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窮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768158
- 條形碼:9787532768158 ; 978-7-5327-6815-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窮忙 內容簡介
這是被人們遺忘了的美國。洗車工無車可開,銀行職員的戶頭只有2.02美元,醫學教科書女編輯十年的收入,也趕不上一個牙醫。這本書講述的就是他們其中一些人的故事:他們的家人,他們夢想,他們的失敗。而比他們更失敗的,是他們的國家。盡管美國的富裕程度前所未有,盡管美國宣揚“勞動致富”的信條,低收入人群的問題卻令這一切飽受質疑。對于書中寫到的大部分人來說,憤怒是一種奢侈。他們苦苦掙扎,筋疲力盡,找不到出路。他們的工資沒有改善他們的生活,讓他們脫離貧困,相反,他們為生活所累。人們常常用“窮忙族”來形容他們,而這個詞本身就是個矛盾。在美國,辛勤工作的人不應該是窮人。美國的經濟起起落落,*新的統計數據顯示,貧困人口的生活除了更顯艱辛之外,基本沒有改變。*富有的和*貧窮的家庭之間的資產凈值差異加大,形成兩極分化的局面。富人學區與其他學區的資源差距進一步擴大。因哮喘缺課的孩子更多了,享受不到醫療保險的人更多了,忍饑挨餓的人更多了,遭受牢獄之災的人更多了,做底層工作的非法移民更多了。美國人普遍不了解貧困的成因,因此也不清楚該如何解決貧困問題。他們信仰美國夢,認為即使是出身*貧寒的人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但是,這也讓人們找到了責備窮人的借口: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工資低是工人本身的錯,因為工資低不過就是說明他的勞動價值低。在美國的大環境中,貧窮總是帶有原罪的氣息。的確,在一個富有的國家當一個窮人,要比在一個貧困的國度當一個窮人,難熬得多。
窮忙 目錄
窮忙 作者簡介
大衛?希普勒(David K. Shipler)自1966年至1988年于《紐約時報》任職。他曾在紐約、西貢、莫斯科和耶路撒冷從事新聞報道工作,后擔任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首席外交記者。此外,他也為《紐約客》、《華盛頓郵報》和《洛杉磯時報》撰寫文章。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