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散文集:北流的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055240
- 條形碼:9787519055240 ; 978-7-5190-5524-0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散文集:北流的河 本書特色
《北流的河》一書是作者近年對大蜀道的江流、河谷、山林的滄桑變化,風物、人情的考察體味,以及這一廣袤地區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的探索研究、點滴體會和艱苦的心路歷程的記錄和描述。 作者出生于李白故里,川西北的江油市,位于川、陜、甘毗鄰地帶。 的入蜀古道金牛道、米倉道、陰平道,相鄰交匯于此。歷 金戈鐵馬、烽煙征塵,兵燹狼突……演繹著一幕幕驚險壯闊、悲催雄奇的歷史故事。
散文集:北流的河 內容簡介
《北流的河》一書是作者近年對大蜀道的江流、河谷、山林的滄桑變化,風物、人情的考察體味,以及這一廣袤地區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的探索研究、點滴體會和艱苦的心路歷程的記錄和描述。
作者出生于李白故里,川西北的江油市,位于川、陜、甘毗鄰地帶。著名的入蜀古道金牛道、米倉道、陰平道,相鄰交匯于此。歷史上金戈鐵馬、烽煙征塵,兵燹狼突……演繹著一幕幕驚險壯闊、悲催雄奇的歷史故事。
本書,從青年時代,發現青江北流而去的迷茫感喟作為緣起,抒發了人生的惶惑和奮博,人性的質樸和美好,以及成長的歷練和思索。進而描述成年以后,機緣巧合,再次順青江北流而上,參加劍門關、昭化古城、出川后陜西漢中的寧強、青木川、城固縣,安康的石泉古城、熨斗古鎮以及省內外各地的文物《北流的河》一書是作者近年對大蜀道的江流、河谷、山林的滄桑變化,風物、人情的考察體味,以及這一廣袤地區的自然地理,人文歷史的探索研究、點滴體會和艱苦的心路歷程的記錄和描述。
作者出生于李白故里,川西北的江油市,位于川、陜、甘毗鄰地帶。著名的入蜀古道金牛道、米倉道、陰平道,相鄰交匯于此。歷史上金戈鐵馬、烽煙征塵,兵燹狼突……演繹著一幕幕驚險壯闊、悲催雄奇的歷史故事。
本書,從青年時代,發現青江北流而去的迷茫感喟作為緣起,抒發了人生的惶惑和奮博,人性的質樸和美好,以及成長的歷練和思索。進而描述成年以后,機緣巧合,再次順青江北流而上,參加劍門關、昭化古城、出川后陜西漢中的寧強、青木川、城固縣,安康的石泉古城、熨斗古鎮以及省內外各地的文物
修復、古城古鎮、古道古建筑災后重建規劃設計的經歷、體會、心得、研究,感嘆和收獲……其中也描述了和全國著名的古建專家羅哲文、古城古鎮保護專家、同濟大學著名教授阮儀三先生、重慶大學著名風景園林、古建專家趙長庚教授等前輩,受教、合作、交流、學習的經歷和感悟過程……由于大部分景區、景點、古城古鎮,既是風景名勝、文物古跡,又毗鄰金牛、米倉、陰平古道的大蜀道范圍,故而,其中少不了古道風貌,思古幽情。同時也穿插些逸聞掌故、思辨考究,風物野趣,可謂情、趣并茂,興味盎然。
散文集:北流的河 目錄
第二章再度相逢,邂逅昭化
第三章天降大禍,結緣劍門
第四章撥開古道迷障,穿行川北陜南
第五章他鄉石泉,秦巴風情
第六章界分巴蜀,嫘祖故里
第七章倦鳥歸林,再探故里
第八章河谷險徑,迢迢填川路
第九章追隨匠心,回饋國寶
第十章茫茫人生路,不懈求索中
第十一章與趙長庚先生一起學習、工作
第十二章凝想詩仙路,追尋太白跡
第十三章歷史的俯瞰與現實的穿插
第十四章懊悔與回歸展望
散文集:北流的河 作者簡介
黃石林,作家,古建、園林副研究員。有詩歌、中短篇小說、散文、評論等發表于《現代作家》《紅巖》《散文》《青年作家》《四川文學》《當代文壇》《四川日報》等。有《秋水風竹》中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黑峽》出版,四川省作協會員。供職于江油市文物保護管理所、江油市古建園林研究所。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