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負重的文學(紀念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7080176
- 條形碼:9787227080176 ; 978-7-227-08017-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負重的文學(紀念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文藝理論、評論集。內容包括對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重新認識、孫犁新時期散文創作散論、小說創作的另一種可能、漫說寧夏青年作家的創作等相關文章,以及對金庸、韋君宜、遲子建、戈悟覺、查舜、陳繼明、石舒清、季棟梁、金甌等小說家的專論,是對20世紀90年代國內文學尤其是寧夏文學的深情回眸和透辟分析,展現了彼時的文學概貌,體現出論者獨到的眼光和深厚的理論水平。
負重的文學(紀念版) 目錄
對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重新認識
老年人的文體——孫犁新時期散文創作散論之一
小說家的散文——孫犁新時期散文創作散論之二
回歸傳統的吟唱——孫犁新時期散文創作散論之三
覺醒與成長:近20年中國文學的簡單回顧
1995年以來的文學發展狀況考察
迷亂的星空——論70后作家的創作生成背景及其缺陷
化與西部文學創作
關于中國當代文學教學與研究的若干思考
20世紀中國文學的兩個側面:改造靈魂與眼含淚水
小說創作的另一種可能性
花開花落幾春秋——近年文壇風景一瞥
中國文學的深秋顏色
親近魯迅——為紀念魯迅誕辰120周年而作
金色的金庸
書生心痛有誰知——讀韋君宜的《思痛錄》
溫情蕩漾的敘事——遲子建小說《清水洗塵》賞讀
《朔方》的未來與希望
——1993—1994年度《朔方》青年作家小說漫評
沉潛與積聚——1995年度《朔方》中短篇小說漫評
橫看成嶺側成峰——1996年度《朔方》小說漫評
困境與突圍——漫說寧夏青年作家的創作
塞上代有才人出——新時期寧夏回族作家點評
秋色醉人果滿枝
——《民族文學·慶祝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40周年專號》讀后
巨大的翅膀與可能的高度
——寧夏第五次文學藝術作品評獎獲獎小說簡評
亂花漸欲迷人眼——簡論20世紀90年代以來寧夏的文學創作
偏遠地區的文學力量
在理想與現實之間
——從女主人公形象的塑造看戈悟覺對作品主題的開掘
普通人心靈美的追求者——戈悟覺作品討論會側記
負重的文學:承諾與憂患——序余光慧作品集《創造平等》
黃河岸邊的哀婉青春——序查舜長篇小說《青春 版》
青春之河,為誰奔流?——升玄長篇小說《徒步穿梭》序言
依舊動人的鄉土故事——讀查舜中篇小說《風流云散》
風正一帆懸——略說陳繼明和他的小說創作
人生困境的發現者——陳繼明小說閱讀札記
苦土上的歲月與人生——石舒清小說創作論
有味道的小說——石舒清小說閱讀札記
石舒清的意義
寫實的魅力——讀季棟梁小說三篇
別一種敘事方式——讀金甌的三篇小說
《渦漩》和《一朝縣令》的得與失
“尋找”的意義——讀漠月小說《白狐》
讓憂患的目光穿透現實
——長篇報告文學《跟蹤何陽案件》讀后
青春期的歌謠——馬青長篇紀實文學《插隊的故事》讀后
讓生命構筑的歷史永生
——報告文學集《浙江人在寧夏》讀后
荒原背影與往事歌謠
——田國斌攝影作品集《走進荒原》簡評
“寧軍”紅旗待長風
沖出城堡的可能
寧夏的孤獨
寧夏有天下人——漫說寧夏的移民文化
后記
再版后記
展開全部
負重的文學(紀念版) 作者簡介
郎偉,浙江杭州人。199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文學碩士,F任寧夏大學副校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寧夏大學“西北民族地區語言文學與文獻”博士學位點負責人。已出版學術專著7部,曾多次獲得 和省級文學獎。2015年獲寧夏首屆“塞上名師”稱號。
書友推薦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