細胞及亞細胞組分的分離技術 / 38
一、 細胞和細胞組分的分離 / 38
二、 蛋白質的分離與分析技術 / 42
三、 核酸的分離純化與分析技術 / 44
第四節 細胞培養技術 / 45
一、 細胞培養的條件 / 45
二、 細胞培養的方法 / 46
第五節 細胞化學和細胞內分子示蹤技術 / 47
一、 酶細胞化學技術 / 47
二、 免疫細胞化學技術 / 48
三、 原位雜交技術 / 48
四、 放射自顯影技術 / 50
五、 活細胞內分子示蹤 / 50
第六節 細胞功能基因組學技術 / 51
一、 基因表達的定量分析 / 51
二、 基因表達的調控研究技術 / 52
三、 蛋白與蛋白、蛋白與核酸間的相互作用 / 54
四、 蛋白質組學技術 / 57
五、 生物芯片 / 58
六、 模式動物個體水平的基因操作/ 59
第七節 單細胞測序技術 / 61
第二篇 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第四章 細胞膜與物質穿膜運輸 / 64
**節 細胞膜的化學組成與生物學特性 / 65
一、 細胞膜的化學組成 / 65
二、 細胞膜的生物學特性 / 72
三、 細胞膜的分子結構模型 / 76
第二節 小分子和離子的穿膜運輸 / 78
一、 物質簡單擴散 / 79
二、 膜運輸蛋白介導的穿膜運輸 / 79
第三節 大分子和顆粒物質的穿膜運輸 / 92
一、 胞吞作用 / 92
二、 胞吐作用 / 97
第四節 細胞表面特化結構 / 98
一、 微絨毛 / 98
二、 纖毛和鞭毛 / 98
三、 褶皺 / 99
第五節 細胞膜物質轉運異常與疾病 / 99
一、 胱氨酸尿癥 / 99
二、 糖尿病性白內障 / 100
三、 囊性纖維化 / 100
四、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 / 101
第五章 細胞內膜系統與囊泡轉運/ 103
**節 內質網 / 103
一、 內質網的化學組成 / 104
二、 內質網的形態結構 / 106
三、 內質網的功能 / 106
四、 內質網參與分泌蛋白、膜蛋白等的合成與轉運機制 / 111
第二節 高爾基復合體 / 115
一、 高爾基復合體的化學組成 / 115
二、 高爾基復合體的形態結構 / 116
三、 高爾基復合體的功能 / 118
第三節 溶酶體 / 120
一、 溶酶體的化學組成與形態結構/ 121
二、 溶酶體的類型 / 122
三、 溶酶體的形成與成熟過程 / 123
四、 溶酶體的生物學功能 / 123
第四節 過氧化物酶體 / 125
一、 過氧化物酶體的形態結構 / 125
二、 過氧化物酶體的組成成分 / 125
三、 過氧化物酶體的生理功能 / 126
四、 過氧化物酶體的起源 / 127
第五節 囊泡與囊泡轉運 / 127
一、 囊泡的類型與來源 / 127
二、 囊泡轉運過程 / 131
三、 外泌體的結構與功能 / 132
第六節 細胞內膜系統與醫學的關系 / 134
一、 內質網異常與病理改變 / 134
二、 高爾基復合體異常與病理改變/ 134
三、 溶酶體異常與人類疾病 / 135
四、 過氧化物酶體異常與疾病 / 136
第六章 線粒體與細胞的能量轉換/ 138
**節 線粒體的基本特征 / 138
一、 線粒體的化學組成 / 138
二、 線粒體的形態、數量及分布 / 138
三、 線粒體的結構 / 139
四、 線粒體的半自主性 / 140
五、 核編碼蛋白質向線粒體的轉運/ 143
六、 線粒體的起源 / 146
七、 線粒體的功能 / 147
第二節 細胞的能量轉換 / 147
一、 細胞呼吸 / 147
二、 糖酵解 / 148
三、 線粒體基質中的三羧酸循環 / 149
四、 氧化磷酸化耦聯與ATP 生成 / 149
第三節 線粒體與疾病 / 153
一、 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線粒體的變化 / 153
