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第1页_91在线亚洲_中文字幕成人_99久久久久久_五月宗合网_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讀書月攻略拿走直接抄!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文風雅淵:文壇名家其文其人漫記

包郵 文風雅淵:文壇名家其文其人漫記

作者:沈揚
出版社:文匯出版社出版時間:暫無
開本: 16開 頁數: 324
本類榜單:文學銷量榜
中 圖 價:¥51.2(5.8折) 定價  ¥8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開年大促, 全場包郵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文風雅淵:文壇名家其文其人漫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42724
  • 條形碼:9787549642724 ; 978-7-5496-427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風雅淵:文壇名家其文其人漫記 本書特色

本書為上海知名作家沈揚先生的散文集,三十余萬字,配若干彩插及黑白插圖。作者為《解放日報》的《朝花》副刊主任編輯,本書是他在與文壇名家往來訪談后所記錄下的片斷回憶,書稿分為兩輯。**輯,通過編輯工作文稿往來和通信訪問等活動,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文人文事見聞和函件資料,作者記下他們的文字風流逸聞音貌,雖是側影片斷,卻也十分有意義;第二輯為若干篇記游散文,多篇也涉及一些文人文事,饒有情味。內容豐厚生動,引人入勝。作者所寫一批文壇影力人物的文學風范逸聞趣事,于文學史和報紙副刊史,頗有閱讀與史料價值。

文風雅淵:文壇名家其文其人漫記 內容簡介

作者在解放日報文藝部工作和主持《朝花》副刊筆政期間,接觸京滬和各地文壇名家,通過編輯工作文稿往來和通信訪問等活動,積累了豐富的文人文事見聞和函件資料,本書記錄了部分文苑名人其文其人其事,或片斷,或相對大側面記述,也有一些耐人尋味的軼聞趣事。全書以作者擅長的散文筆觸行文,頗為豐實生動,引人入勝。本書第二部分多篇涉及文人活動片斷的散文隨筆,也饒有情味。

文風雅淵:文壇名家其文其人漫記 目錄

目 錄 **輯 那座園子 那個客廳 ——觀瞻巴金故居想起…… 003 (瞻故居,憶往事,—1986年《解放日報》《朝花》副刊創刊三千期,吳芝麟率包括鄙人在內的幾位編輯拜望巴金老人。巴老是《朝花》創刊見證人,首期即刊登雜文《有啥吃啥》并開設“雨夜雜談”專欄,在客廳里聽老人講述往事,倍感親切。) 周而復:文字長路上的不倦旅人 008 (周而復著作等身,尤其是長篇小說《上海的早晨》膾炙人口。他寫抗日長篇小說,自《燕宿崖》《白求恩大夫》起始,到晚境中完成三百多萬字的多卷本《長城萬里圖》,耗盡了自己的智慧和心血……) 蕭乾與《朝花》兩題 013 (蕭乾在為《朝花》寫的文稿中力倡報紙副刊應當成為培育文學新人的搖籃,編輯要當好“文學保姆”。還在《朝花》著文披露早年自己寫的長篇小說《夢之谷》,其實就是自己的初戀情史。) 《夢之谷》:夢里夢外的故事 ——蕭乾早期長篇小說引出的話題 017 (蕭乾的長篇小說《夢之谷》,詩性的文字,田園牧歌式的浪漫愛情,引人入勝。