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哲敏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773081
- 條形碼:9787030773081 ; 978-7-03-077308-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鄭哲敏傳 本書特色
鄭哲敏先生熱愛祖國,熱愛科技事業。他以國家需求為己任,嘔心瀝血、嚴謹創新,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卓越貢獻。
《鄭哲敏傳》以時間為順序,敘述早期教育、學術成長和科研事業開展的歷程,內容包括:童年和求學、留學美國、報效祖國、歷盡艱辛、春回大地、大展宏圖、成就斐然、大師風范,以及鄭哲敏先生親自撰寫的“留給后人的話”。
鄭哲敏傳 內容簡介
鄭哲敏先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工程院外籍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力學學會理事長、《力學學報》主編、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執委等。是國際有名力學家,是我國爆炸力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獲得國家優選科學技術獎等重要獎項。本傳記主要圍繞鄭哲敏先生學術成長及科學成就來展開,也展示鄭先生擔任力學學科的學術領導和開展院士咨詢工作等這方面內容,還包括家庭影響、個人教育經歷等,尤其是將鄭先生的主要學術經歷和科學研究豐富的內容包括在本傳記中。以時間順序為經線組織章節,順敘早期教育、學術成長和科研事業開展的歷程,主要分為:愛國勵志、赴美留學、報效祖國、歷盡艱辛、春回大地、業績斐然、大展宏圖、教書育人、大師風范等。
鄭哲敏傳 目錄
目錄CONTENTS
總序一 /i
總序二 /iii
導言 /v
**章 童年和求學 /1
一、童年(1924.10~1930.8) /1
二、在濟南上學(1930.9~1937.6) /5
三、避難章水(1937.7~1938.2) /13
四、在成都上中學(1938.2~1943.7) /24
五、上西南聯大(1943.8~1946.7) /35
六、在清華大學(1946.8~1948.7) /46
第二章 留學美國 /53
一、在加州理工學院讀碩和讀博(1948.8~1952.6) /53
二、博士畢業后的**項研究工作(1951.9~1952.1) /65
三、被強制羈留(1952.6~1954.9) /68
四、繞道回國(1954.10~1955.2) /70
第三章 報效祖國 /75
一、從羅湖橋到北京(1952.2~1956.1) /75
二、在初創的力學研究所(1956~1957) /81
三、經歷思想改造(1956~1959) /93
四、研究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力學問題(1958~1960) /97
五、深入研究爆炸成形(1961~1966) /105
六、開拓爆炸力學(1957~1968) /116
第四章 歷盡艱辛 /128
一、經歷“四清”運動(1965) /128
二、“文化大革命”前期(1966~1971) /129
三、“文化大革命”后期(1972~1976) /134
第五章 春回大地 /147
一、迎接科學的春天(1976.10~1978) /147
二、又遭誣陷和徹底平反(1979~1983) /150
第六章 大展宏圖 /156
一、為力學研究所的改革和發展做出重大貢獻 /156
二、為中國力學學會的建設與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169
三、為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191
第七章 成就斐然 /209
一、組織和主持海洋工程力學的研究 /209
二、指導并親自動手研究爆炸復合機理 /212
三、熱塑失穩的研究 /214
四、指導并親自動手研究煤與瓦斯突出機理 /215
五、支持并參與研究水下爆炸處理軟基 /217
六、指導并參與控制爆破拆除、爆破振動、爆破筑高壩研究 /220
七、指導非線性連續介質力學研究 /225
八、材料納米硬度研究 /229
第八章 大師風范 /234
一、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34
二、榮獲陳嘉庚技術科學獎和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35
三、錢學森手稿回歸和錢學森著作的出版 /237
四、資深院士 /241
五、尊師愛生,推動實驗室文化建設 /256
六、名副其實的優秀共產黨員 /278
七、榮獲國家*高科學技術獎 /280
八、鄭哲敏星 /284
九、晚年生活 /287
跋 留給后人的話 /295
一、做人要有底線 /295
二、克服危機 /299
三、學做科研 /301
四、科研體會 /306
五、我怎樣做科研 /314
六、力學所的爆炸力學研究 /315
七、回國六十四年的回顧 /316
參考文獻 /320
附錄1 鄭哲敏生平年表 /322
附錄2 鄭哲敏著作題錄與獲獎項目 /386
附錄3 鄭哲敏指導的研究生、博士后名錄 /399
后記 /402
展開全部
鄭哲敏傳 作者簡介
曾任爆炸力學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學位委員會委員。1994年起獲享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