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在草木與獸之間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9869425
- 條形碼:9787559869425 ; 978-7-5598-6942-5
- 裝幀:精裝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在草木與獸之間 本書特色
1.作者的選材貼近日常生活,發(fā)掘了人與物、物與物、人與人之間*古老的渾融性和混沌狀態(tài),以自己 的語言創(chuàng)造了一種特殊的散文形式。全書具有作者獨特的智慧,體現(xiàn)出博大、堅韌的生命力。作者在主題上有突破,尋找和標舉人的原始的樸野、強健的感性生命力,是本真的人的回歸。 2.作者較少受到散文概念的束縛,他綜合運用各種表達手段,諸如戲劇和詩一樣的語言,又體現(xiàn)散文的精神,對不同文體之間的界限具有沖擊力。這是作者在主題突破之外的寫作技法的突破,對讀者的寫作會有啟發(fā)作用。 《在草木與獸之間》為玄武的自然博物主題散文作品,行文淡然自如,滿溢詩意和哲思,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觀察和書寫。所寫所述大抵是自然萬物與日常,記錄了對草木鳥獸的深入觀察和細膩感受,也記錄了作者的經(jīng)歷,對自然、社會的體悟,行文犀利跳脫充滿靈性又不乏理性思辨。
在草木與獸之間 內(nèi)容簡介
《在草木與獸之間》是散文家、詩人玄武以自然博物為主題的寫作,內(nèi)容涵蓋對于花草鳥獸的觀察、對日常生活的隨感等。書稿分為7輯:**輯介紹了作者在山間的經(jīng)歷;第二輯介紹了春天*讓作者有所感動的花卉;第三輯介紹了作者自身在天地之間的微妙感受;第四輯介紹了給作者以溫暖觸動的那些人;第五輯描寫了小動物和鳥兒在作者心中的悸動;第六輯描寫了在故鄉(xiāng)的異鄉(xiāng)人;第七輯描寫了遠去或者歸來的體驗和感受。作者通過天地萬物人給自己的諸般感動,書寫突破散文文體界限的種種感受。
在草木與獸之間 目錄
在草木與獸之間 相關(guān)資料
作為作家、詩人,玄武的自我要求,是讓自己對內(nèi)心保持誠實;玄武的自我期許,是對語言的書寫勇于探索。誠實和探索,都是當代寫作稀罕的品質(zhì)。 ——樹才 玄武有不容忽視的耀眼的才華。他以強大的包容性,把血液里暴烈或柔軟的激情,詩人敏銳的直覺與感悟,對自然之美細致入微的觀察融為一體,呈現(xiàn)為沖擊力極強的文本。 ——黑陶 玄武從書齋與玄奧的修辭里毅然出走,放低身段放低重心,豸豸然,讓身心匍匐于大地,松弛,松弛成一根從高處跌落而臥的樹枝。他聽到了那些敏于修辭的耳朵完全失聰?shù)娘L聲、雨聲,甚至還有植物的叫喊。 ——蔣藍 玄武的散文,一直是中國中青年散文家散文寫作高度和責任的明證之一。他一直在用夜行的堅持來鍛打 自己思想的生鐵,一直企圖用發(fā)現(xiàn)的真相來打磨文字的光亮,一直用睿智和銳利甚至是激烈偏激來呼喚眾神合唱的午后時光,而這些有時候也同樣會成為文學前行的力量。 ——王冰
在草木與獸之間 作者簡介
玄武,作家、詩人。作品見于《十月》《花城》《今天》《人民文學》等刊。著有《種花去》《物書》《逝書》《關(guān)云長:遺失的血性》《爪子、嚎叫與飛舞》《更多事物沉默》等十余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