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當代充填采礦技術及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758457
- 條形碼:9787548758457 ; 978-7-5487-584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當代充填采礦技術及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介紹了充填采礦法的典型方案、實用技術及應用范例,包括概述、空場法轉型充填法、崩落法轉型充填法、露天轉地下充填法、深井開采充填法、復雜難采礦體充填法、殘礦資源安全高效回收、現代化綠色礦山建設共計8章。此外,本書還介紹了28個國內、11個國外實用的現代化充填采礦法礦山實例,以及2個資源枯竭城市轉型發展典型實例。
當代充填采礦技術及應用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礦產資源分類及工業應用
1.1.1 礦產資源分類
1.1.2 礦產資源工業應用
1.1.3 礦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1.2 礦產資源供需及 化戰略
1.2.1 世界礦產資源分布
1.2.2 世界礦產資源供需格局
1.2.3 礦業市場的 化
1.3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1.3.1 我國礦產資源的特點
1.3.2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1.3.3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突出問題
1.3.4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發展方向
第2章 空場法轉型充填法
2.1 中小型地下礦山傳統開采模式概況
2.1.1 中小型地下礦山傳統采礦方法
2.1.2 中小型地下礦山常用采掘裝備
2.1.3 中小型地下礦山尾礦排放方式
2.2 中小型地下礦山傳統開采模式轉型方法
2.2.1 中小型地下礦山傳統開采模式轉型途徑
2.2.2 空場法轉型充填法具體實施內容
2.3 柿樹底金礦房柱法轉充填法
2.3.1 房柱法轉充填法的背景與意義
2.3.2 資源稟賦特征與采空區現狀調查
2.3.3 低成本全尾砂全脫水似膏體充填系統建設
2.3.4 復雜采空區群低成本充填治理
2.3.5 復雜難采礦體空場法轉充填法現場工業試驗
2.4 新干螢石礦留礦法轉充填法
2.4.1 留礦法轉充填法的背景與意義
2.4.2 礦山開采技術條件分析
2.4.3 可采儲量計算與礦巖穩定性評價
2.4.4 留礦法轉充填法方案設計
2.4.5 機械化采掘裝備配套
第3章 崩落法轉型充填法
3.1 崩落法開采現狀
3.1.1 崩落法典型方案
3.1.2 崩落法應用現狀
3.2 羅河鐵礦無底柱分段崩落法轉充填法
3.2.1 采礦方法變 背景
3.2.2 礦山開采技術條件
3.2.3 充填采礦法方案選擇
3.2.4 垂直深孔高分段空場嗣后充填法典型方案
3.2.5 機械化上向水平分層充填法典型方案
3.3 七寶山銅鋅礦下向分層崩落法轉充填法
3.3.1 采礦方法變 背景
3.3.2 礦山開采技術條件分析
3.3.3 充填采礦法方案選擇
3.3.4 下向進路充填法典型方案
3.3.5 采場充填及人工假頂構筑工藝
第4章 露天轉地下充填法
4.1 露天轉地下開采技術應用與研究現狀
4.1.1 外露天轉地下開采研究現狀
4.1.2 外露天轉地下開采典型實例
4.1.3 露天轉地下開采關鍵技術
4.2 新橋硫鐵礦露天轉地下充填法
4.2.1 露天轉地下開采背景及意義
4.2.2 露天轉地下開采生產系統銜接
4.2.3 露天轉地下安全境界頂柱厚度
4.2.4 露天轉地下充填采礦方法
4.2.5 露天轉地下主要生產系統
4.3 黃麥嶺磷礦露天轉地下充填法
4.3.1 露天轉地下開采背景
4.3.2 露天轉地下安全隔離層厚度
4.3.3 地下采礦方法方案選擇與設計
4.3.4 充填材料試驗及充填系統
第5章 深井開采充填法
5.1 深井開采技術條件
5.1.1 深井開采的定義
5.1.2 深井開采面臨的主要問題
5.1.3 巖爆
5.1.4 深井降溫
5.2 深井充填采礦技術研究現狀
5.2.1 深井充填體作用機理概述
5.2.2 充填體損傷破壞特性研究現狀
5.2.3 圍巖一充填體耦合作用機理研究現狀
5.2.4 充填體吸能耗能特性研究現狀
5.2.5 充填體的深井巖爆災害防控機制研究現狀
5.3 深井充填采礦典型實例
5.3.1 深井開采現狀
5.3.2 金川鎳礦
5.3.3 冬瓜山銅礦
5.3.4 凡口鉛鋅礦
5.4 國外深井充填采礦典型實例
5.4.1 國外深井開采現狀
5.4.2 南非深井礦山
5.4.3 加拿大深井礦山
5.4.4 國外其他深井礦山
第6章 復雜難采礦體充填法
6.1 軟弱破碎礦體
6.1.1 圍巖軟弱破碎
6.1.2 礦體軟弱破碎
6.1.3 礦巖均不穩固
6.2 低品位礦體
6.2.1 柿樹底金礦
6.2.2 董家河磷礦
6.3 復雜多變礦體
6.3.1 寶山礦業概況
6.3.2 復雜多變礦體稟賦特征調查
6.3.3 復雜多變礦體采礦方法
6.4 夾層礦體
6.4.1 漢源石溝石膏礦
6.4.2 楚磷礦業
6.4.3 軟弱夾層礦體開采
6.5 “三下”礦體
6.5.1 開陽磷礦公路下開采
6.5.2 康家灣礦大型水體下開采
6.5.3 丁西磷礦陡崖下開采
6.5.4 孫村煤礦城鎮下煤柱開采
6.6 其他復雜難采礦體
6.6.1 三山島金礦濱海開采
6.6.2 阿爾哈達礦高海拔高寒開采
6.6.3 細沙溝鐵礦干旱沙漠氣候開采
第7章 殘礦資源安全高效回收
7.1 殘礦資源回收利用現狀
7.1.1 國外殘礦回收研究現狀
7.1.2 殘礦回收研究現狀
7.1.3 采空區穩定性研究現狀
7.1.4 采空區穩定性分析方法
7.2 洛壩鉛鋅礦殘礦回收實踐
7.2.1 殘礦回收背景與意義
7.2.2 采空區及殘礦資源稟賦特征調查
7.2.3 采空區群數值模
展開全部
當代充填采礦技術及應用 作者簡介
王新民,男,1957年4月生,安徽省安慶市人,漢族,工學博士,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省第三屆安全生產專家、 安全監管總局第五屆安全生產專家,曾任湖南中大設計院院長。 王新民教授長期從事采礦工程與安全技術領域教學科研設計工作,主持和完成科研與設計項目100余項,包括 “七五”到“十二五”的歷屆與充填理論和技術相關的 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獲 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余項,出版著作10部,發表論文200余篇,特別是在復雜難采礦體開采、礦山充填理論與技術方面頗有建樹。
書友推薦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推拿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