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電子戰導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31932
- 條形碼:9787118131932 ; 978-7-118-13193-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子戰導論 內容簡介
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豐富有趣的史料,全時間、多維度地介紹了雷達電子戰的前世今生,涵蓋了雷達電子戰基本概念、系統原理、作戰實例等豐富的內容。本書從雷達的基本概念和前期發展出發,總結了雷達電子戰的四層操作,即雷達工作、信號截獲與分類、電子對抗、反對抗,進而針對每一環節中的關鍵技術進行了詳細論述,如偵察接收機技術、電子戰處理器技術、各種電子對抗措施與反對策等。
電子戰導論 目錄
●第1章簡介:從**次干擾到波束之戰
1.1**次干擾
1.2無線電導航與波束之戰
1.3本書的范圍
參考文獻
第2章雷達基本原理及其早期發展
2.1引言
2.2距離估算的困難
2.3蝙蝠與雷達
2.4雷達的早期發展
2.5雷達原理和雷達方程
2.6高頻源要求
2.7極窄脈沖要求
2.8大功率微波源:空腔磁控管
2.9題外話:從雷達到微波爐
2.10基本雷達系統
2.11調頻雷達
2.12搜索雷達
2.13圓錐掃描雷達
2.14單脈沖雷達
2.15多普勒雷達
2.16連續波雷達
2.17運動目標指示
2.18下視下射雷達
2.19武器制導信號
2.20雷達模式
2.21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電子戰總體概述
3.1引言
3.2第二層行動:在飛機上截獲雷達信號
3.3第二層行動:在飛機上進行信號分類和識別
3.4第三層行動:電子對抗
3.5第三層行動:反輻射攻擊
3.6關于第二層和第三層行動的一般性討論
3.7電子戰飛機
3.8電子戰第四層行動:雷達反對抗
3.9電子戰案例研究:黑貓中隊
3.10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截獲接收機及電子戰處理機
4.1引言
4.2截獲接收機要求
4.3截獲接收機參數測量
4.4晶體無線電接收機
4.5電子戰晶體視頻接收機
4.6超外差式接收機
4.7信道化接收機
4.8截獲接收機的一些常見問題
4.9人體電子戰處理機和“SAM-Song”
4.10電子戰處理機的目標
4.11信號分類
4.12雷達脈沖模式識別
4.13查找識別雷達類型表
4.14電子戰處理機中的跟蹤器
4.15重新查看被干擾的信號
4.16脈沖到達時間預測
4.17計算雷達晶體頻率
4.18電子戰處理機性能評估
4.19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干擾與抗干擾
5.1引言
5.2行波管
5.3噪聲干擾
5.4干擾噪聲和燒穿技術的優缺點
5.5欺騙干擾和覆蓋脈沖干擾
5.6距離和速度欺騙:距離門拖引和速度門拖引
5.7電子反對抗:頻率捷變與脈沖捷變雷達
5.8角度欺騙:旁瓣干擾和旁瓣對消
5.9角度欺騙:逆增益干擾
5.10角度欺騙:交叉眼干擾
5.11數字射頻存儲器
5.12電子戰飛機
5.13干擾的危險
5.14戰斗實例:贖罪日戰爭和1982年黎巴嫩戰爭中的電子戰
5.15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導彈探測系統與防御
6.1引言
6.2紅外接收機基本概念
6.3紅外導彈逼近告警系統的虛警及其他問題
6.4尾部告警雷達
6.5近炸引信和干擾
6.6導彈制導系統
6.7干擾紅外跟蹤系統
6.8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箔條、照明彈和誘餌
7.1引言
7.2箔條及其抗干擾措施
7.3戰斗實例:1943年7月24日的漢堡大轟炸
7.4照明彈及抗干擾措施
7.5誘餌
7.6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隱身飛機
8.1引言
8.2隱身技術
8.3針對隱身飛機的無源雷達
8.4戰斗實例:1999年F-117A隱身戰斗機被擊落
8.5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低截獲概率雷達
9.1引言
9.2雷達概念回顧
9.3LPI雷達技術概述
9.4LPI雷達例1:相位編碼雷達
9.5LPI雷達例2:FMCW雷達
