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元曲講讀 本書特色
1. 一部普及元曲基本知識、賞讀元曲經典篇目的優秀通識讀物。
2. 賞析簡明,文筆上佳,帶領讀者體驗元曲作為“一代之絕作”的獨特魅力,感受元人的豐沛情感和爛漫生活。
3. 當代**本講習制曲技術的著作,幫助讀者掃清創作的障礙,輕松完成曲作的創作。
4. 入選“十四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
元曲講讀 內容簡介
元曲與唐詩、宋詞自古并稱,是一代文學的光輝典范。她作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一枚璀璨的明珠,名家輩出,琳瑯滿目,或流麗悠遠、委婉細膩,或生動活潑、直白潑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本書是關于元曲的入門讀物,也是當代**本講習制曲技術的著作。主要分為元曲基礎知識、元曲名篇賞讀與制曲寫作三個部分,全面展現了元曲這一文學形式的藝術魅力。 書中系統而全面地介紹元曲基礎知識,兼顧近期新研究成果,使讀者輕松掌握元曲的知識全貌和發展脈絡。名家名篇的選擇按照“真、新、精、深、趣”的審美標準。賞析簡明,文筆上佳,使讀者在咀嚼品評的過程中能真切體驗元曲作為“一代之絕作”的獨特魅力,感受元人的豐沛情感和爛漫生活。尤為難得的是,本書系統介紹了制曲的相關知識,精心篩選出30個曲牌的格律譜,并提供了簡明直觀的格律模板,幫助讀者在經典名作的引領下,掃清創作的障礙,輕松完成曲作的創作。
元曲講讀 目錄
(一)元曲名實與體式
(二)散曲的名義與子類
(三)元曲分類之樹
(四)元曲的音樂
(五)元曲格律
(六)元雜劇
(七)南戲
(八)元曲的分期與分派 二、青銅時代—— 初興階段
(一)董解元(生卒年不詳)
(二) 佚名氏(生卒年不詳)【越調·天凈沙】秋思
(三)元好問(1190—1257)
(四)商道(1194—1269 后)
(五)楊果(1197—1269)
(六)杜仁杰(生卒年不詳)
(七)商挺(1209—1289)
(八)劉秉忠(1216—1274)
(九)王和卿(生卒年不詳)
(十)盍西村
(十一)胡紫山(1227—1295)
(十二)王惲(1227—1304)
(十三)奧敦周卿(生卒年不詳)
(十四)趙巖(生卒年不詳)
(十五)王嘉甫
(十六)王修甫(? —1275)
(十七)嚴忠濟(? —1293) 三、黃金時代—— 繁盛階段
(一)鄧玉賓(生卒年不詳)
(二)徐琰(?—1310)
(三)侯克中(1230—1325 前后)
(四)庾天錫(生卒年不詳)
(五)姚燧(1238—1313)
(六)盧摯(1241?—1318?)
(七)珠簾秀(生卒年不詳)
(八)陳草庵(約1247—1330 后)
(九)不忽木(1255 —1300)
(十)鮮于樞(1256—1302)
(十一)白無咎(約1270—1330)
(十二)馮子振(1251— 約1328)
(十三)王廷秀(生卒年不詳)
(十四)姚守中(生卒年不詳)
(十五)曾瑞(1260—1325)
(十六)真氏(生卒年不詳)
(十七)孛羅(生卒年不詳)
(十八)睢景臣(生卒年不詳) 四、元曲四大家
(一) 關漢卿(1220 前后—1300 后)
(二)馬致遠(1250?—1324)
(三)白樸(1226—1306 后)
(四) 鄭光祖(1240 前—1320 前后)
(五)附:王實甫(生卒年不詳) 五、白銀時代—— 變異階段
(一)黃公望(1269—1354)
(二)陳德和
(三)錢霖(1295?—1360?)
(四)高克禮(生卒年不詳)
(五)董君瑞(生卒年不詳)
(六)高安道
(七)呂止庵
(八)景元啟
(九)查德卿
(十)衛立中(生卒年不詳)
(十一)唐毅夫
(十二)愛山
(十三)呂天用
(十四)張鳴善(生卒年不詳)
(十五)賈固(生卒年不詳)
(十六)曹德(生卒年不詳)
(十七)劉時中(生卒年不詳)
(十八)楊維楨(1296—1370)
(十九)劉庭信(生卒年不詳)
(二十)蘭楚芳(生卒年不詳)
(二十一)邾經(生卒年不詳)
(二十二)夏庭芝(1316—?)
(二十三)楊景賢(生卒年不詳)
(二十四) 高明(1306前后— 元末明初)
(二十五)無名氏 七、后元曲時代
(一)明代散曲精品
(二)明清小曲與文人擬小曲
(三)明清傳奇與雜劇選粹
(四)作曲“活法”案例
元曲講讀 作者簡介
楊棟【編著】【中國】【現當代】
————————————————————
楊棟,河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中國散曲學史研究》《元曲起源考古研究》等,獲得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一等獎。
黃怒波【主編】【中國】【現當代】
————————————————————
黃怒波,筆名駱英,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曾任中國詩歌學會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丹曾文化總策劃。出版詩集、散文集13部,并被翻譯成9種語言出版。
- >
回憶愛瑪儂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