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唐詩應(yīng)該這樣讀(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張靜整理

包郵 唐詩應(yīng)該這樣讀(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張靜整理

出版社:中華書局出版時間:2024-10-01
所屬叢書: 迦陵書系(典藏版)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92
本類榜單:文學(xué)銷量榜
中 圖 價:¥34.6(7.2折) 定價  ¥4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唐詩應(yīng)該這樣讀(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張靜整理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1167726
  • 條形碼:9787101167726 ; 978-7-101-16772-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詩應(yīng)該這樣讀(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張靜整理 本書特色

○本書為古典文學(xué)研究專家葉嘉瑩先生為中學(xué)生量身定制的名家講堂,帶領(lǐng)中學(xué)生感悟唐詩的魅力。
○內(nèi)容由淺入深,通過對比唐代不同詩人的生平、詩歌作品、詩歌風(fēng)格,加深中學(xué)生對唐代詩人、詩作、詩風(fēng)的理解和感知。
○全書還將詩歌的知識、品讀唐詩的方法娓娓道來;文后配有拓展閱讀,讓中學(xué)生在精讀詩歌的基礎(chǔ)上有更多的收獲。
○語言通俗易懂,讀來頗有節(jié)奏感,讀罷此書,不僅會被唐詩的美所折服,更易被作者獨特的講解方式、優(yōu)雅的語言所吸引。

唐詩應(yīng)該這樣讀(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張靜整理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唐詩的源流”切入,開啟對唐詩的解讀與鑒賞。全書由淺入深,先講解詩歌的基本知識,帶領(lǐng)讀者走進詩歌;緊接著,“知人論詩,以詩解人”,解讀了唐代20位詩人的代表作品,亦將品讀唐詩的方法娓娓道來。簡明的語言表達,通透的詩歌講解,細致的字詞分析,讓中學(xué)生對唐代的詩人、詩作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對詩歌風(fēng)格有了深切的感知。

