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數據包絡分析交叉效率模型的優化與應用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97665
- 條形碼:9787509697665 ; 978-7-5096-9766-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據包絡分析交叉效率模型的優化與應用研究 內容簡介
生產效率的衡量問題是管理學研究的一個焦點,它關乎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意義重大。數據包絡分析方法(DEA)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生產效率度量方法,它是一種對同質決策單元進行生產效率度量的非參數方法,使用投入產出比的方式進行效率衡量,如若生產單元是多投入多產出的生產活動,就事先給投入和產出設置一定的權重,使用加權投入產出比衡量生產效率。DEA在效率度量方面相較于其他方法有很多的優勢,諸如可以很好地識別出生產前沿面,無需事先設置生產函數的具體形式,可以很好地處理生產單元是多投入多產出的情形等等。本書將對這兩大理論問題展開研究。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的共識,在實施可持發展時,適時地進行可持續發展評價,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意義重大。本書在對DEA交叉效率模型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并把理論研究成果以中國不同行政區域可持續發展水平測度為例,應用到可持續發展評價問題中,同時可以進一步檢驗研究成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數據包絡分析交叉效率模型的優化與應用研究 目錄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交叉效率非唯一性問題研究綜述
1.2.2 交叉效率集聚問題研究綜述
1.2.3 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價研究綜述
1.2.4 文獻述評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技術路線與結構安排
1.4.1 技術路線
1.4.2 結構安排
2 相關理論基礎
2.1 DEA基本概念及模型
2.1.1 決策單元
2.1.2 投入和產出
2.1.3 參考集和生產可能集
2.1.4 DEA基本模型
2.1.5 決策單元(DMU)數量和模型導向的選擇
2.1.6 DEA有效性及比例改進與松弛改進
2.2 DEA交叉效率模型
2.2.1 DEA交叉效率模型的提出及計算原理
2.2.2 DEA交叉效率非唯一性問題
2.2.3 DEA交叉效率集聚問題
2.3 主成分分析方法
2.3.1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
2.3.2 主成分的導出
2.3.3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應用步驟
2.4 本章小結
3 交叉效率非唯一性問題
3.1 問題描述
3.2 解決交叉效率非唯一性問題模型的評析
3.3 修繕中立模型
3.3.1 被評價決策單元(DMU)各個產出效率值權重的確定
3.3.2 目標函數的確定及其含義
3.3.3 修繕中立模型的確定
3.3.4 算例分析
3.4 考慮決策單元原始效率值的DEA交叉效率模型
3.4.1 考慮決策單元原始效率值的CCR模型
3.4.2 考慮決策單元原始效率值的敵對、友善和中立模型
3.4.3 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結
4 交叉效率集聚問題
4.1 問題描述
4.2 交叉效率集聚方法的評析
4.3 使用專家打分法集聚交叉效率
4.3.1 交叉效率矩陣中外部專家的確定
4.3.2 外部專家效率打分權重的確定
4.3.3 算例分析
4.4 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集聚交叉效率
4.4.1 交叉效率向指標值的轉變
4.4.2 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集聚交叉效率的步驟
4.4.3 算例分析
4.5 本章小結
5 中國不同行政區域可持續發展水平的DEA交叉效率模型測度
5.1 問題描述
5.2 評估方法
5.2.1 考慮非期望產出的DEA模型
5.2.2 DEA交叉效率模型
5.2.3 識別出“虛假”的有效決策單元
5.2.4 分析流程
5.3 數據收集
5.4 結果分析
5.4.1 效率分析
5.4.2 確定非有效區域的“學習標桿”
5.4.3 基于“GDP導向”和“污染導向”DEA模型的交叉評估
5.5 本章小結
6 總結和展望
6.1 總結
6.2 展望
參考文獻
后記
數據包絡分析交叉效率模型的優化與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
劉鵬,2020年4月在西北工業大學取得管理學博士學位,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在SCI、EI、CSSCI等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同時參與多項國家級課題研究。于2020年6月入職西安財經大學商學院,入職至今已主持并結項省部級課題項目1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篇。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