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災荒與文明撞擊:中國地方地區特大干旱及應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0453910
- 條形碼:9787560453910 ; 978-7-5604-5391-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災荒與文明撞擊:中國地方地區特大干旱及應對 內容簡介
作者是一位理學(環境學)博士,近年來結合自己家鄉(山西省)的地理,深刻考慮到中國北方地區近代歷史上多次發生的因干旱致災的狀況,尤其例舉了明朝崇禎未年和清朝光緒初年北方地區發生的兩次典型大的干旱事件,并相應細致地査核歷史文獻佐證和經過實地考察,研究提出了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提下應該未雨綢繆,提前做好預防準備,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特大干旱的突發和做好及時救助、恢復生產自救等工作。本書追溯、復原歷史事實,細致陳述了崇禎未年、光緒初年北方地區發生的兩次典型特大干旱事件,論證了特大干旱造成的生態變化、社會影響,總結了當時人們實施的應災方法,在此基礎上,根據目前的地表環境,提出未來北方地區還會發生特大干旱,并針對未來特大干旱提出了具體的應對措施。
災荒與文明撞擊:中國地方地區特大干旱及應對 目錄
災荒與文明撞擊:中國地方地區特大干旱及應對 作者簡介
溫震軍,1967年11月生,山西河曲縣人,忻州師范學院專職科研教師。分別于1990年、2007年、2018年畢業于山西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獲得理學(地理學)學士、歷史學碩士、理學(環境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歷史地理研究,重點研究方向:歷史環境變遷。在《社會科學》《學術研究》《學術界》《地質評論》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0余篇。論文《丁戊奇荒背景下的陜晉地區狼群大聚集與社會影響》全文轉載于人大復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17年第9期,并編排為該期的第一篇文章。出版專著《農耕社會整治:現代官員呂坤構建的社會環境建設方案》.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