唐詩應(yīng)該這樣讀(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張靜整理 目錄

追根溯源,走進詩歌

唐詩的源流

評判詩歌好壞的標準

詩歌的四聲與平仄

知人論詩,以詩解人

用律謹嚴的杜審言

工整之中尋突破的王勃

少即有才的駱賓王

“才名括天地”的陳子昂

和雅清淡的張九齡

詩中隱士孟浩然

王維:禪悟入詩

想落天外的“謫仙”李白

七絕圣手王昌齡

高適:詩以“氣骨”勝

沉郁頓挫、仁民愛物看杜甫

奇才奇氣數(shù)岑參

卻愛韋郎五字詩

柳宗元的山水寂寞心

自傷且自勵、懷古亦嘆今的劉禹錫

韓愈求變與韓詩之變

自居易:歌詩合為事而作

李賀:“筆補造化”的曠世奇才

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義山詩

豪麗之中見真淳的杜牧詩


展開全部

唐詩應(yīng)該這樣讀(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張靜整理 節(jié)選

評判詩歌好壞的標準
我以為在批評、欣賞和學(xué)習(xí)中國古典詩歌方面,*重要的一個問題,也是大家常常討論、常常覺得傷腦筋的一個問題,就是你究竟怎樣衡量判斷,哪一首詩是好詩,哪一首詩是壞詩?這不僅在中國,在西方也是很成問題的一件事情。你要給學(xué)生一首詩,告訴他作者是莎士比亞,他就盲目崇拜,認為是莎士比亞的作品就一定都好。如果你不告訴他作者是誰,你就給他幾首詩,他就很難判斷,那究竟是好詩還是壞詩。也許有一些人,他自己有一點點直覺感受,他說我喜歡這個,我不喜歡那個。可是你為什么喜歡,為什么不喜歡,你能說出那個緣故來嗎?而且你所說的那個緣故,果然就是衡量一首詩歌好壞的正確標準嗎?
中國古人說的“情動于中而形于言”(《毛詩序》),說到一首詩歌的好壞,先要看那作詩的人,是不是內(nèi)心真正有一種感動,有要說的話,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還是沒話找話,在那里說一些虛偽、夸張的謊話。就是說,是不是果然“情動于中”,這是判斷一首詩歌的*重要的標準。既然要“情動于中”然后“形于言”,這“情動于中”是詩歌蘊育出來的一個重要的質(zhì)素。那么什么東西才使你“情動于中”呢?晉朝的陸機有一篇《文賦》說過,“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在那強勁的、寒冷的秋風(fēng)之中凋零的落葉,人們看了,就有一種蕭瑟的、凄涼的、悲傷的感覺。“喜柔條于芳春”是說,當芬芳、美好的春天,我們看見草木那些柔條發(fā)芽長葉了,我們就有一種欣喜,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一種感動。后來更有名的一本關(guān)于詩歌批評的書——鐘嶸的《詩品》,它前面有一篇序,**段開始就說:“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蕩性情,形諸舞詠。”“氣之動物”是外邊的冷暖、寒暑,中國所說的“陰陽”二氣,它感動了外物,所以有花開,所以有葉落。所謂“物之感人”,是說花開葉落的“物”的現(xiàn)象,就感動了人的內(nèi)心。“搖蕩性情”,所以就使你的內(nèi)心有一種搖蕩的感動。“形諸舞詠”,所以才表現(xiàn)在你的歌舞、吟詠的詩歌之中。所以,人心之動,是物使之然也,也就是說“情動于中”的一個因素是外在的大自然的物象。而如果說外在的,沒有感情的,沒有思想的草木的榮枯,都能感動你的話,那么跟你同樣的人類的悲歡離合,難道不感動你嗎?像孔子說的“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所以,杜甫在詩中才寫下來“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才寫下來“三吏”“三別”。像這些人世間很多人生的事情當然就更使你感動,不只是你自己個人的死生離別感動你,你看到別人的死生離別也同樣地感動你,而詩人是有銳敏的感受能力和豐富的想象能力的,于是就不只是你自己的生活遭遇感動你,也不只是你看到別人的生活感動你,不只是你今天看到的當代人的生活感動你,古人及千百年前發(fā)生的事件也一樣地感動你。所以,中國才有詠史的詩,“萬古長留楚客悲”,“楚客”——屈原的悲哀為什么萬古之下還感動了后代的人呢?所以,詩人就是要有一種中國古人所說的“民胞物與”之心,是“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對事物我都以同情的心對它,更不用說與我同類的人類,我當然就更會有同情和關(guān)懷了。當然,*好的、*能感動人的詩篇是詩人從自己的喜怒哀樂,從自身的體驗所寫出來的。好的詩人有銳敏的感受能力,有豐富的聯(lián)想能力,是“民吾同胞,物吾與也”。不只是草木,不只是現(xiàn)在的人事,我所沒看見過的,沒經(jīng)歷過的人事,都可以感動我,這才真正是一個有博大的感情、襟抱的詩人。所以,古人才會寫出來很多美好的詩歌。白居易寫了《長恨歌》,他是唐明皇嗎?他不是。他是楊貴妃嗎?他也不是。他說:“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他雖不是唐明皇或楊貴妃,但他能夠想象唐明皇跟楊貴妃的死生離別的感情。 工整之中尋突破的王勃
