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鑄典宣化 文明等級論之下的舊邦新造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78704
- 條形碼:9787108078704 ; 978-7-108-0787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鑄典宣化 文明等級論之下的舊邦新造 本書特色
本書是章永樂繼《舊邦新造:1911—1917》《萬國競爭:康有為與維也納體系的衰變》《此疆爾界:“門羅主義”與近代空間政治》《西途東歸:朝向中國道路的思想突圍》之后的第五本專著,思路和議論都和他前幾本書的主題密切相關,是對“舊邦新造”這個話題的繼續深入推進。 這本書偏重探討近代中國憲制思想與“文明”觀念的變遷,闡述中國憲制探索的文明史意義。通過梳理“文明”的話語體系與成文憲法的全球化傳播,研究近代中國的“立憲”觀念與道路,探討“文明”的話語在“立憲”傳播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幫助我們理解近代中國立憲改革背后的歷史邏輯與思想淵源,把握國際體系與國內立憲改革間的深刻關系,思考中國近代政治的發展脈絡。
鑄典宣化 文明等級論之下的舊邦新造 內容簡介
近代以來,伴隨殖民擴張,以西方為中心的“文明等級論”在全球范圍內廣泛傳播。憑借工業革命帶來的“先發優勢”,西方列強的“文明”話語將社會的組織力置于視域的中心,從知識與意識形態層面加固其在實力與利益上獲得的主導地位。在外力沖擊之下,中國傳統的“夷/夏之別”話語漸趨衰落,許多仁人志士致力于抹去列強貼在中國身上的“半文明國家”標簽,但其種種努力,往往又以承認列強帶來的“文明等級論”為前提。“制憲/立憲”被廣泛視為從“半文明國家”向“文明國家”遷躍的必經之途,“鑄典”的首要目的,在于“宣化”。
本書以“文明”與“立憲”的“雙重變奏”為主題,探究19-20世紀之交至“一戰”前后,中國的歷史行動者如何從以“文明等級論”為前提尋求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過渡到反思“文明”之意涵,以更為多元與平等的文明觀重塑憲法話語,形成“20世紀之憲法”的自覺,并開啟中國憲制變革的新路徑。通過以內外互動的視角,追蹤近代中國憲制思想與“文明”觀念的共同演化,闡述20世紀中國憲制探索的文明史意義,并展望未來,倡導在知識生產上告別“鑄典宣化”心態,繼續推進20世紀所開啟的、朝向“自成體系,自建光榮”的艱難探索。
鑄典宣化 文明等級論之下的舊邦新造 目錄
鑄典宣化 文明等級論之下的舊邦新造 相關資料
專家推薦語: 《尚書·舜典》"?哲文明",孔穎達疏:“經天緯地曰文,照臨四方曰明。”文明是人類社會自主、自動、自覺的創造性活動。近代以來,人們給文明這一概念附加了太多的主觀意愿,結果反而常常遠離文明本義。章教授這部著作將給人們以深刻的啟示。 ——姜義華 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理論思考深邃,史料運用嫻熟,布局簡潔,語言清新,更重要的是,它突破了學術研究中一個關鍵的“薄弱環節”,中外近現代文明史、思想史、政治史、憲法史的學者都將從這部佳作中獲益匪淺。 ——王紹光 香港中文大學榮休講座教授 為什么中國的精英階層在晚清開始關心成文憲法?為什么“立憲”被嵌入到關于“文明水平”的話語中?回答這些問題需要在國際體系迅速變化的背景下對全國性的辯論進行深入和跨學科的分析。章永樂教授的書完成了幾乎不可能的學術壯舉,以一種對專家和普通讀者均深具吸引力的方式回答了這些問題。 ——貝淡寧 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政治理論講座教授 立足“此時此刻”,重回百年前“彼時彼刻”,正是章永樂教授最熟悉的歷史時空。在他的學術主場,作者講述了一段立憲主義者的“覺醒年代”:多方政治力量爭鳴互搏,卻都同在于“鑄典宣化”這一政治觀念以及行動的文化構造之中,而最終戰爭來了,思想再造,系統升級。對我而言,閱讀此書的奇妙感受還在于學術上的共鳴,作者的問題意識恰如書中深描的觀念突破,作者的寫作也為我們示范了一種憲法研究的新可能:任何一部《憲法》,追根溯源都有其孕育“時刻”,重返“時刻”誕生之際,釋放出被歷史距離壓縮的政治訴求、思想觀念以及社會文化語境,這種對復雜性之涌現的學術發現,既是歷史憲法學的源頭活水,也是區域國別研究的星星之火。 ——田雷 華東師范大學法學院教授 從文明角度研究憲法史,章永樂教授的著作《鑄典宣化》一書樹立了新的典范。巧妙融合政治學、法學和歷史學等多學科視角,章教授向我們展示了清末民初立憲進程中,那無所不在但又常被忽略的國際因素和“文明沖突”,揭示了這些國際因素與國內發展之間錯綜復雜的相互作用。無論是理解中國當代制度,還是展望中國在未來世界中的位置,章教授描述的歷史世界都值得人們深入探察。 ——劉晗 清華大學法學院長聘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鑄典宣化 文明等級論之下的舊邦新造 作者簡介
章永樂,浙江樂清人,北京大學法學學士(2002),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博士(2008),F為北京大學法學院長聘副教授,兼任北京大學區域與國別研究院副院長。 長期從事問題導向的法學、政治學與歷史學的跨學科研究,思考全球秩序的變遷與中國道路探索實踐的理論化,尤其關注國家建構與憲制變遷、帝國與國際法、政黨與代表制、政治倫理與法律倫理等議題。著有《舊邦新造:1911—1917》《萬國競爭:康有為與維也納體系的衰變》《此疆爾界:“門羅主義”與近代空間政治》《西途東歸:朝向中國道路的思想突圍》等,在中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