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工程教育中心建設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660415
- 條形碼:9787302660415 ; 978-7-302-66041-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工程教育中心建設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是近年來中國工程院有關國際工程教育改革與發展為主題研究的部分重要成果,對我國工程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對推動工程教育走向世界,對實施命運共同體建設和人文交流、對探討教育教學改革等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可供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工作者、大學校長及相關院系專業管理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領導、高校工程學科和教育學科教師和研究生等專業人員,以及企業高層領導者研究與參考。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工程教育中心建設研究 內容簡介
工程教育事關國家的競爭力建設。本書是近年來國際工程教育中心承擔中國工程院有關國際工程教育改革與發展為主題研究的部分重要成果,對我國工程教育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對推動工程教育走向世界,對實施命運共同體建設和人文交流、對探討教育教學改革等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晒└叩裙こ探逃芯抗ぷ髡摺⒋髮W校長及相關院系專業管理者、教育行政管理部門領導、高校工程學科和教育學科教師和研究生等專業人員,以及企業高層領導者研究與參考。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工程教育中心建設研究 目錄
一、 工程科技發展狀況比較/4
二、 工程教育發展狀況比較研究/15
三、 主要國家工程教育發展狀況/24 第二章“一帶一路”背景下工程教育國際合作的機遇與挑戰/32
一、 “一帶一路”背景下工程教育國際合作的需求分析/34
二、 “一帶一路”背景下工程教育國際合作的機遇挑戰/37
三、 “一帶一路”背景下工程教育國際合作的模式探索/46 第三章國際工程教育組織治理模式研究/59
一、 組織結構研究/59
二、 選舉規則與申辦程序/66
三、 國際工程教育組織的互動合作機制/73 第四章國際工程教育組織戰略規劃分析/77
一、 愿景與使命/77
二、 目標與重點任務/80
三、 路徑與舉措/84 第五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二類中心戰略規劃/91
一、 南南國際科技與創新中心(ISTIC)/91
二、 基于問題的學習與工程科技可持續發展中心(UCPBL)/94
三、 國際工程科技知識中心(IKCEST)/97
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ICHEI)/100
五、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ICEE)/101
六、 合作機制/110
七、 各中心戰略規劃的綜合分析與啟示/112 第六章結語與討論/115
一、 工程教育國際合作的主要趨勢/116
二、 工程教育領域的代表性國別項目研究/117
三、 “一帶一路”與工程教育國際合作/118
四、 國際工程教育合作的新挑戰/118
五、 國際工程教育組織治理模式/119
六、 國際工程教育中心發展戰略/120 附錄1國際工程教育組織的章程 (節選)/121
一、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121
二、 國際工程教育學會聯盟(IFEES)/146
三、 歐洲工程學會(SEFI)/151
四、 全球工學院院長理事會(GEDC)/161
五、 美國工程教育協會(ASEE)/165 附錄2國際工程教育組織的戰略規劃(節選)/171
一、 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戰略規劃/171
二、 國際工程教育學會聯盟(IFEES)戰略規劃/185
三、 全球工學院院長理事會(GEDC)戰略規劃/190 附錄3國際工程教育中心的章程及戰略規劃/191
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章程/191
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戰略規劃/194 后記/200
“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工程教育中心建設研究 作者簡介
顧秉林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本科畢業,丹麥奧爾胡斯大學博士畢業。曾任清華大學校長、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等,F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顧問委員會副主任。長期致力于物理學、高等教育及管理等領域的研究。
徐立輝 華北電力大學工學學士,麥克馬斯特大學工程碩士,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秘書長助理,清華大學國家工程教育多學科交叉創新引智基地成員。2021年、2022年、2023年IEEE EDUCON全球工程教育論壇程序委員會委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聯盟等重大戰略咨詢項目多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多篇。
朱盼 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碩士,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科研助理,多次參與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重大研究課題研究。顧秉林 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本科畢業,丹麥奧爾胡斯大學博士畢業。曾任清華大學校長、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主任、全國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等,F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顧問委員會副主任。長期致力于物理學、高等教育及管理等領域的研究。
徐立輝 華北電力大學工學學士,麥克馬斯特大學工程碩士,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秘書長助理,清華大學國家工程教育多學科交叉創新引智基地成員。2021年、2022年、2023年IEEE EDUCON全球工程教育論壇程序委員會委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聯盟等重大戰略咨詢項目多項,發表核心期刊論文多篇。
朱盼 北京師范大學管理學碩士,現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科研助理,多次參與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重大研究課題研究。
王孫禺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F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曾任清華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人文社科學院副院長、黨委書記;《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雜志主編、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等職。近年來獲教育研究優秀成果獎多次;主持和參與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重大研究課題多項,包括我國工程師制度改革研究、我國加入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組織《華盛頓協議》等。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