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復雅就俗 元明清詩歌敘事傳統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619155
- 條形碼:9787547619155 ; 978-7-5476-1915-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復雅就俗 元明清詩歌敘事傳統研究 本書特色
通觀中國古代各體文學發展演進的種種實際情形,敘事與抒情經由共生、分化、消長、互滲的歷程,兩者邊界是流動變化的,非一次劃定而截然清晰。在原始宗教、遠古神話、上古歌謠、甲骨卜辭、青銅銘文、巫歌楚辭、《周禮》“六詩”之賦比興等形式載體中,敘事與抒情是一體共生的;春秋以至兩漢時期,隨著 “六詩”的賦與比興分開,“詩亡然后《春秋》作”,賦的手法與賦的體式分開,賦體文學與他體文學分開,敘事與抒情分化,其邊界日益清晰;此后以詩歌為代表的抒情文類、以說部為代表的敘事文類分途發展,其抒情、敘事的份額與質性此消彼長,兩者邊界主要表征在文體分類上;及元明清時期, 敘事與抒情諸要素在此消彼長同時,竟在某些特定文類中出現 互滲現象,如人物詩傳、長篇敘事詩 (詠劇詩、絕命詩、子弟詩、彈詞等)、說部 (小說和戲曲)中嵌入詩詞,以致有時模糊 了敘事與抒情的邊界,因使詩歌敘事傳統發生明顯的新變。
復雅就俗 元明清詩歌敘事傳統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中國詩歌敘事傳統研究”叢書之一種,研究時段為元明清,內容包括“導論 中國古代詩歌敘事的邊界、傳統與新變”“上編 元代詩歌敘事傳統”“中編 明代詩歌敘事傳統”“下編 清代詩歌敘事傳統”。
復雅就俗 元明清詩歌敘事傳統研究 目錄
復雅就俗 元明清詩歌敘事傳統研究 作者簡介
饒龍隼,南開大學文學博士,復旦大學博士后,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高級訪問學者,現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俗文化研究所特聘教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古代文學制度、中國文學思想史、近現代巴蜀經史學脈。出版著作《上古文學制度述考》《元末明初大轉變時期東南文壇格局及文學走向研究》等七部,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劉蓉蓉,上海大學文學博士,現任徐州工程學院人文學院講師,研究領域有元明清文學、宋明儒學。發表《從王陽明的教育思想探討其對當前大學教育的啟發》《明代心學家錢緒山的生死智慧》等學術論文多篇。 田玉龍,上海大學文學博士,現任棗莊學院文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先秦文論及元明詩歌研究。發表《“微”字義解》《明詩制題之敘事》等學術論文多篇。 石超,復旦大學文學博士,上海大學博士后,現任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戲曲。發表《明代戲曲插圖本的敘事系統——基于文字敘事與圖像敘事的考察》等系列論文。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