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西南民族地區縣域職校發展生態與路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724011
- 條形碼:9787569724011 ; 978-7-5697-240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西南民族地區縣域職校發展生態與路徑 內容簡介
本書呈現出三大特點:**,面向時代發展需求,問題聚焦精準。在新的發展階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深厚基礎仍在民族地區、農村地區與縣域,而民族地區“縣域治理”的特點決定了縣域職校在民族地區扶貧工作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該書將研究對象定位在“西南民族地區”和“縣域職!鄙,研究視域聚焦于西南民族地區縣域職校在反貧困過程中的重點、堵點與難點問題,如民族地區縣域職校扶貧體制機制問題、傳承與創新民族文化問題、參與民族地區農民培訓問題、控輟保學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緊扣了時代發展的需求,緊抓了民族地區脫貧攻堅以及鄉村振興的關鍵,聚焦了縣域職校的發展。因此,該書具有很強的問題意識。第二,面向理論知識前沿,內容創新性強。自國家深入開展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職業教育扶貧研究的熱度迅速攀升,理論成果與學術空間不斷拓展。該書在原有的學術成果基礎上,又進一步豐富了相關研究的內涵,如利用多元學科視角明晰了縣域職校扶貧的價值機理、以推拉理論(人口遷移理論)分析了縣域職校如何驅動學生縣域就業、以資本理論構建縣域職校的發展模型、以嵌入理論構建“民族地區縣域職校”和“民族文化”之間的互動機制等。作者通過前沿的、科學的、特色的理論知識,進一步厘清了西南民族地區縣域職校發展與脫貧攻堅的內在邏輯,深度解釋了民族地區縣域職校扶貧的運作機制、實際成效、影響因素以及發展方向,為民族地區縣域職校的振興發展與反貧困治理提供了有理論高度與創新性的學術啟示。第三,面向具體實踐情境,經驗效用較強。職業教育事業始終是圍繞著黨和國家的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展開的。因此,職業教育研究必須是具有扎根性和本土性的。該書基于相關政策文件落實情況和職業教育具體改革進展,對西南民族地區縣域職校的振興發展與反貧困治理進行了扎根考察,調研與評估了“縣域職業教育”與“縣域經濟社會”之間的結構耦合度、縣域職校參與農民培訓的秩序樣態、縣域職校助力控輟保學的成效與梗阻,并提出了縣域職校振興發展與反貧困治理的實踐轉向和路徑,真正做到了學術創新與田野實踐的結合,理論成果與社會服務的融合。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西南民族地區縣域職校發展生態與路徑 目錄
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西南民族地區縣域職校發展生態與路徑 作者簡介
林克松,男,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學博士、博士后,巴渝學者青年學者,F為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大學教育學一流學科建設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西南大學教育學部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重慶市本科院校教育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職業教育理論、職業教育課程教學論研究。2012年至今,在《教育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20余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或觀點摘編19次,被評選為“復印報刊資料重要轉載來源作者(2022年版)”;主持國家級、省部級課題6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4次,重慶市教學成果獎8次;獲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次;獲重慶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次;獲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次。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