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歐陽修日常生活與文學創作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734200
- 條形碼:9787522734200 ; 978-7-5227-3420-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歐陽修日常生活與文學創作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全新視角日常生活為切入點,以歐陽修日常生活與文學創作為主要研究對象,致力挖掘二者相依共生關系,梳理出歐公興趣愛好、自我命名、身體狀況、物質基礎、家庭生活等方面與文學創作之間的紛繁關系,給宋代文學研究提供新型示范。
歐陽修日常生活與文學創作研究 目錄
緒論
一 研究對象的選擇及研究定位
二 研究史的回顧和學術空間的開拓
三 基本思路與研究方法
四 目標制訂與論述要點
上編
**章 “六一”:歐陽修日常生活的意義追尋
**節 藏書:“至哉天下樂,終日在幾案”
第二節 集古:“足吾所好,玩而老焉”
第三節 撫琴:節性自適與真趣欣賞
一 知音與真趣
二 琴道觀:節性到自適
三 琴與文的互相生發
第四節 弈棋:寓物于心與無欲于物
一 日常弈棋活動
二 棋道觀:寓心與無欲
第五節 飲酒:韜晦彌跡與情趣表達
第六節 六一居士:政治家一醉翁一居士
一 仕與隱:從政治家到“居士”
二 一與多:從醉翁到六一居士
三 “老于五物”:歐陽修退居前后的生活情狀
第二章 醉翁:詩文中的自我形象建構
**節 日常酒事
第二節 酒之功效與理性精神
一 澆愁之具與心靈慰藉
二 友情見證與身份認同
三 日常生活的情趣象征
四 飲酒之理性精神
第三節 酒意象的詩文呈現
一 歐詩中的酒意象
二 歐文中的酒意象
三 余論
第四節 酒與醉翁形象建構
第三章 《集古錄》:日常愛好的學術化及文學意義
**節 有力之強:集古的物質基礎
一 集古動因:少孤經歷和物質匱乏
二 慶歷五年:大規模正式集古
三 物力人力:宦游經歷及時代宗主的影響力
四 諱言“有力”與收藏的焦慮
第二節 集古活動與跋尾撰寫
一 集古歷程
二 集古緣由
三 跋尾撰寫
第三節 《集古錄跋尾》之文學內涵
一 文體的復古與變新
二 文辭的尚真與求工
三 跋文呈現的“六一風神”
第四章 家庭人倫生活及其文學意蘊
**節 為子:傳家使命下的遺孤心態
一 “有待”情結與傳家使命感
二 “居喪犯禮”與母教的深廣影響
第二節 為夫:歐陽修婚姻生活的考察——以悼亡詩寄內詩為中心
一 “情似安仁久悼亡”
二 “我醉子鳴瑟”:寄內詩的抒情突破
第三節 為父:終身之悲與教子的寬簡原則
第五章 身體疾病:生命底色的文學書寫
**節 歐陽修身體狀況及疾病考索
一 目疾
二 足疾
三 風眩
四 關節疾病
五 齒疾
六 淋渴
第二節 衰病書寫的具體方式
一 淡化名稱、粗筆勾勒
二 反差對立意象的運用
三 自嘲筆調與卑陋物象
第三節 衰病書寫的內涵意蘊
一 “孤懷念時節,朽質驚衰病”:對時節流轉的敏感焦慮
二 “多難我今先白發”:宦途浮沉與人生喟嘆
三 “顧我宜為白發翁”:對生命歷程的深沉體悟和接納
四 “白發戴花君莫笑”:不以己悲與樂的踐行
第四節 衰病書寫的文學史意義
一 歐詩:題材及敘寫方式的日常生活化
二 歐詞:抒情主體的轉變與格局漸開
下編
第六章 日常生活視域下的歐詩創作
**節 “搜索萬象窺溟漠”:日常生活題材的擴大
一 日常題材的擴大
二 創作態度的積極引領
三 創作思路的開闊與技巧拓展
第二節 生活細節的規避與生活真實的變形
一 規避瑣細日常題材
二 生活細節的變形虛構
第三節 “作詩聊謔為坐娛”:出人雅俗的戲謔特色
一 理論層面的肯定
二 創作階段特征及戲謔對象的選擇
三 戲謔方式:文化價值的降格
四 戲謔背后的理性與觀念表達
第四節 物質生活與詩歌風貌
一 “貪祿養親”及影響
二 中年“廩給豐羨”與詩歌“廊廟富貴氣”
第七章 日常宴飲生活與歐詞創作
**節 創作情境:日常宴飲生活與歐詞開拓
一 西都歡縱:歐詞賞玩特色及艷詞風波
二 思潁情結與《采桑子》山水詞的開拓
三 京師家宴與詞中宦途感慨
第二節 人生何處似尊前:酒詞之內蘊解讀
一 酒意象的類型及其意蘊
二 組合方式及運用特征:把酒花前
三 酒意象的風格呈現
第八章 日常生活視域下的歐文創作
**節 物質生活與歐文創作
一 物質困窘與結緣韓集
二 年少早衰與“感慨系之”的心理背景
第二節 日常交游與歐文創作
一 從“本職”到“老業”:墓志碑銘撰寫心態的復雜面向
二 哀祭文:交誼之私與悲悼之情的抒寫新變
三 記體文之騰挪開拓
第九章 筆記與詩話:日常化的個人撰述及文學融會
**節 《歸田錄》:轉向日常的個人化撰述
一 創作背景及“刪削說”再檢討
二 轉向日常的個人化撰述
第二節 《六一詩話》:日常文學感受的重塑與歐梅詩學觀的錯位
一 從史源看《
展開全部
歐陽修日常生活與文學創作研究 作者簡介
孫宗英,安徽蕭縣人。寧波大學講師,文學博士。研究方向為宋代文學。發表《論歐陽修的物質生活與文學創作》《釋“六一”:歐陽修日常生活的心態轉向及歷史考察》等論文十數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一項,浙江省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一項。
書友推薦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莉莉和章魚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