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研究:創新驅動視角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49304
- 條形碼:9787301349304 ; 978-7-301-3493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研究:創新驅動視角 本書特色
(1)該書從“能力成長”切入研究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深層次轉變,并構建了扎實的理論基礎。作者結合創新驅動背景,借鑒內生增長理論、現代組織理論、新制度經濟學理論及國家競爭優勢理論,對“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的內涵、機制進行科學界定和分析,深入分析了創新驅動背景下三大“能力成長”,即技術能力成長、組織能力成長、制度能力成長之間的耦合嬗變關系,為“能力成長”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 (2)該書對國外相關實踐進行了深度剖析。作者結合創新驅動背景下世界農業發展狀況,從技術、組織、制度層面透析了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之態勢;在此基礎上,選取美國“智慧農業”、丹麥“產業鏈農業”、日本的“第六產業”模式,深層次剖析了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的內在機理,論證了“能力成長”對于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深層次轉變的重要作用。 (3)該書對國內相關實踐展開了深層次研究。作者總結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的顯著成就,同時指出了現存的技術能力缺口、組織能力缺口及制度能力缺口,強調實現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的必要性及緊迫性。選取上海建設“都市型智慧農業”、廣東建設“南部創意農業產業集群”、湖南建設“中部創意農業示范區”、山東建設“東部組織化、規模化、市場化農業示范區”等典型案例,論證了三大“能力成長”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作用。 (4)該書的實證分析方法具有突出的創新性。作者創新提出了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變量是“能力成長”,著重分析了技術能力、組織能力和制度能力這三大能力之間的耦合嬗變關系,并圍繞三大能力構建了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評價指標體系,運用熵值法、耦合度模型、耦合協調度模型對2000-2017年全國層面、2012-2017年各省層面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進行評價。在此基礎上,回歸分析了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對農林牧漁總產值的影響。 (5)全書*后站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背景下,提出了全面實施自主創新戰略的政策建議。作者從如何把自主創新作為戰略性原則分別運用于技術能力成長、組織能力成長及制度能力成長等方面,針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如何加快向科技型、效益型、環境友好型、公平效率型發展方式轉變,提出了若干具有重要價值的洞見,給出了若干頗具指導價值的政策性建議。
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研究:創新驅動視角 內容簡介
本書從“能力成長”和"創新驅動"這兩個視角研究學界多年關注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問題。本書認為,決定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變量是“能力成長”,但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存在明顯的“能力缺口”。在創新驅動成為經濟發展主引擎、農業競爭更趨激烈的世界背景下,在國內解決“三農”問題及倡導以創新驅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目標前提下,以創新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成為迫切的現實需求。 全書共六章:**章為導論;第二章在創新驅動視角下提出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之新說;第三章對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發展、演進、機理及啟示意義進行分析;第四章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行研究;第五章對三大能力成長耦合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進行實證分析;第六章提出創新驅動視角下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的路徑選擇。 通過本書研究,可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實踐提供指導性建議,也可為我國制定農業產業政策提供數理分析和理論參考。
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研究:創新驅動視角 目錄
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能力成長研究:創新驅動視角 作者簡介
劉麗偉,華東政法大學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后,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家社科重大項目評審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為農業經濟、世界經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