小說中的男主角就是作者蕭乾本人。事隔六十年之后的1987年,相關當事人在作品故事原發地廣東汕頭有一次奇遇,蕭乾夫人文潔若和小說女主角——夫君的初戀情人蕭曙雯有一段戲劇性談話。) 文風雅淵——前輩散文家柯靈憶記片斷 023 (柯靈“以真為骨,美為神”的文字情懷,使他的散文筆墨總是神馳情切,清光照人。晚年發表于《朝花》的《重建飛翼樓》隨筆,依然字斟句酌,辭采紛呈。柯靈也是一位出色的電影藝術家和編輯家,我曾聽多位師友談論40年代向他投稿的故事。) “紅樓”懷想——“紅霞公寓”訪劉白羽 026 (劉老說“寫散文總是要有點激情的,其實就美而言,我們的筆還是寫不過現實世界的實際存在的”。那些日子白羽老人用很大精力創作長篇小說,并利用間隙時間寫短文。劉白羽晚年寫了三篇海洋題材散文,其中兩篇刊于《朝花》。) 郭風散文漫話 031 (抒情散文的代表作家之一郭風,晚境中對在好多年里“抒情散文幾乎一統天下”的現象進行反思,并在《朝花》開設“散文漫思錄”專欄,……那段時期他發表在《朝花》和其他報刊的作品,題材格局和精神蘊含都有了變化。) 猶聞悠悠葉笛聲——郭風的散文“性格” 035 (冰心對郭風“小弟”晚年散文的評價:“人的歲數大了,文章往往從絢爛到平淡,這是冶煉的結果,是一個進步!惫L認為冰心晚年散文進入了“自在自如”的境界。兩位散文名家各自達到的“境界”,都是很值得關注的。) 記得那謙和的聲音——秦瘦鷗略憶 039 (秦瘦鷗對過去曾經受到批判的作品寫過“反思”文章,但與信得過的朋友交談時,對于把他歸入“鴛鴦蝴蝶派”作家之列并不認同,可見他的自我否定是違心的。秦先生早年就常結交文化新聞界的朋友,我與他在電話中交談,他說得出《朝花》幾乎所有編輯的名字,還說想找個時間同編輯們一道喝茶聊天。) 高曉聲兩題 043 (高曉聲在寄“今日江南”征文稿的附信中說:“今日江南農村概括也難,光有經濟上好未見得一定就好。”反映了他對當時農村現實狀況的不安和擔憂。這位鄉土題材書寫高手的情感生活多磨難,作家林斤瀾曾對高曉聲有具體評價……) 從《人之于味》說開去 048 (陸文夫*喜歡吃“家里的菜”,因為“家里的愛人*懂得親人喜歡吃什么”。在《人之于味》一文中,他把吃與生理學、心理學、美學、社會學聯系起來,真的是食有味,文也有味。曾與文友在蘇州陸文夫女兒開的飯店里用餐,聽陸先生說蘇州也說美食。) 小巷深處 050 (葉圣陶把姑蘇小巷深處的這座故居捐獻給文化事業,由陸文夫主持的《蘇州雜志》就開設在這座老宅里。他定期來編輯部,對雜志要刊登的稿子一一過目,“反映傳統的蘇州或曰蘇州的傳統”,是陸文夫倡導的《蘇州雜志》宣傳的一個側重點。) 文苑舊拾 053 (陸文夫愛酒,醫生問他“要酒還是要命”,陸戲答酒和命都要,但可以“酒少喝一點,命少要一點”,陸七十五六歲辭世,便有人說是否果然酒換去了他幾年壽。郭風愛貓,他說自己有時候會與家中的貓咪“說說話”,但現在年老眼花看不清了,而“看不清對方的眼神是無法對話的”。此語耐人尋味。) 留下的散文長廊—何為印象 056 (何為晚年整理出版的《何為散文長廊》,集結了包括《第二次考試》《臨江樓記》等代表性作品及各時期重點作品,亮點紛呈。這位從“亭子間”起步的散文名家素以嚴謹為文著稱,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在書房里拉一條繩子,掛上寫作時需要參考的素材資料,稿子完工后也掛在繩子上,細心地改上幾遍。) 紙上煙云,貴乎精短——何為的晚晴散文 060 (何為認為中國古代散文精品和五四以來的散文名篇,絕大多數都是短篇章,所以他“在精短散文的寫作中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愿為此練筆到老”。