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8253123
- 條形碼:9787308253123 ; 978-7-308-25312-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書特色
斯坦納的書就像亨利·摩爾的雕塑,一望即知。他博涉多種語言,修辭手法精致、高調,情緒哀婉,帶著大師的口吻。 --特里·伊格爾頓在今天的文學理論界,沒有人能如斯坦納這般博學,游走于多種語言之間,其神韻和文筆也鮮有人能出其右。 --《華盛頓郵報》斯坦納自成一類批評,總是匠心獨運,深入核心。 --《紐約時報》
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認為,在**的小說之中,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和《卡拉馬佐夫兄弟》超過了其他人的作品。這些作品的優點顯而易見,一直被人探索。斯坦納運用了經典的文學批評手段對這些文學巨著進行了剖析,自發表時的1960年以來,不斷再版重印,已成為研究俄國文學的經典之作。他認為,托爾斯泰延續了從荷馬以來的史詩風格,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則延續了“悲劇世界觀”。斯坦納概括并比較了這兩種不同的文學視角。作者著重分析指出了兩位大師的文學觀、文學作品在哲學、文化方面的深遠意義,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深入理解俄羅斯文化的機會。
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目錄
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者簡介
“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并不需要喬治·斯坦納
但喬治·斯坦納一直需要《伊凡·伊里奇之死》或者《地下室手記》。”
——喬治·斯坦納
人們要么是托爾斯泰主義者,要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主義者——
這是否為真?
文學閱讀的原則和條件,究竟是什么?
“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并不需要喬治·斯坦納
但喬治·斯坦納一直需要《伊凡·伊里奇之死》或者《地下室手記》。”
——喬治·斯坦納
人們要么是托爾斯泰主義者,要么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主義者——
這是否為真?
文學閱讀的原則和條件,究竟是什么?
喬治·斯坦納以一種廣闊的視野和鮮明的對比來界定兩位俄國文學巨人的天才性質,這是一部出自對文學的回報之情,關于文學與文學批評的經典之作。斯坦納認為,在頂尖的小說之中,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群魔》和《卡拉馬佐夫兄弟》超過了其他人的作品。斯坦納運用經典的文學批評方法對兩位文學巨著進行了剖析。他認為,托爾斯泰延續了從荷馬以來的史詩風格,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則延續了“悲劇世界觀”。斯坦納概括并比較了這兩種不同的文學視角,著重分析指出了兩位大師的文學觀、文學作品在哲學、文化方面的深遠意義,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深入理解俄羅斯文化的機會。作為喬治·斯坦納的處女作,自1959年出版以來,《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斷再版重印,已成為研究俄國文學的經典之作。
相關評論或推薦
斯坦納的書就像亨利·摩爾的雕塑,一望即知。他博涉多種語言,修辭手法精致、高調,情緒哀婉,帶著大師的口吻。
——特里·伊格爾頓
在今天的文學理論界,沒有人能如斯坦納這般博學,游走于多種語言之間,其神韻和文筆也鮮有人能出其右。
——《華盛頓郵報》
斯坦納自成一類批評,總是匠心獨運,深入核心。
——《紐約時報》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