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大家小書系列:新詩與傳統(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5547336
- 條形碼:9787805547336 ; 978-7-80554-733-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家小書系列:新詩與傳統(精裝) 本書特色
本書編選我國“九葉詩派”著名詩人鄭敏關于詩歌理論方面的重要理論文章。作者回顧了20世紀中國新詩創作發展脈絡、新詩發展各階段特點,探討了新詩與傳統、與西方詩歌的關系,新詩與漢語的關系,中國詩歌古典與現代的關系,闡述了她對于詩的形式美、漢語的審美功能與詩意價值的理解,回答了中國新詩能向古典漢詩學什么、新詩應該追求什么的問題,使讀者對于這些詩歌領域的重要理論問題有了全新認識和理解。作者在闡述詩歌理論的同時,分析和解讀了多篇我國現當代著名詩人的詩歌作品,詮釋了詩歌理論如何在具體詩歌評論和詩歌創作實踐中得以應用。 她仿佛是朵開放在暴風雨前歷史性的寧靜里的時間之花,時時在微笑里傾聽那在她心頭流過的思想的音樂,時時任自己的生命化入一幅畫面,一個雕像,或一個意象,讓思想之流里涌現出一個個圖案,一種默思的象征,一種觀念的辯證法,豐富、跳蕩,卻又顯現了一種玄秘的寧靜。 ——唐湜
大家小書系列:新詩與傳統(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編選我國“九葉詩派”著名詩人鄭敏關于詩歌理論方面的理論文章。作者回顧了20世紀中國新詩創作發展脈絡、新詩發展各階段特點,探討了新詩與傳統、與西方詩歌的關系,新詩與漢語的關系,中國詩歌古典與現代的關系,闡述了她對于詩的形式美、漢語的審美功能與詩意價值的理解,回答了中國新詩能向古典漢詩學什么、新詩應該追求什么的問題,使讀者對于這些詩歌領域的重要理論問題有了全新認識和理解。作者在闡述詩歌理論的同時,分析和解讀了多篇我國現當代著名詩人的詩歌作品,詮釋了詩歌理論如何在具體詩歌評論和詩歌創作實踐中得以應用。
大家小書系列:新詩與傳統(精裝) 目錄
大家小書系列:新詩與傳統(精裝) 作者簡介
鄭敏(1920— ),福建閩侯人,生于北京。1943年畢業于西南聯大哲學系,與穆旦、杜運燮并稱“聯大三星 ”。1952年在美國布朗大學研究院獲英國文學碩士學位,回國后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工作,1960年后在北京師范大學外語系講授英美文學。作為“九葉派”碩果僅存的大詩人,她不僅在創作上成就卓越,在詩學理論建設上也頗有建樹,“代表著當代詩歌中理性的建設性的聲音”。著有詩集《詩集1942—1947》(1949)、《九葉集》(1981,合)、《尋覓集》(1986)、《心象》(1991)、《早晨,我在雨里采花》(1991)和《鄭敏詩選1979—1999》等,以及詩學專著《詩與哲學是近鄰》等。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