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飛輪儲能與火電機組聯合調頻控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760375
- 條形碼:9787111760375 ; 978-7-111-7603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飛輪儲能與火電機組聯合調頻控制 本書特色
本書由能源電力專家劉吉臻院士作序,作者團隊均是能源領域的專家。 本書通過深入探討飛輪儲能技術與火力發電系統在電網調頻領域的結合應用,為當下同行科技工作者提供一個全面的理論和實踐指導,幫助讀者了解飛輪儲能技術聯合火力發電系統在電網調頻領域的相關技術,并為飛輪儲能聯合火電機組參與調頻的控制策略及容量配置等方面提供了研究思路。
飛輪儲能與火電機組聯合調頻控制 內容簡介
新能源的大規模并網給新型電力系統的頻率安全帶來了嚴峻挑戰,充分挖掘電源側調頻資源對提升電網支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新型儲能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技術和基礎裝備,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支撐之一,作為一種新興的物理儲能,飛輪儲能系統在電力系統調頻領域廣受關注。飛輪儲能火電機組聯合參與調頻能夠較好地提升新型電力系統頻率穩定性以及火電機組運行安全性和經濟性。本書旨在總結作者在飛輪儲能聯合火電機組參與電網調頻運行控制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為推進飛輪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中的相關理論研究與技術應用提供了研究思路。本書第1章介紹了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火電機組調頻現狀及挑戰;第2章介紹了飛輪儲能系統基本原理與控制技術;第3章介紹了飛輪儲能系統陣列控制技術;第4章和第5章分別介紹了飛輪儲能火電機組聯合系統參與電網一次、二次調頻控制;第6章介紹了飛輪儲能火電機組聯合系統調頻容量優化配置。
本書適合從事飛輪儲能技術應用、火電機組調頻優化以及電網一次、二次調頻優化控制等方面研究的科技工作者閱讀,也適合高等院校儲能工程、能源動力工程以及自動化等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師閱讀。
飛輪儲能與火電機組聯合調頻控制 目錄
飛輪儲能與火電機組聯合調頻控制 作者簡介
洪烽,1991年3月出生,浙江紹興人,現任華北電力大學副教授。主持 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青年項目1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面上項目1項、 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1項、 電網科技項目及企業橫向項目多項,作為研究骨干參與973計劃項目1項、 重點研發計劃2項、中國工程院重點咨詢項目1項、 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發表高水平論文70余篇,其中作為 作者/通訊作者發表SCI/EI論文40余篇,多次參加 會議,受邀擔任部分分會場主持人并作報告,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獲2023年度電力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2023年度電力科技創新二等獎,2022年度電力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入選北京市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青年人才托舉工程。 房方,1976年3月出生,河南開封人,現任華北電力大學副校長,兼控制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IET Fellow/IET 特許工程師,中國電力 科技工作者,北京市教學名師,享受 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擔任 “111”創新引智基地負責人、新能源發電 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電機工程學會海上風電技術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能源智慧化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主持 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 重大專項課題1項、 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獲得 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成果一等獎5項、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 郝俊紅,1988年9月出生,山西晉中人,現任華北電力大學儲能科學與工程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儲能與燃料電池、分布式能源系統中跨尺度建模的平衡與耗散、能量流法等理論方法與用能企業能效碳效診斷應用研究。近年來主持 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青年項目、 電網總部科技項目等10余項,重點參與 重點研發計劃、 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基礎研究項目及國電投等眾多單位技術合作項目。迄今已發表SCI/EI論文100余篇,申請/授權 外發明專利30余項,出版專著1部,入選華北電力大學“青年骨干培育計劃”,中國電科院期刊中心青年專家團第二屆成員、北京市碳中和學會會員、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產業特派員等,《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21—2023年 審稿專家,擔任清華大學專業碩士校外導師等。 劉吉臻,1951年8月出生,山西嵐縣人,能源電力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新能源電力系統 重點實驗室主任。曾任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校長、華北電力大學校長。長期從事發電廠自動化、新能源電力系統理論與技術研究,取得了具有開創性、系統性的研究成果。獲 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培養指導博士、碩士研究生200余名。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