我曾不止一次在陜西南路何府聽何老談散文寫作的“表現力”!都埳蠠熢啤肥撬砟昃躺⑽牡慕Y集。) “櫻榴居”文思—魯彥周隨筆印象 063 (寄來《葉集漫步》散文稿的那些日子,魯彥周正在回顧和檢視自己的創作道路和經驗,曾言:作家的使命感太重,“文學的靈魂就負擔不起,一旦超過了負荷,文學就會逃跑”。寫作《葉集漫步》等隨筆作品,正是他在新的歷史時期用開放自由心態進行寫作的實踐。) 史文并舉的文字氣象——寫在八卷本《蔣星煜文集》出版時 067 (這位戲曲史研究大家對明史、文化史、現代文學史等也有悉心研究,各個時期的散文寫作也值得重視,六百萬言《蔣星煜文集》是先生一生心血的結晶。蔣老曾多次說起“我同《解放日報》有不解之緣”。) 半個世紀的《西廂記》情結—史學家、作家蔣星煜記略 070 (作為《西廂記》研究的權威專家之一,蔣星煜一生寫了七部專著(其中一部與人合作),涉及“西學”研究三個大類十項細目,尤其是對于品目繁多的明刊本《西廂記》版本的探索,付出*多收獲也巨,以至于“改得近乎失真的本子我也很快就能識破”,終于找到了“真面目的近似值”。) 走近趙清閣 074 (兩次去吳興路趙清閣寓所拜望老人,她談話中的兩點聽后印象深刻,一是沒有完成原先計劃中的《紅樓夢》系列話劇創作(僅完成數部),是一生*大的遺憾。二是曾經當面聆聽魯迅先生談散文寫作,自己文學創作的興趣有點兒雜、散,雖然也出了幾本散文集,但還是寫得太少,愧對魯迅先生。) 細節中的趙清閣 077 (趙清閣曾經在落雪天采雪存儲,然后揀個晴日,用雪水煮茶,于窗前品著雪茗展紙描繪梅雪圖;寫作懷念好友陸小曼文章的時候,特地從箱子里翻出當年小曼送給她的白背心,穿在身上;每年寒冬,鄧穎超大姐總會托人送兩支梅花來,老人清晨起床*先做的事情就是打開窗子,洗漱后在梅花前靜坐。) 趙清閣的文墨人生 080 (抗戰時期,趙清閣先后在武漢和重慶編《彈花》雜志,辦刊口號是“抗日高于一切”,還同老舍合作完成三部話劇劇本。清閣一生結交眾多朋友,都是我國文壇藝苑的馳名人物,晚年潛心寫作對這些師友的憶念文章,是她散文成果的重要方面。那段時間《朝花》刊登了她懷念鄧穎超和陽翰笙等人的重要文稿。) 賈植芳:晚年筆墨中的精神慧光 084 (賈植芳在《朝花》刊登《找回另一只翅膀》,對“鴛鴦蝴蝶派”作家的成因、特點和作品傳播的社會效應,從社會、歷史和文化的多重角度進行總體分析,認為過去對它的社會“宣判”是不公平的。他的這一論點引起學界、文界的廣泛關注?堑牧硪恍┪恼聞t展示了他對培育新人的熱忱和苦心。) 徐中玉的側面 089 (徐中玉在《朝花》刊登《魯迅研究的新天地》一文,批評一些人動不動就“把魯迅推到斗爭現場”,并指出這實際上是“利用魯迅的崇高聲望來達到運動家整人的目的”,認為只有解決了魯迅是人不是神這個問題,才能把魯迅身上*本質的東西學到手。徐老多次擔任《朝花》散文征文評委,看稿評稿的認真細致,令人感動。) 袁鷹,心儀的前輩同道 093 (袁鷹寄給陳詔的稿子中有一篇題為《漢口路309號》,內中一個細節記錄了一件歷史性的大事:1949年5月26日《解放日報》創刊前夕,在漢口路309號申報館舊址,他目睹惲逸群從公文包里拿出一塊帶有木托的銅版報頭……袁鷹稱《解放日報》是自己的“娘家”,在《朝花》先后開辟專欄,經陳詔之手陸續發表文章。) 邵燕祥的文字境界 097 (邵燕祥寫詩寫雜文,皆大家手筆。詩多形象思維想象力,雜文則直面社會人生,一“虛”一“實”,各呈涇渭,他卻能游刃于虛實之間,左右出手……) 從*后的文稿說起—懷念雜文家拾風 100 (報人、雜文名家拾風是《朝花》的老作者、老朋友,他在《朝花》刊登的*后一篇雜文是《洪承疇罵娘》,我和陳詔把刊登此文的報紙送到醫院并看望他,建議他安心養病暫不寫作,拾風卻笑著回答:“只要精神好一點,我還是會在病床上拉拉(寫寫)的!