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電子工藝創新實踐與工訓平臺建設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399573
- 條形碼:9787564399573 ; 978-7-5643-9957-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子工藝創新實踐與工訓平臺建設 內容簡介
工程訓練中心是服務全校師生,以系統地培養大學生綜合工程實踐基本能力為目標的工程實踐教學中心,是將創新和創業連接起來的大學生工程創新實踐活動中心,也是面向高校經管哲社農科的勞動實踐中心,還是多學科交叉融合、校企協同合作的技術創新促進中心(簡稱“四個中心”)。“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經濟轉型、制造業迅速發展、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的重要發展機遇期。《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 ”行動計劃、《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產教融合”“人工智能 ”等有關政策出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實施,為高等教育以及工程訓練中心迎來新一輪重要發展機遇。面對新常態必須集中力量,聚精會神建設完善的開放、創新、創業訓練平臺和基地,積極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運用五大發展理念指導教育改革,大力發展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助推產學研、工程訓練深度融合,創新人才培養方法,完善教學體系,著力培養學生工程素養,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電子工藝創新實踐與工訓平臺建設》總結了十余年工程訓練教學經驗,從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模塊出發,結合國際前沿的工程教學理念,將大學生競賽內容與課程內容深度融合,系統闡述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模式、方法,同時結合時代發展,提出高校工程訓練中心的改革舉措,有力支撐高校強工科的建設發展。
電子工藝創新實踐與工訓平臺建設 目錄
1.1 電工電子技術的發展現狀與發展策略
1.2 信息技術與電工電子技術
1.3 電工電子技術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
1.4 電工電子設備的三防技術
1.5 CAl系統在電工電子教學中的應用
第2章 電工電子實訓基礎
2.1 安全用電常識
2.2 PCB設計與打印技術
2.3 電子元器件基礎知識
2.4 常用電工工具及其使用
2.5 單片機控制基礎
第3章 賽課融合課程模式建設
3.1 賽課融合課程建設的意義與目的
3.2 教學總體設計
3.3 移動機器人概述
3.4 移動機器人構成
3.5 移動機器人下位機控制
3.6 Arduino基礎語法
3.7 小車電機底盤控制
3.8 執行機構模塊的控制實驗
3.9 機器人控制測試實踐
3.10 數字舵機舵機與Arduino的通信
第4章 基于電子工藝技術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研究
4.1 新時代勞動教育實踐與創新創業教育
4.2 基于電子工藝技術的創新創業勞動教育課程設計
4.3 作品設計
4.4 可串聯LED沙盒的上位機設計
4.5 基于labview軟件的創新實踐課程拓展
第5章 構建賽課融合創新創業實踐平臺
5.1 工程訓練中心存在的問題及改革方向
5.2 工程訓練中心功能定位與建設目標
5.3 構建“未來制造”創新實踐平臺
5.4 變傳統車間為學習工廠
5.5 打造數智工訓平臺實現工訓信息化
參考文獻
電子工藝創新實踐與工訓平臺建設 作者簡介
王猛,漢族,中國共產黨黨員,貴州大學工程訓練中心高級實驗師、副主任,主要負責電工電子實訓項目的教學。主持教育部協同育人教研項目1項,貴州省級教學改革項目2項,貴州大學教學改革項目1項;參與貴州省南方電網接入系統研究。出版教材1部,發表學術論文。
- >
巴金-再思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