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故事背后的故事:中國民俗文化通識九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2116378
- 條形碼:9787212116378 ; 978-7-212-11637-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故事背后的故事:中國民俗文化通識九課》 本書特色
本書包涵九章專題內容,分別論述“講故事的民俗學”——強調非常事件切入、微民俗與日常生活、知識儲備與問題意識、人情練達的感悟力、學術偵探與講故事方式的重要性;“故事學作為專門之學”——論析著名學者顧頡剛故事學思想的十大要點,以及他對傳統經史眼光的批評、故事研究的重要貢獻與局限所在等;“迷失的指路碑”——通過探源溯往、辨實證偽,還原“沉東京傳說”的來龍去脈,揭示相關問題的歷史隱喻;“八臂哪吒城”——追溯“哪吒城”肇始、劉伯溫謀劃傳奇、金受申演繹傳頌、曲藝傳唱與民間傳說的推助,揭橥北京建城傳說的千年演進史;“傳說進京”與“劉三姐就是劉三婆”——圍繞傳統文本《劉三妹歌仙傳》的實際作者、改寫衍化等歷史故事考證,探明廣西廣東等地域關于劉三姐系列母題的民俗化、經典化與“女性稱謂的人神轉換”歷程;“羅隱變羅源”——挖掘唐代傳奇詩人羅隱在相關時地的不斷流傳與豐富演繹,尋索“傳說人物的訛名落籍”與民俗學和社會學意義;“傳說照進歷史”——通過長辛店地名來歷的考察,剖析“歷史是話語霸權、傳說是矮化標簽”問題,以及知識更新與彌補缺憾的諸多因素;“生肖屬相的時間界點”——從天干地支等多方面分析了生肖屬相的時間分界,說明分界時間不論初一還是立春,生肖屬相既不遵循自然法則,也不遵循科學法則,只是一種人為規定的符號體系。 “講好中國故事”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之后反復提及的一個重要命題。講好中國故事,不僅需要我們了解中國故事,把握故事規律,還應該將中國故事放在全世界民間文學的大格局下進行比較、分析、研判,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做好故事研究,講好中國故事。本書用鮮活生動的語言,借助民俗學的眼光,重審那些影響至今的經典文化現象,深入淺出地講述了極具魅力的故事研究成果。“在傳統的文化解釋之外,開啟一種民間視角的釋讀方式,為讀者提供一些新的知識取徑”,從而探討出若干重要文化個案的真切謎底及不乏普遍意義的民俗學和歷史學要義,因而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借鑒意義。
《故事背后的故事:中國民俗文化通識九課》 內容簡介
本書包涵“講故事的民俗學”“故事學作為專門之學”“迷失的指路碑”“八臂哪吒城”“傳說進京”“劉三姐就是劉三婆”“羅隱變羅源”“傳說照進歷史”“生肖屬相的時間界點”等九章內容,以經典民間故事為考察對象,將文本細讀、思想史梳理和邏輯推導等手段結合起來,揭示出“經典民間故事的定型是客觀性、主觀性和偶然性接力作用的結果”這一結論,并充分利用民間故事細節對其予以證明,從而清晰地揭示了經典民間故事所經歷的從知識生產到知識改裝再到知識普及的復雜歷程和知識生成模式,同時在對經典民間故事條分縷析的過程中詮釋了其中蘊含的中國智慧以及經典中國民間故事對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巨大影響,是一部從非常事件切入民俗傳統、如學術偵探破解故事奧秘并在充分文本分析基礎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術精品。
《故事背后的故事:中國民俗文化通識九課》 目錄
《故事背后的故事:中國民俗文化通識九課》 作者簡介
施愛東(著),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文學院教授,兼任中國民俗學會秘書長。文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故事學、謠言學、民俗學學術史等。代表著作有《故事法則》《故事機變》《民俗學立場的文化批評》《中國龍的發明:近現代中國形象的域外變遷》《倡立一門新學科:中國現代民俗學的鼓吹、經營與中落》《中國現代民俗學檢討》等。具有較寬的學術視野和較高的學術水平。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經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