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332239
- 條形碼:9787300332239 ; 978-7-300-33223-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西中國 本書特色
以縣域為單位對中國區域內部差異做系統分析的書。
用田野調查資料呈現我國東中西部縣域在城市化過程中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具體差異。
闡明東中西部縣域的*根本差異,回答中西部縣域發展能否照搬東部縣域建設的具體經驗這一戰略性問題。
闡明了東中西部縣域財政的來源差異,講清楚了財政轉移支付的制度邏輯。
東西中國 內容簡介
從區域角度認識中國這樣一個大國,具有重要的理論和政策含義。本書基于扎實的田野調查,結合國家公布的宏觀數據,以縣域為研究單位,從經濟、社會、家庭、治理幾個領域討論東中西部的差異,具體而言,呈現東中西部在縣域經濟、土地制度實踐、農業現代化、農民城市化模式、共同富裕與地區間財力、村莊社會分層、生活方式、農民收入與家庭結構、縣域教育形態、集體經濟實踐、鄉村治理現代化等方面的差異,并對為什么存在差異做了深刻剖析,并試圖在此基礎上討論相關對策,給出相關政策建議。
東西中國 目錄
導 論
第 1 章 東西中國:中國區域差異的經濟視角 / 3
一、中國經濟的東西差異 / 5
二、東部城市經濟帶與縣域經濟 / 11
三、中西部地區的城市化與縣域經濟 / 15
四、土地制度實踐的區域差異 / 18
五、農業農村現代化 / 22
六、村莊社會結構的東西差異 / 25
七、財政資源密集與基層治理內卷 / 28
八、大國經濟、內循環與相對均衡的中國經濟圖 景 / 32
九、東西差異與政策的底層邏輯 / 34
**篇 經濟篇
第 2 章 區域經濟帶與縣域經濟 / 39
一、生產要素集聚與區域經濟帶 / 40
二、輻射與虹吸:東西部城市發展的底層邏 輯 / 45
三、作為發展極的東部縣域經濟 / 52
四、作為穩定極的中西部縣域經濟 / 58
五、縣域經濟與中國式現代化 / 63
第 3 章 土地制度實踐的區域差異 / 69
一、土地利用與土地價值的東西差異 / 71
二、土地制度功能與制度實踐的東西差異 / 79
三、東西區域混淆與土地制度的改革邏輯 / 89
四、土地公有制的適應性與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 95
第 4 章 農業現代化的區域差異 / 101
一、東部沿海地區的農業現代化:難以復制的經 驗 / 102
二、中西部地區的農業現代化困境:農村分化及未解決的農民就業問題 / 114
三、中西部地區農業現代化的可能路徑 / 120
第 5 章 縣域經濟與農民城市化的東西差異 / 124
一、縣域經濟的東西差異 / 127
二、東部地區的完全城市化 / 129
三、中西部地區的過渡型城市化 / 137
第 6 章 共同富裕與地區間財力差異 / 147
一、“兩個大局”與“兩個二十年”:發展戰略與中央 - 地方關系 / 148
二、財政轉移支付的分配格局 / 153
三、凈汲取和凈補助 / 157
四、財政轉移支付的制度邏輯 / 161
第二篇 社會篇
第 7 章 作為城市的東部農村 / 173
一、東部農村的空間功能 / 173
二、東部農村的農民與農業 / 181
三、東部農村的工業整合 / 186
四、超大型城市郊區農村的風貌管控 / 190
第 8 章 村莊社會分層的區域差異 / 195
一、村莊熟人社會的分化 / 195
二、中西部地區村莊社會的去階層分化 / 198
三、東部地區村莊社會的高度分化 / 212
第 9 章 生活方式的東西差異 / 230
一、生活方式:理解東西中國的一個維度 / 230
二、東部農村:壓力釋放型的生活方式 / 233
三、中部農村:壓力集聚型的生活方式 / 237
四、西部農村:壓力缺失型的生活方式 / 242
五、美好生活需要的區域定位與政策啟示 / 245
第 10 章 經濟基礎與縣域教育形態的東西差異 / 248
一、分析框架:理解教育問題的東西區域視角 / 249
二、東部地區:家校教育雙強結構與教育競爭焦 慮 / 251
三、中西部地區:家校教育雙弱結構與教育保障焦 慮 / 258
第三篇 家庭篇
第 11 章 農民收入與家庭結構的區域差異 / 271
一、東部和中西部農民家庭面臨的市場區位條件差異 / 273
二、東部農村的代際關系與家庭結構 / 279
三、中西部農村的代際關系與家庭結構 / 285
四、家庭結構的區域差異與政策啟示 / 291
第 12 章 東西差異與農村婚配問題 / 295
一、問題意識與理論邏輯 / 295
二、勞動力市場與勞動力遷移的東西差異 / 297
三、婚姻市場與婚姻遷移的東西差異 / 300
四、社會分層的東西差異與婚配困難 / 303
第 13 章 農民工流動與中國的區域差異 / 309
一、問題的提出與分析視角 / 309
二、農民工的概念和分化 / 313
三、當代農民工群體的狀況 / 318
四、農民工的城鎮融入:兩種類型 / 328
第四篇 治理篇
第 14 章 農村集體經濟實踐類型的區域差異 / 339
一、城鄉關系與農村定位的區域差異 / 339
二、不同類型農村集體經濟的運行機制分析 / 342
三、結語:集體經濟的區域差異與共同富裕的進 階 / 359
第 15 章 村莊治理現代化的東西差異 / 362
一、理解村莊治理的村莊公共事務結構視角 / 362
二、東部地區村莊公共事務結構特征 / 367
三、中西部地區村莊公共事務結構特征 / 373
四、村莊治理現代化路徑的東西差異 / 377
第 16 章 發現“東西中國”/ 387
一、市場化與改革開放以來的鄉村變遷 / 387
二、市場區位與鄉村區域形態 / 392
三、鄉村秩序與鄉村治理的東西差異 / 399
四、“東西中國”的政策意義 / 406
第 17 章 將區域作為方法 / 411
一、通過經驗認識中國 / 411
二、區域是認識中國的重要途徑 / 413
三、通過區域進行經驗訓練 / 420
四、區域方法與中國社會科學研究的大循環 / 425
后記 / 430
展開全部
東西中國 作者簡介
賀雪峰,1968年生,湖北荊門人,現為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武漢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從事農村調研,發表數百篇學術論文,出版20多部學術著作。武漢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近10年累計調研時間超過50,000個工作日,在學界和政策部門具有廣泛影響。賀雪峰所在學術團隊在學術研究上主張“田野的靈感、野性的思維、直白的文風”,被學界稱為“華中鄉土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