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體系模型理論與建模仿真技術(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922065
- 條形碼:9787515922065 ; 978-7-5159-2206-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體系模型理論與建模仿真技術(精裝) 內容簡介
近20年,國際國內體系研究學科領域十分活躍,取得了許多成果。從方法論看,體系研究有兩種主流方法:一種是從體系模型設計角度開展研究,*典型的是美國國防部提出的國防部體系結構DoDAF標準,為體系全生命周期的開發、使用和維護服務;另一種是開展基于建模仿真技術的體系能力量化分析研究,評估體系滿足使命任務要求和適應環境變化的程度,以支撐體系演化改進。本書也是這兩種研究方法的系統性總結和介紹。
本書凝練了作者長期從事體系總體設計、體系建模仿真所積累的理論方法和知識,可作為從事體系研究的工程技術人員和大專院校相關教師和研究生的參考用書。
體系模型理論與建模仿真技術(精裝)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復雜大系統和體系1
1.1.1什么是復雜大系統1
1.1.2復雜大系統涌現性再探討2
1.1.3復雜大系統研究的基礎理論3
1.1.4體系的定義與特征9
1.1.5體系的分類10
1.2體系工程10
1.2.1體系工程的定義11
1.2.2體系工程的發展和作用12
1.3體系的建模與仿真13
1.3.1為什么要仿真13
1.3.2體系仿真的特點14
1.3.3體系仿真的發展16
1.4本章小結17
參考文獻18
第2章體系工程與體系模型20 2.1體系工程方法論20 2.2體系模型方法論22 2.2.1體系模型內涵22 2.2.2體系架構框架發展23 2.3DoDAF組成及其應用25 2.3.1DoDAF視角、視圖和模型25 2.3.2基于DoDAF的裝備體系架構設計步驟35 2.4典型體系建模工具39 2.5本章小結40 參考文獻41
第3章復雜系統仿真建模理論和方法43 3.1概述43 3.1.1仿真三要素和三項基本活動43 3.1.2仿真建模要求和形式化描述43 3.1.3建模方法概述45 3.2面向時間的系統建模方法45 3.2.1連續系統建模46 3.2.2離散事件系統建模47 3.2.3離散/連續混合系統建模51 3.3面向隨機現象的建模方法53 3.3.1概率論術語53 3.3.2蒙特卡洛仿真53 3.3.3隨機變量仿真建模56 3.4面向自然環境的建模方法62 3.4.1戰場綜合自然環境分類62 3.4.2戰場綜合自然環境建模方法64 3.4.3戰場綜合自然環境數據表示及交換規范68 3.5體系行為建模方法72 3.5.1基于規則的行為建模方法72 3.5.2基于有限狀態機的行為建模方法73 3.5.3基于行為樹的行為建模方法76 3.5.4基于人工智能的行為建模方法78 3.6本章小結83 參考文獻84
第4章體系仿真模型框架與仿真平臺85 4.1體系仿真模型框架85 4.1.1體系仿真模型框架概述85 4.1.2體系仿真模型框架設計原則87 4.1.3國外典型仿真模型框架87 4.1.4典型的體系仿真模型框架95 4.2體系仿真平臺99 4.2.1體系仿真平臺概述99 4.2.2體系仿真平臺功能99 4.2.3體系仿真平臺結構99 4.2.4體系仿真平臺工具組成101 4.3本章小結109 參考文獻110
第5章分布式仿真及其應用111 5.1概述111 5.1.1發展歷程111 5.1.2關鍵問題113 5.2分布交互仿真118 5.2.1起源與發展118 5.2.2關鍵概念及標準119 5.2.3特點及其應用123 5.3高層體系結構(HLA)123 5.3.1起源與發展123 5.3.2關鍵概念及標準124 5.3.3特點及其應用131 5.4試驗訓練體系結構(TENA)131 5.4.1起源與發展131 5.4.2關鍵概念及標準132 5.4.3特點及其應用145 5.5分布式仿真工程146 5.5.1IEEE1516.3聯邦開發與執行過程(FEDEP)146 5.5.2Euclid RTP11.13綜合環境開發與運用過程(SEDEP)148 5.5.3IEEE1730分布式仿真工程與執行過程(DSEEP)149 5.6本章小結151 參考文獻152
第6章體系仿真VV&A技術154 6.1概念與內涵154 6.1.1仿真VV&A的定義154 6.1.2仿真VV&A的必要性156 6.1.3仿真VV&A理論的發展過程157 6.1.4仿真VV&A原則158 6.2體系仿真VV&A過程主要活動161 6.3基于試驗數據的模型校核驗證164 6.3.1影響模型校核驗證的主要因素164 6.3.2常用模型校核方法165 6.3.3常用模型驗證方法173 6.3.4模型校核驗證示例192 6.4體系仿真置信度及VV&A 評估標準201 6.4.1體系仿真系統置信度內涵201 6.4.2常用復雜系統評估方法201 6.4.3一種體系仿真置信度評估主要流程206 6.5本章小結209 參考文獻210
