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不止江湖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2228481
- 條形碼:9787222228481 ; 978-7-222-22848-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不止江湖 本書特色
讀懂金庸,也就讀懂中國“經典擺渡人”楊照沉潛多年的用心之作帶領讀者進入不止江湖的武俠世界——武俠小說與傳統文化、歷史與時局、現實與理想 1.理解一個時代和幾代人的心路歷程、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小說寫作藝術的必讀書 “凡有華人,有唐人街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金庸小說其實是很多人傳統文化的啟蒙,閱讀其作品構成了幾代人的青春記憶。“金迷”“金學”,這樣的稱呼,形象地說明了金庸武俠小說的巨大影響力。作為傳統文化的堅守者,金庸創作了大量的、不斷發展的武俠小說,探索了傳統文化向新時代轉化的某些可能性。金庸武俠小說的豐富性價值就在于,其承載了太多的歷史反思、傳統文化以及小說寫作藝術。 2.“經典擺渡人”楊照老師沉潛多年的用心之作金庸作品在楊照老師個人閱讀史上占據重要地位,深刻影響了年輕的楊照老師的人生和閱讀軌跡。楊照老師也想把這樣的影響力傳遞給其他讀者。楊照老師正是金庸小說的資深讀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古代思想有精深的研究,對有濃厚中國傳統文化的金庸武俠小說能夠入其內出其外,又有多年對經典作品的解讀經驗,實在是金庸作品極好的領讀人。 3.一本既有深度、廣度又有精微之處的作品一般解讀金庸武俠小說的作品,大多局限于對小說作品本身的疏解,頂多旁涉金庸本人的人生經歷,而本書不止如此。除此以外,楊照老師還深入追索金庸的家庭出身、求學經歷和職業生涯、對傳統文化的稔熟、所處的時代特征和獨特的地域視角等,大量翻閱了金庸的時評文章和其他文字,對金庸有了全面的理解,能夠仔細分析這些諸多方面對金庸小說創作有何影響以及他如何回應和反思所背負的種種前因后果。 4.理解和讀懂金庸武俠小說的極佳指南與思維導圖在楊照老師縱橫捭闔、左沖右突、旁敲側擊的耐心提點之下,讀者會對金庸和金庸作品有意料之外、恍然大悟的理解與認識。本書的出版,對“金迷”來說,無疑是不錯的期待。對“金學”來說,也會推動“金學”的進一步發展。 5.本書音頻節目“曾經江湖:重讀金庸”獲得聽眾贊譽 楊照老師的課程刷新了聽眾對歷史的既定慣性印象,以前讀金庸,是外行看熱鬧,現在收獲的不僅有對金庸小說的理解,還有對歷史政治的洞察,更有小說寫作上技巧的收獲。 金庸的出現,是當代文化的一個奇跡……我敢說,在古往今來的小說結構上,金庸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馮其庸金庸把儒釋道、琴棋書畫等中國傳統文化通俗了,所以他的小說可以作為中國文化的入門書來讀。 ——陳平原金庸武俠小說包含著迷人的文化氣息、豐厚的歷史知識和深刻的民族精神。 ——嚴家炎我相信金庸對于世界文學的意義,絕不會因是武俠小說這一樣式而有絲毫減弱。 ——約翰·明福德蓋武俠中情、景、述事必以離奇為本,能不使之濫易,而復能沁心在目,如出其口,非才遠識博而意高超者不辦矣。藝術天才,在不斷克服文類與材料之困難,金庸小說之大成,此予所以折服也。 ——陳世驤
不止江湖 內容簡介
一句話概括金庸武俠小說的偉大:他創作了影響無數人的作品,在武俠世界和江湖社會中想象了另一個中國。 無論是關鍵內容還是主要特點,本書從以下三個方面揭示了原來如此深藏不露的金庸,提供了出人意料又理所當然的解讀方式,給予了讀者會心得意的小說閱讀體驗: 武俠小說作者——金庸跌宕的人生閱歷、強烈的個性特點和自覺的寫作追求; 小說創作背景——金庸從事武俠小說寫作時特殊的個人境遇和復雜的時代狀況; 武俠小說文本——金庸如椽之筆所創作的鮮明的文學特色和豐富的文字內涵。 本書稱得上是理解和讀懂金庸武俠小說的極佳指南與思維導圖。
不止江湖 目錄
不止江湖 作者簡介
楊照,著名作家、評論家、著名人文經典“擺渡人”。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研究專長為中國古代思想史、歐洲現代思想史、原始佛教和社會人類學。“誠品講堂”“梅隆講堂”“看理想”長期經典講課講師。主要著作有《經典里的中國》《史記的讀法》《資本論的讀法》《故事照亮未來》《想樂:聆聽音符背后的美麗心靈》《我想遇見你的人生》,以及現代經典細讀系列等四十多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