王勃,字子安,生于650年,死于676年,他只活了二十幾歲。所以,他雖然很有才華,在藝術(shù)性方面表現(xiàn)得非常好,可他對于人生沒有太深入的了解,在思想性方面并沒有什么深度。而且,王勃還有*應(yīng)該注意的一個缺點,就是如《孟子》中所說的:“其為人也小有才,未聞君子之大道也,則足以殺其軀而已矣。”(《孟子·盡心下》)他是王績的侄孫,年少而多才。當時很多王公貴人都想羅織人才,沛王看中了王勃的才華,就把他納入自己的門下做了修撰。那時的王公貴人們喜歡“斗雞”這種游戲,有一次沛王與英王斗雞,王勃竟然為沛王寫了一篇檄文(《檄英王雞文》),來討伐英王的雞!結(jié)果,皇帝看見后就不高興了,說王勃這樣做,會增加兩個王子之間相互爭斗的心。所以王勃被革職離開了沛王,到虢州去做參軍。到虢州后,有一個官奴,也就是因犯法而被政府收容管教后來做勞工的人,這個人名叫曹達。他又犯了法,于是跑到王勃那里請求保護。當時王勃覺得自己很有辦法,就接受了曹達,并把他藏了起來。可是后來,他覺得藏不住了,恐怕連累了自己,就暗地里把曹達殺死了。王勃因此犯了死罪,幸遇大赦,沒被處死。他的父親受其連累被貶官。王勃出獄后在探望父親的歸途中溺水驚悸而亡。
在藝術(shù)性方面,王勃確實是非常有文采的。據(jù)說他寫文章時不打草稿,有時蒙上被子,像是在睡覺,起來后下筆立成,被時人謂之“腹稿”。他不但詩寫得好,文章也寫得很不錯。我們知道,唐朝初年是近體詩完成的時代。近體詩講求對偶的精工與平仄的諧調(diào),這種風(fēng)氣影響到文章的寫作,所以那時的文章也要對偶,也有很嚴格的規(guī)律,被稱為“駢文”。“駢”字從馬,本來是說車子由兩匹馬或四匹馬并排來駕,這叫作“駢”;做文章也是一對一對地對起來寫,這樣的文章就叫作“駢文”。初唐是律詩與駢文流行的時代,王勃的駢文就寫得很出色。《古文觀止》這本書中收了他的一篇文章,就是非常有名的《滕王閣序》。滕王閣建在江西南昌附近,有一次,南昌府的都督在滕王閣宴請賓客,宴會上,大家飲酒作詩,收集起來,前面還要寫一篇序文。本來,那個都督事先已經(jīng)讓他的女婿準備了一篇序文,以便在這次盛會中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沒想到席間王勃竟自告奮勇地寫了一篇序,都督一生氣,就回去了,可他叫人隨時將王勃所寫的內(nèi)容告訴他。結(jié)果,他發(fā)現(xiàn)王勃的文章寫得確實是好,遠在其婿之上。這篇文章里*有名的兩句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說的是黃昏時分,將要沉落的晚霞在天際飄飛,伴著一只獨自飛翔的鶩鳥;澄澈明凈的秋水與高爽蔚藍的秋空相互映照,水光天影融為一色。這兩句當時就深為人們喜愛,傳誦于眾口之中。
由此可見,王勃確實是很有文采的一個人。我們一方面要承認他在藝術(shù)上的成就,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他在思想方面的不足。我常常說,詩里面要傳達一種感發(fā)的生命。同樣使人感動,而這種感發(fā)生命卻有厚薄、大小、深淺、高低等種種不同。王勃的詩雖然在藝術(shù)性上非常不錯,但他永遠不能成為真正好的**流詩人,因為他本身感發(fā)的生命不夠。這與他死得太早有關(guān),也與他自身性格方面的缺點有關(guān)。我們現(xiàn)在是借著這些小詩人來看中國近體詩的完成,你一定要等到講李白、杜甫這些人時,才能夠真正認識到中國詩歌里邊那種博大深厚的感發(fā)生命在哪里。
另外,要衡量批評中國的文學(xué),不僅要有微觀的認識,還要有宏觀的認識。前者是說,你要對文學(xué)作品有很細微的觀察,對于其藝術(shù)性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以及這些字、詞的每一個作用,都能夠有清楚的了解與分析;后者是說對于文學(xué)要有整體性的理解與把握。做文學(xué)批評一定要有宏觀與微觀這兩方面的眼光才夠。如果我們以這樣的眼光來看初唐這些寫近體詩的小詩人,就會發(fā)現(xiàn):在整個文學(xué)史發(fā)展的長遠的洪流中,這些詩人是不能夠缺少的。假如沒有他們對于聲律的完成,以及對于各種藝術(shù)方法的運用,就不可能產(chǎn)生后來像杜甫的《秋興八首》《詠懷古跡》那樣博大深厚的律詩。他們是詩歌發(fā)展旅程上的墊腳石,是一個過渡的橋梁。
我們再講王勃的一首詩,這首詩是他送給朋友的一首應(yīng)酬之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我們先看題目。少府,是唐朝的一個官職的稱呼。按照唐朝的習(xí)慣,一縣的*高長官——縣令,其尊稱是明府,而對縣尉則稱為少府。蜀州,有的版本是蜀川,但無論哪一個,都說的是四川這個地方。在這里,作者是在首都長安送別一個將要到四川去做縣尉的友人,這個人姓杜,但究竟是誰,已經(jīng)不可考了。我們知道初唐五律比較注重藝術(shù)性,當時的一些詩人常常用這種體式來寫酬贈、應(yīng)和的詩篇。他們一方面寫得精美而切合題目,另一方面又表現(xiàn)出一種開闊博大的氣象,這真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一下這首詩。
