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現代雷達系統分析與設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672816
- 條形碼:9787560672816 ; 978-7-5606-728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雷達系統分析與設計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講述了現代雷達系統分析與設計的全過程,涵蓋雷達原理與雷達系統兩部分,全書共12章。書中以雷達系統為主線,主要介紹雷達系統的基本知識、雷達信號波形設計、雷達信號處理、雜波抑制、干擾抑制方法,以及從檢測到參數測量與跟蹤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實際知識,并提供了一些非常經典的MATLAB程序,以便讀者理解和實踐應用。本書還介紹了相控陣與數字陣列雷達、雷達成像技術,*后給出了典型的雷達系統設計案例和虛擬仿真實驗。本書內容新穎,系統性強,理論聯系實際,突出工程實踐和應用,既可以作為高等學校電子工程相關專業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雷達課程教材或參考書,又可以幫助雷達工程技術人員掌握雷達系統的分析和設計方法,分析并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現代雷達系統分析與設計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1 雷達的發展概況 1
1.2 雷達工作原理與分類 3
1.2.1 雷達的工作原理 3
1.2.2 基本組成 4
1.2.3 雷達分類 5
1.2.4 雷達的工作頻率 6
1.2.5 從雷達回波提取的目標信息 7
1.2.6 多普勒頻率 8
1.3 雷達的主要戰術與技術指標 12
1.3.1 主要戰術指標 12
1.3.2 主要技術指標 16
1.4 雷達的生存與對抗 17
1.4.1 電子干擾與抗干擾技術 17
1.4.2 雷達抗反輻射導彈技術 19
1.4.3 雷達反低空入侵技術 21
1.4.4 飛機隱身與雷達反隱身技術 22
練習題 26
第2章 雷達系統的基本知識 27
2.1 雷達系統的基本組成 27
2.2 雷達發射機 28
2.2.1 發射機的基本組成 28
2.2.2 發射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33
2.2.3 固態發射機 38
2.3 雷達接收機 41
2.3.1 接收機的基本組成 41
2.3.2 接收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44
2.3.3 接收機的增益控制 53
2.3.4 濾波和接收機帶寬 55
2.3.5 數字接收機 60
2.3.6 A/D變換器的選取 61
2.4 天線 63
2.4.1 雷達對天線的要求 63
2.4.2 天線的主要類型 64
2.4.3 天線的主要性能指標 64
2.4.4 天線的場區 69
2.4.5 天線的測量 70
2.5 終端信息處理 71
2.5.1 終端信息處理系統的功能與組成 71
2.5.2 雷達信息的錄取方式 72
2.5.3 錄取的參數 73
2.5.4 雷達數據處理 74
2.5.5 雷達終端顯示 76
練習題 78
第3章 雷達方程及其影響因素 79
3.1 基本雷達方程 79
3.2 目標的散射截面(RCS) 84
3.2.1 目標的散射機理 85
3.2.2 RCS的定義 86
3.2.3 RCS的計算 88
3.2.4 RCS的測量 92
3.2.5 目標起伏模型 93
3.3 電波傳播對雷達探測的影響 97
3.3.1 大氣折射對雷達探測的影響 97
3.3.2 地球曲率對雷達探測的影響 98
3.3.3 大氣衰減對雷達探測的影響 99
3.3.4 地面反射對雷達探測的影響103
3.4 系統損耗 107
3.4.1 傳輸損耗 108
3.4.2 天線波束形狀損耗 108
3.4.3 疊加損耗 109
3.4.4 信號處理損耗 109
3.5 雷達方程的幾種形式 111
3.5.1 雙基地雷達方程 111
3.5.2 搜索雷達方程 113
3.5.3 低脈沖重復頻率的雷達方程 115
3.5.4 高脈沖重復頻率的雷達方程 117
3.6 存在干擾時的雷達方程 119
3.7 本章MATLAB程序 122
練習題 123
第4章 雷達信號波形及其脈沖壓縮 126
4.1 雷達信號的數學表示與分類 126
4.1.1 雷達信號的數學表示 126