第7章新一代體系建模與仿真技術212 7.1基于模型的體系工程方法212 7.1.1概述212 7.1.2重點研究方向213 7.1.3關鍵技術214 7.2高效能云平臺體系仿真技術220 7.2.1概述220 7.2.2重點研究方向222 7.2.3關鍵技術223 7.3智能化博弈對抗體系仿真技術231 7.3.1概述231 7.3.2重點研究方向231 7.3.3關鍵技術236 7.4本章小結239 參考文獻241
附錄縮略語匯總243
第2章體系工程與體系模型20 2.1體系工程方法論20 2.2體系模型方法論22 2.2.1體系模型內涵22 2.2.2體系架構框架發展23 2.3DoDAF組成及其應用25 2.3.1DoDAF視角、視圖和模型25 2.3.2基于DoDAF的裝備體系架構設計步驟35 2.4典型體系建模工具39 2.5本章小結40 參考文獻41
第3章復雜系統仿真建模理論和方法43 3.1概述43 3.1.1仿真三要素和三項基本活動43 3.1.2仿真建模要求和形式化描述43 3.1.3建模方法概述45 3.2面向時間的系統建模方法45 3.2.1連續系統建模46 3.2.2離散事件系統建模47 3.2.3離散/連續混合系統建模51 3.3面向隨機現象的建模方法53 3.3.1概率論術語53 3.3.2蒙特卡洛仿真53 3.3.3隨機變量仿真建模56 3.4面向自然環境的建模方法62 3.4.1戰場綜合自然環境分類62 3.4.2戰場綜合自然環境建模方法64 3.4.3戰場綜合自然環境數據表示及交換規范68 3.5體系行為建模方法72 3.5.1基于規則的行為建模方法72 3.5.2基于有限狀態機的行為建模方法73 3.5.3基于行為樹的行為建模方法76 3.5.4基于人工智能的行為建模方法78 3.6本章小結83 參考文獻84
第4章體系仿真模型框架與仿真平臺85 4.1體系仿真模型框架85 4.1.1體系仿真模型框架概述85 4.1.2體系仿真模型框架設計原則87 4.1.3國外典型仿真模型框架87 4.1.4典型的體系仿真模型框架95 4.2體系仿真平臺99 4.2.1體系仿真平臺概述99 4.2.2體系仿真平臺功能99 4.2.3體系仿真平臺結構99 4.2.4體系仿真平臺工具組成101 4.3本章小結109 參考文獻110
第5章分布式仿真及其應用111 5.1概述111 5.1.1發展歷程111 5.1.2關鍵問題113 5.2分布交互仿真118 5.2.1起源與發展118 5.2.2關鍵概念及標準119 5.2.3特點及其應用123 5.3高層體系結構(HLA)123 5.3.1起源與發展123 5.3.2關鍵概念及標準124 5.3.3特點及其應用131 5.4試驗訓練體系結構(TENA)131 5.4.1起源與發展131 5.4.2關鍵概念及標準132 5.4.3特點及其應用145 5.5分布式仿真工程146 5.5.1IEEE1516.3聯邦開發與執行過程(FEDEP)146 5.5.2Euclid RTP11.13綜合環境開發與運用過程(SEDEP)148 5.5.3IEEE1730分布式仿真工程與執行過程(DSEEP)149 5.6本章小結151 參考文獻152
第6章體系仿真VV&A技術154 6.1概念與內涵154 6.1.1仿真VV&A的定義154 6.1.2仿真VV&A的必要性156 6.1.3仿真VV&A理論的發展過程157 6.1.4仿真VV&A原則158 6.2體系仿真VV&A過程主要活動161 6.3基于試驗數據的模型校核驗證164 6.3.1影響模型校核驗證的主要因素164 6.3.2常用模型校核方法165 6.3.3常用模型驗證方法173 6.3.4模型校核驗證示例192 6.4體系仿真置信度及VV&A 評估標準201 6.4.1體系仿真系統置信度內涵201 6.4.2常用復雜系統評估方法201 6.4.3一種體系仿真置信度評估主要流程206 6.5本章小結209 參考文獻210
第7章新一代體系建模與仿真技術212 7.1基于模型的體系工程方法212 7.1.1概述212 7.1.2重點研究方向213 7.1.3關鍵技術214 7.2高效能云平臺體系仿真技術220 7.2.1概述220 7.2.2重點研究方向222 7.2.3關鍵技術223 7.3智能化博弈對抗體系仿真技術231 7.3.1概述231 7.3.2重點研究方向231 7.3.3關鍵技術236 7.4本章小結239 參考文獻241
附錄縮略語匯總243
展開全部
體系模型理論與建模仿真技術(精裝) 作者簡介
卿杜政,長期從事復雜武器裝備體系、復雜系統仿真等技術研究工作,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航天基金獎獲得者
書友推薦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