“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城闕”指的是城樓,城樓通常有兩層,其下“闕然為道”,它的下面有一個缺口,是一條通道,這兩個字交代了送行的地點。那么什么又是“三秦”呢?大家知道,長安在今陜西,陜西在那個時候被稱為關(guān)中之地,即函谷關(guān)以西的地區(qū),這里是舊日的秦地。秦朝末年,各路諸侯紛紛起兵,其中,項羽的勢力*大,成為諸侯的盟主。項羽滅秦后,就將天下分封給當時起兵的十八個諸侯,而且把舊日的秦地分為雍、塞、翟三國,分給了三個秦國的降將,故稱“三秦”之地。“三秦”是何等的地勢?人常說“關(guān)中八百里平川”。我在旅行的時候,曾經(jīng)坐飛機經(jīng)過西安附近,那時正值夏天,只見一望無際的平原上生長著大片大片碧綠的莊稼。“輔”,本來指車輔,有輔佐之意,這里有環(huán)繞的意思。作者說,今天我送你遠行,我們登上長安城城樓向下一望,但見四面環(huán)繞著的,是三秦廣袤的土地。接著,“風(fēng)煙望五津”。“五津”,就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指四川的岷江自湔堰至犍為一段的五個渡口,包括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和江南津,合稱“五津”。這句是說,你就要到四川去了,我向西南望去,望不到你所去之處,那茫茫的遙遠的地方,只有一片風(fēng)煙而已。杜甫晚年旅居四川時,懷念首都長安,曾寫過《秋興八首》,其中第六首有兩句說:“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fēng)煙接素秋。”他說,我站在瞿塘峽口,遙望長安的曲江江頭,但見一片風(fēng)煙相連。我的心是跟長安連在一起的,從瞿塘峽口到曲江江頭,在我的感情上是可以接連起來的,而無論是瞿塘峽口也好,曲江江頭也好,現(xiàn)在都被籠罩在凄涼蕭索的秋色之中。
王勃的詩在藝術(shù)性這方面表現(xiàn)得非常好。所謂藝術(shù)性,就是說你怎么樣能夠把它說得好,說得美,說得富于感發(fā)性。文學(xué)很奇妙,有的時候,它不在于你說的是什么,而是在于你怎樣去說,說出來以后的風(fēng)格是怎樣的。以王勃這首詩為例,首聯(lián)二句說的就是在長安送友人到四川去這樣一個簡單的意思,可他語匯豐富,用了一個“三秦”,一個“五津”,這樣就好像有了典故、出處,就顯得文雅了。不止如此,“三”跟“五”都是數(shù)字,而數(shù)字往往給人一個“數(shù)量”的感覺,一種“多”的感覺。李太白不是也常常在詩中用些數(shù)字,說什么“白發(fā)三千丈”(《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還說什么“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襄陽歌》)嗎?還不止如此,“城闕”是很高的,登上城樓去望,能望到很遠的地方。先是“城闕輔三秦”,一下子就給它提高了;然后是“風(fēng)煙望五津”,一下子又將它推遠了。所以,這兩句詩就使人感覺到有一種氣勢。雖然他只是說在長安送友人赴四川,但他說得好,有一種開闊博大的氣象。
頷聯(lián)寫二人離別的情事,也寫得非常切合:“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他說,今天我跟你在長安城樓分別,我們心中都充滿著離情別緒,而且我們有共同的一點,即“同是宦游人”——你是我的好朋友,我不愿意你離開,可你又不能不離開;作為好朋友,我愿意隨你而去,可我卻不能隨你而去。因為,我們都是仕宦而漂泊的不自由之人,都是身不由己的。在這里,與朋友離別是**層悲哀,可如果離別是自由的,二人分別后想什么時候去看對方就盡管去看,那也可以。只是“同是宦游人”,因為此身不自由,所以此地一別,將來能否再相聚,都是渺不可知的,這是第二層的悲哀。
我們知道,如果一首詩是絕句,那么它的四句是起承轉(zhuǎn)合的關(guān)系;如果是八句的律詩,則首、頷、頸、尾四聯(lián)也是起承轉(zhuǎn)合的關(guān)系。對于本詩而言,頷聯(lián)寫離別的情事,寫得很悲慨,可到頸聯(lián),他突然間一轉(zhuǎn),說:“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中國古代的人總以為自己在世界的中央,周圍都是大海,所以,“海內(nèi)”是指整個中國。這兩句是說,雖然離別了,可四海之內(nèi)只要有一個知己存在,那么即使是遠隔天涯,我們?nèi)耘f像是親近的鄰居一樣。
凡是真知己的了解和認識都不是表面上的,那是人與人之間在精神、心靈或是品格方面*精微、*深刻之處的一種相通與默契。不管你的年齡、身份、地位如何,它完全不在這一切外在條件的限制之下。人一旦有了這樣的朋友,即使你在天的那一邊,我在天的這一邊,那又有何妨呢?因為我們在心靈上是相通的。所以他接著說:“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無為”是說不要這樣做,后邊的“在歧路”應(yīng)該與“兒女共沾巾”連在一起。“歧路”就是岔路,指分手的地方。“兒女”在這里是指年輕的男女。我們常常說“兒女之情”,就是年輕人彼此之間的戀情。這兩句是說,我們雖然離別了,但是我們應(yīng)該把眼光放得遠一點,不要在臨分手的路上,像那些自命為多情浪漫的少男少女們一樣,一下子就傷心落淚了。
