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經典叢書:文心雕龍譯注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83753
- 條形碼:9787020183753 ; 978-7-02-018375-3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經典叢書:文心雕龍譯注 本書特色
中國古代*偉大的文學理論經典 雖然《文心雕龍》的譯注本在牟世金的《譯注》之后,又出版了很多種,盡管各有優點和長處,但從正確、精練、深刻、流暢等方面綜合起來看,都沒有能超過《譯注》所達到的水平。 ——張少康等著《文心雕龍研究史》金句然則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佂圣》)夫神思方運,萬涂競萌,規矩虛位,刻鏤無形。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云而并驅矣。方其搦翰,氣倍辭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則?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實而難巧也。(《神思》)文律運周,日新其業。變則可久,通則不乏。(《通變》)故情者文之經,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此立文之本源也。(《情采》)是以草創鴻筆,先標三準:履端于始,則設情以位體;舉正于中,則酌事以取類;歸馀于終,則撮辭以舉要。(《熔裁》)是以屬意立文,心與筆謀,才為盟主,學為輔佐,主佐合德,文采必霸;才學褊狹,雖美少功。(《事類》)故知歌謠文理,與世推移,風動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時序》)故知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時序》)凡操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知音》)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知音》)及其品列成文,有同乎舊談者,非雷同也,勢自不可異也;有異乎前論者,非茍異也,理自不可同也。同之與異,不屑古今,擘肌分理,唯務折衷。(《序志》)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經典叢書:文心雕龍譯注 內容簡介
《文心雕龍》被稱為“作者之章程,藝林之準的”,因其“體大慮周”而備受現當代學人推重。研究它的學問成為一門顯學,被稱為“龍學”。在諸多譯注本中,陸侃如和牟世金先生撰寫的《文心雕龍譯注》,因其注釋準確詳明、翻譯圓融暢達而成為經典。這是一部融學術性和普及性于一爐的全注全譯本,可以引領讀者走進“龍學”的殿堂。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經典叢書:文心雕龍譯注 目錄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經典叢書:文心雕龍譯注 作者簡介
牟世金(1928—1989),重慶忠縣人。1948年四川省立萬縣師范學校畢業,1949年任忠縣南賨中學語文教員。同年12月考入軍政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二野十一軍軍部,尋調海軍青島基地,1955年轉業到地方。1956年考入山東大學中文系,畢業后留任助教,1973年升講師,1980年升副教授,1983年升教授。曾任山東大學中文系主任、文心雕龍研究室主任、山東大學文科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中國古代文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心雕龍學會常務理事、秘書長。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學遺產》《光明日報》《文史哲》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出版著作十幾種,代表作有《文心雕龍研究》《文心雕龍譯注》《雕龍集》《雕龍后集》《劉勰年譜匯考》等。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