闭l料沒過幾天,就傳來了先生病逝的噩耗。) “雙子”文章真性情——雜文家馮英子、何滿子文稿憶記 104 (馮英子疾惡如仇,其雜文題材重點一是揭批日本侵華罪行,二是抨擊封建主義殘余思想。一次江南之行后計議寫十篇文章,首篇寄給了《朝花》。何滿子面對社會丑惡現象常說的一句話是“不能聽過算數”。) 某公三憂 111 (這篇以雜文形式寫的文稿,內中的“某公”是哪位著名學問家?讀到文末即可知曉。) “鴛鴦蝴蝶”的話題 114 (賈植芳將“鴛鴦蝴蝶派”作品作兩點歸結,并認為這一派作品“不乏市儈氣的庸俗,但又誰能說其中沒有幾分難得的清醒”。一向對“鴛蝴派”持批評態度的何滿子,認為好友賈植芳分析的兩點“是有道理的”,但仍認為對于這類作品中迎合市民消費趣味的市儈氣傾向,其對社會的消極影響應當有足夠的清醒估計。) 時間,在晚晴的勤勉中流過——文潔若印象記 117 (文潔若自稱一生只做三件事:搞翻譯,寫散文,保護蕭乾。夫君去世后,她仍筆耕不息,尤其在譯作方面新品迭出。文先生說荒廢的時間太多了必須用自己的努力補回來。復興門外的寓所里,連續數小時伏案勞作仍是這位九旬老人的“日常態”。她對健康長壽有信心,說要寫到一百歲,活到一百十幾歲。) 那年在“鴿子窩”,王蒙與我們同侃 121 (說到作家創作艱苦性的話題時,王蒙提到周而復,“那三百多萬字的抗日小說《長城萬里圖》,可是一位老人在人生*低谷的那些年完成的,十分令人欽佩”。接下來聊寫作的“快手”和“慢手”,然后大家在海邊重溫《浪淘沙·北戴河》詞篇。這次在北戴河,王蒙并未徹底休養,正值北京奧運會前夕,他在為“寫奧運”做準備呢。 劉心武《紅樓夢》探佚前期文蹤及其他 125 (在《劉心武續紅樓夢》一書出版前,劉心武曾將曹著八十回后“十二釵”女子的命運歸宿重新設計,其中“三釵”的“預演”草綱,由陳詔和筆者先后經手,陸續刊登于《朝花》。作為《紅樓夢》研究者的陳詔先生不同意劉氏探佚文章的主要觀點和“索隱派”思路,著文與之論爭,有時言辭很激烈,但堅持對事不對人的學術爭鳴原則,“論劍”之后仍是好朋友。) 云鄉深處有佳思——鄧云鄉略記 130 (鄧云鄉在北京居住過二十年,他寫的京華懷舊文章,真的能把“事如春夢了無痕”的情境寫得既如夢如幻又似乎觸目可見觸手可及。我編發的《皇城根尋夢》散文,是鄧先生在《朝花》刊登的*后一篇文章。他與陳詔都是紅學家,常來文藝部老陳辦公室小坐,一道切磋交流紅學研究心得。) “半拙齋”主唐振常談“吃局” 134 (既寫席上佳肴,也寫“飯局”,寫吃客的相關故事。他寫揚派名廚何德龍的手中絕活“八寶鴨”烹制,寫得有聲有色。作為川人,對川菜的“辣”也有內行的見解。) 寫《巴金傳》是平生之幸——“熒熒樓”主徐開壘說文事 137 (徐先生說寫《巴金傳》得到巴金老人首肯,是自己*感榮幸的事情。采寫過程中,有些事涉及傳主的內在精神。在與巴老面對面的交談請教中一一得到了滿意回答。由于采集和研判的認真細致,徐老說寫作時便感覺已經“握住”了傳主的生命脈息,“握住”了傳主文字世界的“靈魂”。徐開壘作為著名報人和散文家,自身的文字生涯也精彩。) 橘林晨話 144 (在太湖之濱的蘇州古村落——陸巷的偌大橘子林里,迎著朝陽,目睹滿林紅橘,筆者與前輩作家、編輯家徐開壘徐行徐談(文化人生的話題占多數)。在電視劇《橘子紅了》的詩意取景地與一位文壇老人的這次晨間閑談,難以忘懷。) 森林夜話 147 (一位是著名社會學家,一位是著名報人,兩人又都是著述豐碩的作家。鄧偉志崇尚“直言動天下”,并倡導“知民度”,因而在著述生活中總是“眼睛向下”,關注民間。