通過以上的講解,我們也能看出,王勃這首詩所描繪的形象和敘寫的口吻都很感人,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性。同時,他在形式上的變化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下面,我們就先來看一看他在聲律上的變化。
我們知道,按照基本形式,律詩的**句不押韻。如果**句押韻了,那么這句的*后一個字就變成了平聲。為了保持平衡,就要使這句的第三個字,也就是可平可仄的那個字必須是仄聲。這個問題,我們在講杜審言那首詩時已經(jīng)說過了。王勃這首詩的**句同樣如此:“城闕輔三秦”,按照仄起仄收式,本應(yīng)該是∣∣— —∣,可是經(jīng)過上述變化后,就成了— ∣∣— —,**個字可平可仄,可以不管。接著,從第二句到第六句,依次是:— —∣∣—。∣— —∣∣,—∣∣— —。∣∣— —∣,— —∣∣—。這都是符合基本格律形式的。*后兩句“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問題又出現(xiàn)了。如果按照基本形式,這兩句的平仄應(yīng)為:— — —∣∣,∣∣∣— —,可是,這第七句卻變成了— —∣—∣。我們知道,律詩中每句的第二、四個字的平仄是不可以隨便換的。現(xiàn)在,這句的第四個字由仄變成了平,為了保持平衡,就要把上邊一個字跟著它改過來,也就成了— —∣—∣了。這種情形有一個特別的名字,叫“拗救”。“拗”是曲折的意思,也就是說,它不是很順利地下來,而是在中間有一個曲折、倒轉(zhuǎn)之處。當然,拗句不是隨便在哪里都可以出現(xiàn)的。一般而言,凡是你要用拗句的時候,一定是在倒數(shù)的第二句,拗的那個字一定是倒數(shù)的第二個字。如果這個字由仄變成了平,它就叫作“拗”;上邊一字隨著由平變成了仄,它就叫作“救”。你這里拗折了,格律不合了,就要在另一個地方把它救回來。有“拗”就必須有“救”,原則上是要keep一個balance,這是中國詩的一種格律變化的情形,現(xiàn)在我就以王勃這首詩為例,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
除了聲律上的變化技巧之外,王勃這首詩在對偶上也玩了一些花樣。大家知道,凡是律詩,其頷聯(lián)、頸聯(lián)應(yīng)該是對偶的。可是,王勃這首詩的首聯(lián)就對起來了。“城闕輔三秦,風(fēng)煙望五津。”“城闕”對“風(fēng)煙”,“三秦”對“五津”,“輔”對“望”,每一對詞都是平仄相反,詞性相同。接著二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在這一聯(lián)中,“離別意”與“宦游人”還可以說是相對的,可“與君”跟“同是”則是完全不對的。因為他在首聯(lián)先對了,所以頷聯(lián)就放松了。這種形式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叫作“偷春格”。春天是美好的意思,把本來應(yīng)該等到頷聯(lián)才出現(xiàn)的美麗的對偶“偷”出來提到首聯(lián)先對了,就是“偷春”。可是,你如果首、頷、頸三聯(lián)都是對偶,那又太多了,所以頷聯(lián)就要放松一步。放松一步是否就完全不對了呢?也不是,其“離別意”與“宦游人”還是對的,這中間有著非常微妙的變化。*重要的一點是:凡是你要把格律破壞的時候,你一定要知道從哪里把它抓回來。
頸聯(lián)二句,“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同樣是對句,這兩句與王績《野望》中的兩組對句不同。王績的《野望》中,“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分別說的是兩種景色;“牧童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前一句說的是牧童的事情,后一句說的是獵人的事情,二句之間是平衡的,彼此不必有什么關(guān)系。王勃這兩句則不然。他說,只要海內(nèi)有一知己存在,雖然我們遠隔天涯,也像是親近的鄰居。二句在形式上對偶,可意思上卻是上下相承的關(guān)系。這樣的對偶也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叫作“流水對”。由此可見,王勃的詩在對偶方面也是有許多變化技巧的。總的來說,唐詩在開始時非常注重工整切合,然而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當一些詩人在注重工整切合的同時,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可以從這種工整之中有一個突破。