4.1.2 雷達信號的分類 129
4.2 模糊函數與雷達分辨率 131
4.2.1 模糊函數的定義及其性質 131
4.2.2 雷達分辨理論 134
4.2.3 單載頻脈沖信號的模糊函數 136
4.3 調頻脈沖信號及其脈沖壓縮處理 140
4.3.1 線性調頻脈沖信號 141
4.3.2 非線性調頻脈沖信號 145
4.3.3 調頻脈沖信號的壓縮處理 148
4.3.4 距離多普勒測不準原理 152
4.4 相位編碼脈沖信號及其脈壓處理 153
4.4.1 二相編碼信號及其特征 153
4.4.2 巴克(Barker)碼 155
4.4.3 M序列編碼信號 157
4.4.4 相位編碼信號的脈沖壓縮處理 160
4.4.5 相位編碼信號的多普勒敏感性 163
4.4.6 LFM與相位編碼信號的比較 164
4.5 步進頻率脈沖信號 165
4.5.1 步進頻率(跳頻)脈沖信號 165
4.5.2 調頻步進脈沖信號 169
4.5.3 步進頻率信號的綜合處理 170
4.6 正交波形 174
4.7 距離與多普勒模糊 176
4.7.1 距離模糊及其消除方法 178
4.7.2 速度模糊及其消除方法 181
4.8 調頻連續波信號及其拉伸信號處理 185
4.9 基于DDS的任意波形產生方法 190
4.9.1 DDS技術簡介 190
4.9.2 基于DDS的波形產生器的設計 191
4.10 本章MATLAB程序 194
練習題 200
第5章 雷達信號處理 203
5.1 雷達信號處理的任務與分類 203
5.2 雷達回波信號模型 205
5.3 數字中頻正交采樣 207
5.3.1 模擬正交相干檢波器的不足 207
5.3.2 數字中頻正交采樣的原理 208
5.3.3 數字中頻正交采樣的實現方法 209
5.4 脈沖串信號與脈沖積累 215
5.4.1 相參脈沖串信號 215
5.4.2 多脈沖的相干積累處理 219
5.4.3 非相干積累的常用處理方法 220
5.4.4 相干積累與非相干積累的仿真 221
5.5 空域信號處理 225
5.5.1 數字波束形成(DBF) 225
5.5.2 MUSIC算法 229
5.5.3 ESPRIT算法 232
5.5.4 *大似然(ML)算法 233
5.5.5 算法仿真與實測數據分析 234
5.6 極化信息處理 236
5.6.1 電磁波極化表征237
5.6.2 目標的極化特性及其表征 239
5.5.3 極化特征測量 240
5.5.4 極化參數估計 242
5.6.5 極化濾波器設計 243
5.7 FFT在雷達信號處理中的應用 248
5.8 窗函數及其應用 249
5.9 本章MATLAB程序 253
練習題 255
第6章 雜波與雜波抑制 257
6.1 概述 257
6.2 雷達雜波 258
6.2.1 面雜波 258
6.2.2 體雜波 267
6.2.3 雜波的統計特性 269
6.2.4 天線掃描引起的雜波譜展寬 275
6.3 MTI/MTD性能指標 276
6.3.1 雜波衰減和對消比 276
6.3.2 改善因子 276
6.3.3 雜波中的可見度 276
6.4 動目標顯示(MTI) 277
6.4.1 延遲線對消器 278
6.4.2 參差重復頻率 283
6.4.3 優化MTI濾波器 287
6.4.4 自適應MTI (AMTI) 292
6.4.5 MTI仿真和實測數據處理 294
6.4.6 MTI性能的限制 296
6.5 動目標檢測(MTD) 298
6.5.1 MTI級聯FFT的濾波器組 300
6.5.2 優化MTD濾波器組 301
6.5.3 零多普勒處理 305
6.5.4 自適應MTD (AMTD) 308
6.6 雜波自適應控制 309
6.6.1 雜波圖 310
6.6.2 雜波輪廓圖 311
6.7 脈沖多普勒雷達 313
6.8 本章MATLAB程序 315
練習題 318
第7章 干擾與抗干擾技術 319
7.1 干擾的主要類型 319
7.2 遮蓋性干擾 321
7.2.1 遮蓋性干擾的分類 322
7.2.2 遮蓋性干擾的效果度量 323
7.2.3 噪聲干擾 324
7.3 欺騙性干擾 325
7.3.1 欺騙性干擾的分類 326
7.3.2 距離欺騙干擾 328
7.3.3 速度欺騙干擾 331
7.3.4 角度欺騙干擾(交叉眼干擾) 333
7.4 無源干擾 335
7.5 組合式干擾 336
7.6 雷達副瓣干擾對抗技術 337
7.6.1 雷達常用的抗干擾技術 337
7.6.2 低副瓣、超低副瓣天線技術 338
7.6.3 副瓣對消(SLC) 339
7.6.4 副瓣匿隱(SLB) 350
7.7 主瓣干擾對抗方法 351
7.7.1 阻塞矩陣預處理法 352
7.7.2 特征投影矩陣預處理法 354
7.7.3 盲源分離 355
7.7.4 和差四通道主瓣干擾對消法 358
