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對峙 19世紀德英美文學與思想關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35204
- 條形碼:9787100235204 ; 978-7-100-23520-4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對峙 19世紀德英美文學與思想關系研究 本書特色
著名文學理論家勒內·韋勒克以小見大之作,解鎖觀念史上的歧路與相遇。 集成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史家、比較文學家勒內·韋勒克三十余年間六篇論文,講述同一時代不同學術共同體的流變與發展,盡顯浪漫主義時期歐美學理脈絡的思想之美 ★收錄數年間相關主題重要著述,呈現一代大師思想遺產文學理論家、批評家勒內·韋勒克是美國比較文學的奠基者,他通曉多種語言,在多國學術領域享有盛譽,以博學著稱。本書以“對峙”(confrontation)為題,集合了勒內·韋勒克1929—1963年間有關浪漫主義時期德、英、美三國文學乃至哲學領域學理關系的六篇文章,集中展現了他對19世紀智識思想跨國傳播機制的認識和理解,堪稱一部了解韋勒克學術思想的重要參考書。 ★材料豐富,論述深入,彰顯著名文學評論家學術底蘊從歐洲古典主義者對理性精神的追懷,到大洋彼岸美國學人的效仿與創新,從詩歌、童話到哲學論文,全書援引了豐富的文字材料,在看似孤立零散的文本之間,經由重組和剖析,重構了文字之外廣闊而深邃的學術世界。作者韋勒克為組織材料所做的種種努力,既體現了他在語言方面的出眾才華,也反映了他對文學與思想及其所屬時代的獨特洞見。 ★由文及哲,重新發現19世紀思想史韋勒克的論述大多以文學為起點進行發散,并時刻不忘它們作為思想的產物,如何反映著其所誕生的哲學背景。文體與社會風俗、創作理念與作者個人的性情、作品所體現的史觀與民族精神,從文學到哲學,韋勒克通過探究種種觀念在時間和地理維度上的流變,描繪了一部由具體的人和作品、抽象的概念、實在且有生命的大時代共同構成的19世紀思想史。
對峙 19世紀德英美文學與思想關系研究 內容簡介
流傳、相遇、碰撞——正是文學與思想的“對峙”,成就了同一時代下不同學術共同體的流變與發展。針對德、英、美三國文學乃至哲學領域的學理關系,文學理論家、批評家勒內·韋勒克細數多位代表人物的書寫與思辨,編織出一張以智識為骨、以創作為絲的理論之網,無論是橫向的并進或歧異,或縱向的衍變傳承,均就此繪作深刻明晰的圖譜,呈現出浪漫主義時期歐洲與美國的文學思想圖景。
德國的浪漫主義作家似乎在命運悲劇中找到了一種獨特的形式,它包含著德國浪漫主義者的總體人生觀、處世態度和“幻象”——他們對隱藏在世界表象背后的神秘、威脅和邪惡感的體會。
我們遇上了雅努斯的頭顱,其中一張臉向后遙望英國以及我們的思想史,另一張臉充滿魄力地觀察著新工商業文明遇到的難題。
愛默生和其他超驗主義者不同……他輕視一切體系、所有復雜的論證鏈條,以及思辨哲學的一整套方法。
對峙 19世紀德英美文學與思想關系研究 目錄
對峙 19世紀德英美文學與思想關系研究 作者簡介
勒內·韋勒克(René Wellek,1903-1995),捷克裔美國籍文學理論家、文學批評史家和比較文學家,美國比較文學的奠基者及新批評派后期的代表性人物,曾任美國比較文學協會、國際比較文學協會主席。韋勒克畢生著作頗豐,代表作有《英國文學史起源》(The Rise of English Literary History,1941)、《批評的概念》(Concepts of Criticism,1963)、《四位批評家:克羅齊、瓦里萊、盧卡契、英加登》(Four Critics: Croce, Valery, Lukacs, and Ingarden,1982)、《近代文學批評史》(A History of Modern Criticism,1955-1992)等。 壽晨霖,復旦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系講師,研究方向為英國中世紀文學、中世紀政治與軍事思想、騎士傳奇、英國早期現代文學。 張楠,香港大學英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英國文學、現代主義、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團體、文化思想史、歐洲哲學思想和美學傳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