唐詩應(yīng)該這樣讀(精)--迦陵書系(典藏版)/[加]葉嘉瑩著 張靜整理 作者簡介

葉嘉瑩,號迦陵,女,1924年出生于北京。1945年畢業(yè)于輔仁大學(xué)國文系。曾執(zhí)教于中國臺灣及北美的多所高校。1990年被加拿大政府授予“加拿大皇家學(xué)會院士”稱號。2012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在南開大學(xué)創(chuàng)建中華詩教與古典文化研究所并擔(dān)任所長至今。曾獲香港嶺南大學(xué)、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xué)榮譽博士,中華詩詞終身成就獎、“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終身成就獎、“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具影響力的外國專家”、2019年中國政府友誼獎、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等。
中英文著作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王國維及其文學(xué)批評》、《杜甫秋興八首集說》、《葉嘉瑩作品集》等數(shù)十種。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观看情趣v视频网站 | 美日韩一级 | 亚洲欧美综合一区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 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欧美猛操|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 含羞草天堂久久爱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 超97在线观看精品国产 | 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 美女翘臀白浆直流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 米奇影视久久 | 午夜三级做爰视频在线看 |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欧美乱妇狂野欧美在线视频 | 污污内射在线观看一区二区少妇 | 亚洲一区日韩一区欧美一区a |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 在线观看欧美日韩 |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www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 丰满多毛少妇做爰视频 | 国产网站免费看 | 欧美大肥婆大肥bbbbb |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 日本www在线| 蜜臀av在线播放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 最近2019免费中文第一页 | 日本特级黄色 | 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久久久 | 国产成熟妇女性视频电影 | 91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亚洲 |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