二、 線粒體異常導致的疾病 / 153
三、 多途徑、多手段治療線粒體病 / 154
第七章 細胞骨架與細胞運動 / 156
**節 微管 / 156
一、 微管的形態結構和化學組成 / 157
二、 微管結合蛋白 / 158
三、 微管的裝配 / 158
四、 微管的功能 / 161
五、 微管組成的特殊結構 / 163
第二節 微絲 / 164
一、 微絲的形態結構和化學組成 / 164
二、 微絲結合蛋白及其功能 / 165
三、 微絲的裝配 / 167
四、 微絲的功能 / 169
第三節 中間絲 / 172
一、 中間絲的類型和結構 / 173
二、 中間絲的裝配 / 174
三、 中間絲的功能 / 175
第四節 細胞運動 / 176
一、 細胞運動的類型 / 176
二、 細胞運動的調節 / 178
第五節 細胞骨架與疾病 / 179
一、 細胞骨架與腫瘤 / 179
二、 細胞骨架與神經系統疾病 / 179
三、 細胞骨架與遺傳病 / 180
第八章 細胞核與遺傳物質的儲存/ 182
**節 核膜 / 183
一、 核膜的化學組成 / 183
二、 核膜的結構 / 184
三、 核膜的功能 / 185
第二節 染色質與染色體 / 187
一、 染色質的組成成分 / 188
二、 染色質的種類 / 189
三、 染色質經組裝形成染色體 / 190
四、 染色體的形態結構 / 192
五、 核型與帶型 / 194
第三節 核仁 / 195
一、 核仁的主要成分 / 195
二、 核仁的結構 / 195
三、 核仁的功能 / 196
四、 核仁周期 / 198
第四節 核纖層與核基質 / 198
一、 核纖層 / 198
二、 核基質 / 200
第五節 細胞核的功能 / 201
一、 遺傳信息的儲存和復制 / 202
二、 遺傳信息的轉錄 / 204
第六節 細胞核與疾病 / 204
一、 遺傳物質異常與遺傳病 / 204
二、 核 - 質轉運異常與疾病 / 205
三、 細胞核異常與衰老 / 205
四、 細胞核異常與腫瘤 / 205
第九章 細胞內遺傳信息的表達及其調控 / 207
**節 基因的結構 / 207
一、 基因是具有特定遺傳信息的DNA 分子片段 / 207
二、 細胞內遺傳信息流動遵循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 / 208
第二節 基因轉錄和轉錄后加工 / 209
一、 轉錄過程需要諸多因素參與 / 209
二、 基因轉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酶控過程 / 210
三、 初級轉錄物經過轉錄后加工具有活性 / 212
第三節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 / 214
一、 翻譯是在mRNA 指導下的蛋白質合成過程 / 215
二、 蛋白質合成過程包括五個階段/ 217
三、 肽鏈合成后進行加工和輸送 / 220
第四節 基因表達信息的調控及應用 / 222
一、 基因表達受嚴密而精確的調控/ 222
二、 基因表達在轉錄水平受到調控/ 223
三、 基因表達在翻譯水平受到調控/ 226
四、 其他幾種重要的調控機制 / 227
五、 基因信息表達調控在醫學應用中的重要意義 / 227
第三篇 細胞的重要生命活動
第十章 細胞周期與細胞分裂 / 232
**節 細胞周期及其進程 / 232
一、 細胞周期的進程 / 232
二、 細胞周期各時期的主要變化 / 234
第二節 細胞分裂 / 235
一、 有絲分裂 / 235
二、 減數分裂 / 242
三、 無絲分裂 / 245
第三節 細胞周期的調控 / 246
一、 細胞周期蛋白與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構成細胞周期調控系統的核心 / 246
二、 細胞周期檢查點監控細胞周期的活動 / 252
三、 多種因子與細胞周期調控相關/ 253