丁錫滿有“布衣老總”之稱,從窮山溝里走出來的他,是又一位“知民”派。鄧先生的隨筆時評貼近社會,貼近民眾,字里行間有社會和時代的脈息。才子型的丁先生文采風流,卻總是憎愛分明,走筆天下,呼號民生。) 從《青的果》到《五洲風云紀》——外交家王殊的文學情懷 150 (外交家筆下的文字總是多彩而豐實,何況王殊還是早年在上海與沈寂、袁鷹、何為、徐開壘等人一道寫稿出道的資深文人!王老離休后重拾舊愛,作品迭出,他在《朝花》刊登多篇域外題材散文,比如《重逢多瑙河》,河流和岸邊風景,時空交叉中曲折的人事變幻記敘,簡直就是一部電影的濃縮版。) 何府誼聚 154 (《人民日報》的《大地》、《文匯報》的《筆會》、《解放日報》的《朝花》—三家著名報紙的副刊老人袁鷹、徐開壘、陳詔與我,聚集在上海陜西南路老散文家何為先生家里,飲茶聊天,暢談報紙副刊的昨天和今天。徐開壘說沒有約到《新民晚報》的秦綠枝(吳承惠),如約成,就是四大副刊老人話當年了。) “煮字”“裁衣”總關情——陳詔的文化人生 157 (陳詔幾次向錢鍾書先生約稿遭婉拒,陳繼續寫信,錢先生終于寄來一首詩,于《朝花》刊登后,錢老堅辭稿酬,陳想方設法,買凍石一方,請篆刻名家錢君匋為錢氏刻成印章,赴京登門送印,錢老見印欣悅。自此,錢陳書信往來,成了朋友。陳詔先生人生“低谷”中,行囊里幸有一部《紅樓夢》。) 枯荷聽雨心亦靜——讀陳丹晨隨筆 164 (1933年巴金寫過一篇《三等車中》隨筆,記述乘坐津浦線客車的情景,巴金研究者陳丹晨在《朝花》刊登的一篇隨筆,題目也是《三等車中》,描記20世紀90年代乘坐京滬線慢車的見聞。時隔一個甲子兩篇同題文章,于車廂一角映現滄桑巨變中的時代和人物風貌,作家的選材立意真是別具心曲。) 俞天白:歲月中的打磨 167 (俞天白對好多事情喜歡“親歷一番”。為了熟悉股市,曾到證券報工作,并親自操盤買賣股票;一次應約為《朝花》寫城市風貌征文,來信說想聯系直升機,從空中俯視一下上海新貌,還約我一道飛一次!坝H歷”的習性,使他的寫作素材“倉儲”總是十分豐實。晚境中關注家鄉義烏的經濟奇跡,文字旅人再出發。) 吳歡章—論者眼光 詩性情懷 171 (從閱讀多部詩歌、散文評論專著走近主編者吳歡章,雖以寫詩出道,吳教授對詩歌散文創作的研究和評判嚴謹縝密,認定“理論應該聽實踐的聲音”“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在教學和文學研究的間隙,吳先生也寫詩寫散文,我經手編發他多篇散文稿,深沉的滄桑意味中,有多少人間故事在里頭。) 陳祖芬——字里行間,有時代的脈息搏動 175 (刊登于《朝花》的散文《深圳不相信牢騷》,寫20世紀90年代的深圳,作者用激情的筆觸,記述被洪水淹沒的街道上,“趕潮人”涉水而行的“十八般武藝”,一個個生動畫面,折射的是大建設中這座南國新城的精氣神。若干年后寫《西湖重》,常有妙筆,既瀟灑又有“內力”的杭州人,建設新的城市舉重若輕,也就是袁枚先人所說的“人間始覺西湖重”了。) 26樓咖啡廳,程乃珊來了 178 (咖啡廳里的話題,“雙城”是少不了的,程乃珊明白自己屬于上海,但又念念不忘那座自己也十分喜歡的城市香港。她不是一個懷舊主義者,比如寫上海的“老克勒”,不會一味追求城市西北角陳德業的那座寧靜小樓,散發時代氣息的大上海今日風景,畢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此后的那些日子,她對紀實作品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為《朝花》寫的稿子,寫實和思考性的題材多了起來。) 