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大傳(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66514
- 條形碼:9787101166514 ; 978-7-101-16651-4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曾國藩大傳(全二冊) 本書特色
1. 一本書讀懂晚清重臣曾國藩的奮斗人生與處世之道。書中曾國藩簡譜、曾國藩重要社會關系人物小傳等,有助于全面展現一個更為豐富、立體、真實的曾國藩。
2. 著名清史專家撰寫,史料功底扎實,文字敘述簡練。本書文風輕松耐讀,精彩程度不是小說卻勝小說,令人愛不釋手。
3. 曾國藩的人生經歷、精神追求與處世哲學,都能給人以啟示。他克己自律,面對困難咬牙勵志,敢于赤地立新,從一介書生逆襲成為國家棟梁。他
4. 這部傳記不僅是對一位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動刻畫,更是對普通人如何通過努力奮斗實現自我升級的深刻啟示。5.本書原版豆瓣評分9.2分,冠絕各類曾國藩傳記。
曾國藩大傳(全二冊) 內容簡介
曾國藩出身平凡,沒有顯赫家世,卻憑借不懈奮斗,從一介書生成長為國之棟梁。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從布衣到直隸總督、兩江總督、武英殿大學士,*終成為晚清中興名臣。他是如何面對困難、咬牙立志,是如何在動蕩的時局中赤地立新、運籌帷幄,又是如何在功成名就之時保持清醒、全身而退?
著名清史專家林乾、遲云飛研究曾國藩二十余年,積累深厚,本書基于扎實的史料,以簡練而生動的文字,再現了晚清名臣曾國藩起伏跌宕、逆風飛揚的一生;不僅詳述了曾國藩的成長軌跡、復雜的社會關系,而且深入解讀了他的精神世界與成功秘訣。
本書文風輕松耐讀,精彩程度雖非小說卻勝似小說,令人愛不釋手。這部傳記不僅是對一位重要歷史人物的生動刻畫,更是對普通人如何通過努力奮斗實現自我升級的深刻啟示。
曾國藩大傳(全二冊) 目錄
**章 業農世家
一 但以箕裘承祖澤
二 孝聞鄉里的父親
三 性格剛毅的母親
四 曾門家法的傳人
第二章 躋身士林
一 惟楚有才
二 陶澍與湖南經世派的崛起
三 早年兩知己
四 曾門**個進士
第三章 銳意功名
一 圣賢英雄皆可為
二 砥礪人生的師友
三 改易品性的艱難歷程
四 得不到“炭敬”的窮翰林
五 理學之外的經世學問
第四章 走向高官
一 三十七歲的高官
二 關注巨變,厭惡官場
三 高位不失書生本色
四 署理部務,每日“自課八事”
五 陳民間疾苦,指皇帝缺失
第五章 團練大臣
一 不忍坐視桑梓之痛
二 別開生面,赤地立新
三 取法“戚家軍”
四 精神訓練與思想灌輸
第六章 屢遭坎坷
一 越俎代庖,不避嫌怨
二 群疑眾謗,移師衡州
三 籌辦水師,意在長江
四 營壘內部的矛盾
五 潛龍在淵,四拒旨令
第七章 初試鋒芒
一 傳檄出師,“勝過百萬兵”
二 出師不利,首次自殺
三 咬牙立志,整軍妙高峰
四 左、胡相助,“引用一班正人”
五 攻取武漢,有功不賞
六 言詞激烈,重劾崇綸
七 調和諸將,胡林翼撫鄂
八 “東南大局,似有轉機”
第八章 困頓江西
一 兵敗湖口,再次自殺
二 惶惶終日,塔齊布之死
三 “聞春風之怒號,寸心欲碎”
四 仰食他人,艱難經營
五 同年反目,參奏陳啟邁
六 羅澤南援鄂
七 羅澤南之死
八 蓄勢待機,曾家軍入贛
第九章 一生三變
一 “家門有大故,游子心不安”
二 委曲心事,委軍守制
三 反躬自省,全無是處
四 身在純廬,心系軍旅
五 軍需報銷,為部費發愁
六 追思先人,改葬父母
七 朝野奏起,重返軍營
第十章 歷盡艱辛
一 援浙援閩,均未成行
二 三河慘敗,精銳盡失
三 磨礪人才,李鴻章 入幕
四 不去四川當“作客”
五 兵分四路,“辦竊號之賊”
六 初戰太湖,進圍安慶
七 署理江督,“天意豈有轉乎”
第十一章 運籌帷幄
一 欽差大臣走穩著
二 總督立規矩,政事新氣象
三 曾國藩大開口,左宗棠出山
四 身困祁門,進退維谷
五 應否“勤王”,左右為難
第十二章 攻取安慶
一 轉旋之機,取勢千里之外
二 大戰敗英王
三 人琴并亡,為胡林翼請功
四 關注朝局,“虛望太隆”
第十三章 天京城下
一 謀取江浙,別立淮軍
二 “中華之難,中華當之”
三 態度強硬,解散“阿思本艦隊”
四 曾國荃孤軍逼金陵
五 驚心動魄的四十六天
第十四章 覆滅“天朝”
一 緊縮包圍圈,圍死金陵城
二 凄風腥雨秦淮河
三 殺李秀成之謎
四 部屬“勸進”,撲朔迷離
第十五章 功高自警
一 亂世功名,尤為難處
二 推權讓利,老莊學說*好
三 韜光養晦,留淮裁湘
四 曾、左齟齬,留百年謎題
五 “重整河山”,勉力為之
第十六章 剿捻失敗
一 僧王戰死,奉旨平捻
二 萬難迅速出征
三 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寇”
四 降伏悍將,約法三章
五 防河不成,師老無功
六 疑謗叢集,求退圖保全
七 位高權重,難以息肩
第十七章 倡辦洋務
一 近逼臥榻,數千年未有之變局
二 師夷長技以制夷
三 設廠制造,“為中國自強之本”
四 中國**批公派留學生
五 開歷史先河與不可克服的矛盾
第十八章 總督直隸
一 晉見慈禧,位列漢大臣之首
二 改造綠營,興辦練軍
三 清理積案,整肅吏治
四 興修水利,防杜河患
第十九章 辦理教案
一 天津教案,震動朝野
二 不吝一死,再立遺囑
三 左右為難,委曲求全
四 謗議叢積,眾矢之的
五 曾國藩的外交方針
六 悵惘無限,三任江督
第二十章 不計毀譽
一 審定“刺馬奇案”
二 整軍經武,致力自強
三 “日夜望死,憂見宗社之隕”
四 痛自刻責,期待“三不朽”
五 長逝金陵,生榮死亦哀
第二十一章 是非成敗蓋棺不定論
一 兵為將有,外重內輕
二 滿漢力量對比的變化
三 湖湘文化之傳承
四 青年毛澤東:“獨服曾文正”
五 對曾國藩的評價
附錄一 曾國藩十代世系表
附錄二 曾國藩簡譜
附錄三 曾國藩主要社會關系人物小傳
附錄四 本書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曾國藩大傳(全二冊) 作者簡介
林乾: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典志組專家。著有《傳統中國的權與法》《康熙懲抑朋黨與清代極權政治》《治官與治民:清代律例法研究》《言官與康乾政治》《雍正十三年》等。
遲云飛: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清末新政改革、民國初年政治變革。著有《清末預備立憲研究》《宋教仁與中國民主憲政》《宋教仁思想研究》《艱難轉型:人物與近代中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