四、 細胞周期調控的遺傳基礎涉及多種編碼調節蛋白和酶的基因 / 254
五、 減數分裂的細胞周期調控有其自身特點 / 255
第四節 細胞周期與醫學的關系 / 255
一、 細胞周期與組織再生 / 255
二、 細胞周期異常與腫瘤發生 / 256
第十一章 細胞分化 / 258
**節 細胞分化的基本概念 / 258
一、 多細胞生物個體發育過程與細胞分化的潛能 / 258
二、 細胞決定與細胞分化 / 260
三、 細胞分化的可塑性 / 262
四、 細胞分化的時空性 / 263
五、 細胞分裂與細胞分化 / 263
第二節 細胞分化的分子基礎 / 264
一、 細胞分化的基因組活動模式 / 264
二、 胞質中的細胞分化決定因子與傳遞方式 / 265
三、 基因選擇性表達的轉錄水平調控 / 267
四、 非編碼RNA 在細胞分化中的作用 / 276
第三節 細胞分化的影響因素 / 278
一、 細胞間相互作用對細胞分化的影響 / 278
二、 激素對細胞分化的調節 / 282
三、 環境因素對細胞分化的影響 / 283
第四節 細胞分化與疾病 / 283
一、 細胞分化與腫瘤 / 283
二、 分化異常相關性疾病 / 285
三、 細胞分化與再生醫學 / 286
第十二章 細胞衰老與細胞死亡 / 290
**節 細胞衰老 / 290
一、 細胞衰老與機體衰老是有一定聯系的兩個概念 / 290
二、 二倍體細胞在體外的增殖能力和壽命是有限的 / 291
三、 體內條件下細胞衰老及其增殖能力與分化程度有關 / 292
四、 細胞衰老*終反映在細胞形態結構和代謝功能的改變 / 293
五、 細胞衰老機制涉及內在和外在的多種因素 / 294
六、 細胞衰老會引起器官老化和老年性疾病 / 298
第二節 細胞死亡 / 299
一、 內源性 / 外源性細胞凋亡 / 299
二、 自噬依賴性細胞死亡 / 307
三、 其他調節性細胞死亡方式 / 309
第四篇 細胞與環境的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 細胞連接與細胞黏附 / 314
**節 細胞連接 / 314
一、 封閉連接 / 315
二、 錨定連接 / 317
三、 通訊連接 / 319
第二節 細胞黏附 / 321
一、 鈣黏著蛋白家族 / 322
二、 選擇素 / 324
三、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 325
四、 整聯蛋白家族 / 327
第三節 細胞連接與疾病 / 329
一、 細胞連接與神經系統疾病 / 330
二、 細胞連接與心臟相關疾病 / 330
第十四章 細胞外基質及其與細胞的相互作用 / 332
**節 細胞外基質的主要組分 / 333
一、 氨基聚糖與蛋白聚糖 / 333
二、 膠原與彈性蛋白 / 335
三、 非膠原糖蛋白 / 338
第二節 基膜 / 340
一、 基膜的組成成分 / 340
二、 基膜的生物學功能 / 341
第三節 細胞外基質與細胞的相互作用 / 341
一、 細胞外基質對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 / 342
二、 細胞對細胞外基質的影響 / 343
三、 細胞外基質與疾病的關系 / 344
第十五章 細胞信號轉導 / 347
**節 信號轉導過程中的關鍵分子 / 347
一、 配體 / 347
二、 受體 / 349
三、 分子開關 / 349
四、 銜接體蛋白 / 351
五、 第二信使 / 351
第二節 G 蛋白偶聯受體介導的信號通路 / 352
一、 G 蛋白偶聯受體激活或抑制腺苷酸環化酶 / 352
二、 G 蛋白偶聯受體激活離子通道 / 354
三、 G 蛋白偶聯受體激活磷脂酶C / 355
第三節 酶聯受體介導的信號通路 / 356
一、 受體酪氨酸激酶信號通路 / 357
二、 細胞因子受體信號通路 / 358
三、 TGF-β信號通路 / 359
第四節 其他細胞信號通路 / 360
