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一城繁華半江河:葉辛小散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620236
- 條形碼:9787547620236 ; 978-7-5476-2023-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城繁華半江河:葉辛小散文 本書特色
本書的三個特點,一是近五年時間寫出并發表在報刊上,二是文章短,三是與作者的人生有關。
一城繁華半江河:葉辛小散文 內容簡介
葉辛近年來散發于巜人民日報》巜光明日報》巜新民晚報》巜貴州日報》及巜上海灘》雜志以及新創作的散文隨筆60多篇,經過分類,精心集選。以上海人的視角觀照上海和貴州,以貴州人的視角觀照貴州和上海。以老上海人的視角看世界,紛紛擾擾、精彩紛呈的大千世界又給了作家何種體驗何種感受何種感想,作者在《我的處女作》《一城繁華半江河》《上海人的牙膏》《貴州茶》《等的就是這場雪》《北京的烤鴨和片皮鴨》《如何是西湖》等等文中娓娓道來,或平緩或驚艷,讀者在文中細細品味,或感同深受或茅塞頓開。作者拍攝的照片又使本書錦上添花,互為補充,是一本“萬花筒”,是作者又一本嶄新的力作。
一城繁華半江河:葉辛小散文 目錄
序 / 001
上海開埠的話題 /
“上海之根”與“上海之源” /
外灘之名緣何而來 /
百年之前的上海弄堂 /
從“棚棚攤”到風情街 /
上海性情 /
上海婚俗的演變
——只有一件事沒有變 /
光榮的工人階級 /
上海灘的資本家 /
復雜而微妙的職員群體 /
我眼中的小業主 /
隱退的留聲機和唱片 /
演變中的上海年俗 /
舌尖上的開放:上海的“吃” /
四時茶食演變而來的江南糕點 /
陽春面為啥不鮮了 /
上海味道:從“鮮”到多樣化 /
上海的家常菜 /
上海的“茶” /
上海的鋼筆 /
上海的橋 /
上海的牙膏 /
上海的門牌號 /
蘇州河更親了 /
黃浦江更近了 /
上海的酒 /
眷戀上海的味道 /
黃芽菜爛糊肉絲 /
徐匯濱江新景觀 /
話說徐家匯和盧家灣 /
上海的房子 /
“新上海人”二三事 /
也談杜月笙 /
收藏也是志向 /
動物園與植物園 /
高橋的糕點 /
過日子的上海人 /
董酒與上海 /
上海菜肴“三級跳” /
一城繁華半江河
——上海的河 /
“上海人”緣自何時? /
上海“知青”這一代 /
從1978年出發 /
宅在12號樓家中的日子 /
奧巴馬獅子頭 /
從“天福大包”講起 /
從北京烤鴨和片皮鴨說開來 /
書院的外灶風光 /
消失在上海灘上的兩種人力車 /
從“三轉一響”談起 /
我的處女作 /
寫作和喝茶 /
送錦濤去西藏 /
從收入看今昔 /
稿酬的恢復和放開 /
從少女到老外婆 /
餐桌上的巨變 /
蘭蘭和蕙蕙 /
高橋仰賢堂 /
阿培的游興 /
《孽債》里的里弄生產組今何在 /
上海的弄堂和小區 /
正在淡出的記憶 /
演變中的上海 /
佛跳墻的題外話 /
貴州茶 /
四球古茶在山鄉 /
神奇的老鷹茶 /
呼喚情侶的“勒尤” /
遵義:新舊交匯的紅色古城 /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 /
天臺山和《圓圓魂》 /
苗寨硐口 /
春天的茶訊 /
茶葉與帝國 /
喜人的茶訊 /
過口難忘遵義茶 /
脫貧攻堅在瑤鄉 /
旅游也是一種“扶貧” /
到*遠的瑤寨過夜 /
懸崖下的村莊 /
等的就是這場瑞雪 /
為何是西湖 /
源自砂鍋寨的另一副目光 /
猶如打開一扇門 /
三關六碼頭 /
南社成員的職業 /
《晚秋情事》余言 /
我登上了“中華文化”方陣彩車 /
一城繁華半江河:葉辛小散文 作者簡介
葉辛,著名作家。1996年至2021擔任中國作協副主席,出版作品160多部。他的《孽債》《蹉跎歲月》《客過亭》被喻為“知青三部曲”。出版多部作品分獲國內外各項大獎。
- >
經典常談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