7.7.5 仿真及實測數據處理結果 362
7.7.6 四種主瓣干擾對抗方法比較 368
7.8 無源干擾對抗技術 368
7.8.1 箔條干擾實測數據的頻譜特征 369
7.8.2 箔條干擾識別方法 370
7.8.3 角反陣干擾對抗技術 372
練習題 373
第8章 雷達信號檢測 375
8.1 基本檢測過程 375
8.2 雷達信號的*佳檢測 378
8.2.1 噪聲環境下的信號檢測 378
8.2.2 虛警概率 381
8.2.3 檢測概率 382
8.2.4 信號幅度起伏的檢測性能 385
8.3 脈沖積累的檢測性能 386
8.3.1 相干積累的檢測性能 386
8.3.2 非相干積累的檢測性能 387
8.3.3 相干積累與非相干積累的對比 388
8.3.4 積累損失 390
8.3.5 起伏脈沖串的檢測性能 393
8.4 自動檢測——恒虛警率處理 397
8.4.1 單元平均CFAR 398
8.4.2 其它幾種ML類CFAR 399
8.5 智能檢測 403
8.5.1 可變性指示檢測算法 403
8.5.2 現代雷達常用的檢測方法 404
8.5.3 智能檢測方法 405
8.6 計算檢測性能的MATLAB程序 406
練習題 412
第9章 參數測量與跟蹤 413
9.1 概述 413
9.2 雷達測量基礎 414
9.2.1 雷達測量的基本物理量 414
9.2.2 雷達測量的理論精度 416
9.2.3 基本測量過程 416
9.3 角度測量與跟蹤 418
9.3.1 圓錐掃描法測角 419
9.3.2 比幅單脈沖測角 422
9.3.3 比相單脈沖測角 427
9.4 距離測量與跟蹤 429
9.4.1 延時法測距與距離跟蹤 430
9.4.2 調頻連續波測距 432
9.5 速度測量 436
9.6 多目標跟蹤 438
9.6.1 邊掃描邊跟蹤雷達 438
9.6.2 固定增益跟蹤濾波器 440
9.6.3 卡爾曼濾波器 444
9.7 本章MATLAB程序 449
本章附錄 噪聲背景下的*佳估計 451
練習題 458
第10章 相控陣雷達與數字陣列雷達 460
10.1 近場和遠場 460
10.2 相控陣天線的基本原理 461
10.2.1 線陣天線的方向圖函數 462
10.2.2 平面陣列天線的原理與特性 469
10.2.3 圓環陣列 473
10.3 相控陣雷達系統的組成與特點 474
10.3.1 相控陣雷達系統的基本組成 474
10.3.2 相控陣雷達的分類 475
10.3.3 移相器的基本原理及主要要求 477
10.3.4 相控陣雷達的特點 478
10.3.5 相控陣雷達作用距離的計算 480
10.4 陣列天線的自適應信號處理 483
10.4.1 自適應數字波束形成(ADBF) 483
10.4.2 ADBF*佳權向量準則 484
10.4.3 ADBF的仿真 487
10.4.4 陣列天線的SLC 491
10.5 數字陣列雷達 493
10.5.1 數字陣列雷達的工作模式簡介 494
10.5.2 數字陣列雷達的基本概念 494
10.5.3 數字單脈沖測角 496
10.5.4 基于窗函數的單脈沖測角 498
10.5.5 數字陣列雷達的技術特點 502
10.6 本章MATLAB程序 503
練習題 505
第11章 雷達成像技術 508
11.1 合成孔徑 508
11.2 合成孔徑二維分辨原理 511
11.2.1 距離分辨率 511
11.2.2 方位分辨率 511
11.3 合成孔徑雷達成像 514
11.3.1 SAR成像原理 514
11.3.2 幾何失真 515
11.3.3 成像性能指標 517
11.3.4 成像模式 518
11.4 SAR成像算法 520
11.4.1 距離徙動和距離徙動差 520
11.4.2 距離多普勒(R-D)成像算法 521
11.4.3 頻域校正距離彎曲的R-D成像算法 524
11.4.4 調頻變標算法 530
11.4.5 解調頻算法 533
11.4.6 后向投影(BP)算法 536
11.5 單脈沖雷達三維成像 538
11.5.1 單脈沖雷達三維成像基本原理 539
11.5.2 目標姿態對三維成像的影響 540
11.5.3 計算機仿真 542
11.5.4 單脈沖成像的應用前景 544
11.6 本章MATLAB程序 545
本章附錄 駐相點原理 547
第12章 雷達系統設計案例與虛擬仿真實驗 549
12.1 雷達系統設計的一般流程 549
12.2 某地面制導雷達系統設計 550
12.3 某末制導雷達系統設計 555
12.4 某陣列雷達信號處理 566
12.5 虛擬仿真實驗 570
習題 588
附錄1 雷達中無處不在的分貝 595
附錄2 縮略語對照表 598
參考文獻 604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