陳丹燕——從老街發屋到“地理閱讀”…… 182 (真,細,自然,有情味,讀著,讀著,便走進了她的文字世界。都市生活各色人等寫熟了,她的文學視野愈益開闊,“情人墻”“和平飯店”,等等,都在她“文化外灘”觀察和思考的范圍之內。魔都“外灘”連接海內外的廣闊空間,她的國際旅行便有了極為豐富的內涵,她的文學天空就更開闊了。) 竹林——避開“聚光燈”,靜心謀劃“新風景” 185 (物欲名利沖擊了好多應該存在的東西,一些美好的東西“淡出”,竹林稱這樣的狀態為“縮略時代”。即便如此,她仍認為“超然物欲的精神力量”依然存在,“清凈無染的長情大愛”依然存在。她尋覓它們,發現它們,她要為此而書寫,為此而表達。避開塵囂,在安靜的“一角”描畫心中的“風景”,仍是她的日常態。) 秦文君——寫少年兒童,“孩子王”自有“心尺” 188 (對少兒生活有著太多的了解,對孩子有著太多的愛,她是兒童世界的“局內人”,但畢竟是成年人看孩子,她又在“局外”,如此兩者結合,體察和表現孩子的時候就有了一把客觀的“心尺”。這樣一位孩子們貼心的“精神導師”,又是那樣的勤勉“耕耘”,“高產穩產”自在情理之中。) 殷慧芬——寫小說的女作家也有一顆“散文心” 191 (散文的寫作中適當引進小說“元素”,一是“習性”,一是嘗試。比如寫布魯塞爾廣場,對不在同一個歷史時空里的兩個孩童的描寫,別樣地烘托了一個莊嚴的主題。寫《夜探王村》,突出地描記了那位有著一副怪面相的九旬老嫗,喀斯特地貌的古村落,一位古村落中的異相老人,讓人生發一點天地人生的聯想就不是很荒誕。眼中有“人”,文章有“心”,女作家也有一顆“散文心”。) 王周生——“地熱”,真情,寫“活”普通人 194 (王周生的母親稱自己的出生地為“血地”,做女兒的記著這些,記著那些普通女性的土地情結、家鄉情結、親人情結。她帶著“心”的溫暖觀察她們、了解她們。有“地熱”的烘托,在書寫她們的時候,便筆下有情人有情,常能引起閱讀者的內心共鳴。人性中的“閃光點”是寶貴的,王周生善于敏銳地發現它們,并稱之為“截住閃電”。) 王曉玉——潮漲潮落,關注女性心靈的那個“! 198 (王曉玉喜歡研究歷史,她的作品中的一些故事和人物,便常有家族史、個人史的“蹤跡”在里頭。她曾在《朝花》發表一篇散文《娘家情結》,說的是“娘家”,其實關注的是“娘家”那條弄堂的歷史,當然“史”的重點依然是自己一向關心的女性命運。不論是寫小說,還是寫散文,她關心筆下人物的“心靈”,并從廣泛意義上探究社會各色人等的“心史”。) 封藏七十八年的寂寞心歌——《一個民國少女的日記》出版前后 201 (一個陳舊的紙包里裝著一大沓信函,文潔若發現這是一位少女寫的情書,書寫者正是自己的二姐文樹新,收信者則是一位已故著名中文教授。往事不敘,文先生覺得單憑少女在信中展示的十分單純清潔的情感,還有信中頻見的閱讀文學名著獨到細膩的心得記述,都是有意義的,于是協助出版社編輯出版了一本書。) 帶露朝花日日新——經歷一個甲子的《朝花》副刊 204 (由著名報人趙超構起名的《解放日報》《朝花》副刊,一開始就得到巴金等人的熱忱支持,其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民眾的辦刊路線和方針,是報紙副刊歷史傳統和現實社會生活結合的生動展示。六十多個寒暑走過來,“朝花大公園”依然花繁葉茂,如帶露鮮花,顯示不竭的生命力。) 《朝花》之緣 209 (《朝花》編輯諸君本著“重視名家,不薄新人”的辦刊精神,都有各自聯系的作家群,既獨當一面,又通力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團隊諸君自身也分別是作家、詩人或評論家,這樣極有益于與作者的溝通和交流。