9.6LPI雷達的對策
9.7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機器學習及其在電子戰中的潛力
10.1引言
10.2機器學習用于信號分類
10.3機器學習預測多功能雷達的下一個信號
10.4電子戰行動的強化學習
10.5機器學習應用于電子戰的可能問題
10.6小結
參考文獻
總結
關于作者
主要縮略語
1.1**次干擾
1.2無線電導航與波束之戰
1.3本書的范圍
參考文獻
第2章雷達基本原理及其早期發展
2.1引言
2.2距離估算的困難
2.3蝙蝠與雷達
2.4雷達的早期發展
2.5雷達原理和雷達方程
2.6高頻源要求
2.7極窄脈沖要求
2.8大功率微波源:空腔磁控管
2.9題外話:從雷達到微波爐
2.10基本雷達系統
2.11調頻雷達
2.12搜索雷達
2.13圓錐掃描雷達
2.14單脈沖雷達
2.15多普勒雷達
2.16連續波雷達
2.17運動目標指示
2.18下視下射雷達
2.19武器制導信號
2.20雷達模式
2.21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電子戰總體概述
3.1引言
3.2第二層行動:在飛機上截獲雷達信號
3.3第二層行動:在飛機上進行信號分類和識別
3.4第三層行動:電子對抗
3.5第三層行動:反輻射攻擊
3.6關于第二層和第三層行動的一般性討論
3.7電子戰飛機
3.8電子戰第四層行動:雷達反對抗
3.9電子戰案例研究:黑貓中隊
3.10小結
參考文獻
第4章截獲接收機及電子戰處理機
4.1引言
4.2截獲接收機要求
4.3截獲接收機參數測量
4.4晶體無線電接收機
4.5電子戰晶體視頻接收機
4.6超外差式接收機
4.7信道化接收機
4.8截獲接收機的一些常見問題
4.9人體電子戰處理機和“SAM-Song”
4.10電子戰處理機的目標
4.11信號分類
4.12雷達脈沖模式識別
4.13查找識別雷達類型表
4.14電子戰處理機中的跟蹤器
4.15重新查看被干擾的信號
4.16脈沖到達時間預測
4.17計算雷達晶體頻率
4.18電子戰處理機性能評估
4.19小結
參考文獻
第5章干擾與抗干擾
5.1引言
5.2行波管
5.3噪聲干擾
5.4干擾噪聲和燒穿技術的優缺點
5.5欺騙干擾和覆蓋脈沖干擾
5.6距離和速度欺騙:距離門拖引和速度門拖引
5.7電子反對抗:頻率捷變與脈沖捷變雷達
5.8角度欺騙:旁瓣干擾和旁瓣對消
5.9角度欺騙:逆增益干擾
5.10角度欺騙:交叉眼干擾
5.11數字射頻存儲器
5.12電子戰飛機
5.13干擾的危險
5.14戰斗實例:贖罪日戰爭和1982年黎巴嫩戰爭中的電子戰
5.15小結
參考文獻
第6章導彈探測系統與防御
6.1引言
6.2紅外接收機基本概念
6.3紅外導彈逼近告警系統的虛警及其他問題
6.4尾部告警雷達
6.5近炸引信和干擾
6.6導彈制導系統
6.7干擾紅外跟蹤系統
6.8小結
參考文獻
第7章箔條、照明彈和誘餌
7.1引言
7.2箔條及其抗干擾措施
7.3戰斗實例:1943年7月24日的漢堡大轟炸
7.4照明彈及抗干擾措施
7.5誘餌
7.6小結
參考文獻
第8章隱身飛機
8.1引言
8.2隱身技術
8.3針對隱身飛機的無源雷達
8.4戰斗實例:1999年F-117A隱身戰斗機被擊落
8.5小結
參考文獻
第9章低截獲概率雷達
9.1引言
9.2雷達概念回顧
9.3LPI雷達技術概述
9.4LPI雷達例1:相位編碼雷達
9.5LPI雷達例2:FMCW雷達
9.6LPI雷達的對策
9.7小結
參考文獻
第10章機器學習及其在電子戰中的潛力
10.1引言
10.2機器學習用于信號分類
10.3機器學習預測多功能雷達的下一個信號
10.4電子戰行動的強化學習
10.5機器學習應用于電子戰的可能問題
10.6小結
參考文獻
總結
關于作者
主要縮略語
展開全部
電子戰導論 作者簡介
王滿喜,男,1979年出生,分別于2004年和2009年獲得解放軍理工大學通信工程專業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現為電子信息系統復雜電磁環境效應 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長期從事電子對抗仿真與試驗相關工作,主持或參加國防973、863等科研項目10余項,主持或參加通信雷達對抗等裝備仿真試驗20余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7項,出版專著3部,發表論文40余篇。
書友推薦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