一、 蛋白水解相關的信號通路 / 360
二、 細胞內受體介導的信號通路 / 364
第五節 細胞信號通路的調控 / 365
一、 細胞信號通路的共同特點 / 365
二、 信號通路網絡的整合 / 366
三、 細胞對外界信號的適應 / 366
第六節 信號轉導與疾病 / 368
一、 信號轉導與疾病發生 / 368
二、 信號轉導與疾病治療 / 368
第五篇 干細胞與細胞工程
第十六章 干細胞與組織的維持和再生 / 372
**節 干細胞生物學 / 373
一、 干細胞是具有自我更新與分化潛能的未分化或低分化細胞 / 373
二、 干細胞具有區別于其他類型細胞的重要生物學特征 / 374
三、 干細胞的分類 / 374
四、 干細胞的來源和組織類型不同決定其獨特的生物學特征 / 375
五、 組織干細胞具有分化的可塑性/ 376
六、 干細胞的來源、定位和功能 / 377
七、 干細胞微環境是干細胞維持自我更新和分化潛能的重要條件 / 378
八、 干細胞生物學研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380
第二節 胚胎干細胞、組織干細胞和生殖干細胞 / 380
一、 胚胎干細胞具有“無限”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 / 380
二、 組織干細胞的分化受到精密而復雜的調控 / 381
三、 生殖干細胞維持了生物種代間的延續性 / 388
第三節 干細胞“干性”的調控機制/ 389
一、 細胞外信號分子通過調控細胞內一些重要轉錄因子來維持干細胞“干性” / 389
二、 干細胞“干性”維持有賴于細胞內復雜的協同反饋調控網絡 / 391
三、 細胞外信號分子參與調控干細胞的自我更新與分化潛能 / 391
四、 表觀遺傳修飾參與調控干細胞的正常分化與發育 / 394
五、 干細胞分泌的外泌體 / 395
第四節 干細胞與疾病的關系 / 395
一、 傳統的腫瘤發生假說不能圓滿解釋腫瘤的發生機制 / 395
二、 腫瘤干細胞假說為腫瘤發生機制的認識提供了新的思路 / 396
三、 干細胞的衰老與老年疾病、退行性疾病的發生相關 / 399
第五節 細胞重編程及誘導多能干細胞 / 399
一、 體細胞重編程為干細胞和再生醫學的研究開辟了全新的領域 / 399
二、 細胞重編程的新技術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 / 400
第十七章 細胞工程 / 404
**節 細胞工程概述 / 404
第二節 動物細胞工程涉及的主要技術 / 405
一、 細胞核移植是獲得各種克隆動物的關鍵技術 / 405
二、 染色體工程是定向改造細胞表型的基本技術 / 408
三、 細胞重編程技術可將一種類型細胞轉變為另一種類型 / 409
第三節 動物細胞工程的應用 / 409
一、 利用細胞工程生產不同需求的蛋白質 / 409
二、 基因工程動物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 410
三、 組織工程通過生物和工程學手段在體外構建組織和器官 / 411
四、 細胞治療是植入正常細胞以替代病變細胞的治療方法 / 412
第四節 類器官及其應用 / 413
一、 根據類器官來源可以將其分為三類 / 413
二、 類器官在研究中和臨床上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 414
推薦閱讀 / 417
中英文名詞對照索引 / 418
細胞生物學(第4版/八年制/配增值) 作者簡介
中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委員會委員;湖南省病媒生物防制專家委員會副會長;中華醫學教育學會生物學組委員;中南大學教學名師;精品課程《細胞生物學》負責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