中國報紙副刊素有辦刊者亦編亦寫的傳統,《朝花》團隊文人輩出,正是這種傳統精神傳承的生動寫照。) 第二輯 南國花影 217 圭峰閑話:聊蘇軾說巴金 225 廬山轎 ——匡廬隨記之一 229 西子茶話 234 敦煌雜記 237 揚州話片 241 總是晴紅煙綠 ——蠡園三題 246 臺中的“人文溫度” 252 消失了的“情人墻” 256 天臺隋梅今又見 261 管社山詩魂 265 尋訪老榕樹 269 廈門,飄落在老街的夢 273 寂寞寒山路 277 老正興的前塵瑣聞 283 溥儀妻子李淑賢自我辯白 287 附 錄 老編輯眼中的作家風采——讀《朝花懷敘錄》 吳歡章 295 開卷有益:老報人的舊夢和晚餐 黃亞明 300 后記 303
展開全部

文風雅淵:文壇名家其文其人漫記 作者簡介

沈揚,原名沈瑞昌,籍貫江蘇無錫,先后供職《廈門日報》《福建日報》《解放日報》,曾任福建日報總編室副主任、主任,解放日報文藝部副主任、主任,主持《解放日報》的《朝花》文藝副刊多年,出版有散文隨筆集《晴紅煙綠》《長風淡靄》《藍窗漫草》《覽世心影錄》《曲樓文拾新集》及隨筆體編輯手記《朝花懷敘不》等書稿多部。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 免费a级在线观看播放 | 久久亚洲伊人成综合人影院 |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 | 国内一级纶理片免费 |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 任我爽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一级爱爱 | 精品欧美成人bd高清在线观看 | 日韩经典欧美精品一区 | 日本巨大的奶头在线观看 | 午夜精品网站 |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96影院 | 日本黄视频在线播放 | 欧美日本高清在线不卡区 | 亚洲经典千人经典日产 | 华人欧美国产在线精品 | 特级欧美插插插插插bbbbb | 免费视频爱爱太爽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 91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 插我舔内射18免费视频 | 99精品视频不卡在线观看免费 | 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麻豆发布 | 久久精品蜜芽亚洲国产av | 成人 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精品婷婷久久久久 | 老妇肥熟凸凹丰满刺激 | 热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网禁呦萝资源网站在线观看 | 日本一级毛片a免费播放 | 三个男吃我奶头一边一个视频 | 国产成人一区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己满十八小 | 精品高朝久久久久9999 | 又刺激又黄的一级毛片 |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 免费观看性欧美大片无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